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训     
亦称“音训”。训诂上有利用同音的字或双声叠韵的字来解释字义的方法。同音相训的,如《释名·释衣服》:“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衣、依古音同属影纽微部);双声相训的,如《尔雅·释言》:“颠,顶也。”(颠、顶古音同属端纽):叠韵相训的,如《说文·人部》  相似文献   

2.
柳苗苗 《文教资料》2013,(31):155-156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音归属古韵十八部,把同一声符孳衍的字联缀在一起,书中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表音而且表义。本文试图对《说文通训定声》“工”部31个字的声符表义情况进行探究,经过分类归纳,发现声符“工’’有五种义素:大、孔、进行、颜色、横。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口部》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探讨了《说文解字·口部》的义类以及列字规律等相关问题,并粗略比较了《口部》与《言部》的关系,得出这两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看做同一义类。  相似文献   

4.
训诂学中有形训、音训、义训、反训、互训、递训等解释词语的方法。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字进行释义也采用了这些训释方法。如形训:包部,包,象人怀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音训:门部,门,闻也。义训:土部,圯,东楚谓桥为圯。反训:乙部,乱,治也。互训:心部,意,志也:志,意也。递训:足部,铨,蹴也;蹴,蹑也;蹑,蹈也;蹈,践也;践,履也。运用这些训释方法训释字义,出现了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训释相同的情况。从释文的角度看,这是拿同一个词语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作解释,我们称之为同训。例如:手部,掉,摇也;撼,摇也。掉,撼二字同训为摇。门部,阔,疏也;禾部,稀,疏也;米部,粗,疏也。阔、稀、粗三字同训为疏。  相似文献   

5.
古代笑话     
万字难写一富翁世不识字,人劝其延师训子。师至,始训以执笔临朱。书一画则训曰:“一”字,二画则训曰:“二”字,三画则训曰:“三”字。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已都晓字  相似文献   

6.
部首的位置     
一、部首的位置一般在字的上、下、左、右、外边和左上角.如:在上:合——人部历——厂部在下:想——心部眉——目部在左:课——讠部深——氵部在右:刻——刂部都——阝(在右)部在外:同——冂部戚——戊部在左上角:嗣——口部舒——人部(注意:右上角无部首,如"甥",不能查田部,当然也不能查力部,没有男部,因此只能查"生"的  相似文献   

7.
《说文·女部》声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女部》声训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被释词(字)和解释词(字)是同源词(字);在释义里面包含着语源性义素或·在里面包含着同源词;被释字和解释字虽非同源,但在读音和意义上都有相似点;被释字和解释字实际上是异体宇。声训因其主观任意性历来遭到学者的批判,但《说文》中的声训却有很高的研究和使用价值,因为它多数以同源词(字)为训,或者训释中含有语源性的成分,因而可信度较高,而《说文》的声训对后世的“右文说”、“声义同源”说、“声近义通”说的创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作为一部诞生于农业经济大背景下的字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因而,在许慎的文字训释中,则以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表现出了农业民族一些独有的认识。本文主要通过对《说文解字》中部分文字训释的分析,探讨了许慎文字训释中所体现出的农业向心性。  相似文献   

9.
声训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解释一个字的字义。声训的产生、发展和流行,与汉字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尝试从汉字的发展阶段去分析汉代声训流行的客观原因,认为汉代声训的流行与汉代文字字形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造字方式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黄侃先生的《〈说文〉同文》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解字》各部的同源字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本文以王力先生所定的声韵标准,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同文》中口部字的声纽和韵部进行分析,以辨释其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释“方”字     
方子剑 《文教资料》2014,(35):17-18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方"字的本义为"併船也",但从"方"字出现的其他文献资料及辞书中,"方"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如果能够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进行比较,将形训和义训相结合,则能论证有关"方"字的合理解释,还原"方"字从本义向引申义转变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6,(10):74-79
以《说文解字》人部字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人部字按一定的意义进行分类,进而探讨人部字中的同义词现象,并分析人部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结果表明:人部字的义类十分丰富,其中有很多同义词,许慎在训释时采用了不同的训释方式,反映出其中不同的语义特点;从意义分类中我们也看到了人部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古人的地位、古人的审美观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先探讨“声训”的内涵及性质问题,然后将《释名》的训释条例归纳为六个方面.认为《释名》是一部以声训为主而兼用了义训、形训的语源学专著.本文还对“声训”和“因声求义”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认为“声训”是一种训释条例,其表现形式多为判断式,而“因声求义”则是一种训诂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就古音以求古义”,其运用主要是破假借以求本字,探寻连绵字的流变,确认字词的同源、同族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万”字     
《小学语文教学》2006,(7):57-57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日“二”字,书三画训日“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日:“儿得埃,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戴震《毛诗补传》中语之转、一声之转、声义通这三种声训进行了考察,考察后得出:戴 震在《毛诗补传》中所提出的语之转、一声之转、声义通都以声纽双声为主;韵部则复杂多样,有的以韵部有 联系为主,有的则与韵部无多大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一、声训及其依据《说文》对文字的说解,大致可以分为互训、义界和声训。声训是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另一个字,以表示两字的得音、意义有渊源关系的一种训释方法。如《说文》:天,颠也,日,实也,月,阔也;水,准也;火,墩也;马,武也;羊,详也,门,闻也,  相似文献   

17.
<正>《周礼·春官·司巫》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国有大烖,则帅巫而造巫恒。"1其中,"巫恒"一词历来注解众多,有注者释"巫恒"为巫觋聚会的固定场所,有的则认为"巫恒"是人名,还有的训释为先巫之故事。从单个词语的训释与整体句意的理解来看,前贤们对"巫恒"一词的训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仔细分析这些训释,有的表面上文从字顺,实则训释不当;有的缺乏文献依据,孤证难立;有的增字解经,颇为迂曲。这  相似文献   

18.
县级教研员是学科领军人物,要带领团队向前跑。心理教研员要记住关键两字:"训"和"研",训而不研则浅,研而不训则空。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能取得相应的成果。做任何事情,用力只能合格,用心才能优秀。  相似文献   

19.
刘娟 《文教资料》2012,(3):30-31
《说文解字》艸部字多是与草类植物相关的词,记录了汉代及以前草类植物的名称和与草类有关的词语。是研究汉代草类植物名类和采集种植文化的重要材料。声训又是主要的训诂方法之一,因此,就本部字对声训这一方法进行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20.
杨帆 《现代语文》2014,(4):20-21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之一,与文字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文字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形,音韵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音,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义。训诂的“训”字,《说文·言部》:“训,说教也。”段注:“说释而教之。”“诂”字,《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故,即诂也。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所以,训诂学主要研究的是古代书面语,对古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