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第一展室,仿佛走进一个宏大的石碑阵,其间矗立着一百多块高大宏伟的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开成石经》。石经,是刻在石碑、摩崖等石头上的经书。《开成石经》刻制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因此,又名"唐石经"。它气势恢宏——由114块巨大的青石组成,每座石碑高216厘米,宽83至99厘米不等,两面都有文字,共镌刻了650252个字,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  相似文献   

2.
汉魏时期的《熹平石经》是中国第一部官方刊刻的儒家典籍。紧随其后的《正始石经》也是官方主持刊刻的。两部石经在曹魏时期是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正式教科书,是我国早期的大学课本。多种因素促成了《汉魏石经》在汉魏时期的问世,它们对儒家经典的保存与传播有巨大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拓印技术的出现。石经历经汉魏两晋南北朝的动乱而被毁,出土的残石如今是珍贵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3.
东汉灵帝时期的鸿都门学从未镌刻石经,其门生也没有参与熹平石经的镌刻。古今学者因为没有辨析鸿都门学与太学的不同,出现了将熹平石经乃至正始石经当作"鸿都石经"的误说。石经不仅关涉到经学史的真相,其所镌刻的文字、书体又与书法碑刻等学科相关。这一误说必须纠正,还经学史、书法史以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4.
王充受业太学和师事班彪是两件事,并非一件事。王充早年十五岁左右曾到洛阳太学受业。从汉代太学制度和史籍记载来看,班彪未曾在太学授业,王充当为班彪私授弟子。《自纪》以自己为人和为文为叙说中心,故未言及太学受业和师事班彪等事。  相似文献   

5.
论唐隶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综合,对唐代隶书发展情况进行整理和探讨,可见唐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石经旧法”与“明皇新体”,汉末到初唐的隶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熹平石经》的影响。而经过玄宗变法后的“明皇新体”,与初唐隶书有了明显的差异。字形由方趋扁,笔画丰腴厚重,体现了李唐盛世泱泱大国的时代气象,唐隶的风格,到明皇变法后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诗音》 ,清人高树然所作 ,成书于清代古音学蓬勃发展并不断趋于成熟的时期 ,目前尚未发现有关此书的研究材料。它将上古音分为 14部 ,平上去 10部 ,入声 4部 ,按韵尾的不同将平上去分为宫、商、徵角、羽四类。但全书仍依《广韵》顺序安排韵目 ,以部为单位分卷 ,各部录入部所包含的《诗经》韵字 ,这些韵字又按它们在《诗经》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安排 ,每个韵下都列举《诗经》中以此韵字为韵脚的所有诗句。《诗音》可看作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对顾武《诗经》用韵研究进行较系统地探讨总结的古音学著作。  相似文献   

7.
《诗音》,清人高树然所作,成书于清代古音学蓬勃发展并不断趋于成熟的时期,目前尚未发现有关此书的研究材料,它将上古音分为14倍,平上去10部,入声4部,按韵尾的不同将平上去分为宫、商、微角、羽四类。但全书仍依《广韵》顺序安排韵目,以部为单位分,各部录入部所包含的《诗经》韵 字,这些韵字又按它们在《诗经》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安排,每个韵下都列举《诗经》中以此韵字为韵脚的所有诗句。《诗音》可看作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对顾武《诗经》用韵研究较系统地探讨总结的古音学著作。  相似文献   

8.
今本《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句当在"化居"之前断开;《益稷》"在治忽"历来异文众多,当依《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益稷》"朋淫于家"本或作"风淫于家";《高宗肜日》"天既孚命",汉石经作"天既付命",汉石经"付"为本字,今本作"孚"者为借字;今本《康诰》"殪戎殷",汉石经作"壹戎殷",当以后者为宜;《尚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大定"释为"一着戎衣而天下大定"为牵强附会之词,应理解为"一次用兵伐殷而天下安定"。  相似文献   

9.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这里有祭祀孔子的大成殿、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土题名碑(元、明、清三代的读书人,凡中了举人的就在此立一块石碑)、有康熙手书的琉璃牌坊、有皇帝讲课的辟雍殿、还有十三经刻石碑(包括《周易》、《尚书》、《诗经》、《论语》等经典共十三部)。  相似文献   

10.
唐开成石经     
正主编虞万里出版时间2018.5册数22定价13800.00元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古籍出版社本书为《唐开成石经》的影印著作。唐开成石经又称『唐石经』,原碑藏于今西安碑林博物馆。开成石经始刻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完成于开成二年(837)。石经包括十二部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  相似文献   

11.
《平妖传》是一部近代汉语文献,一直以来,关于该书的研究成果不多见。本文在对《平妖传》中的119个时间副词进行穷尽性调查及总结前贤对时间副词的分类原则的基础之上,试谈了笔者关于《平妖传》时间副词分类的一些看法及其分类情况。  相似文献   

12.
唐开成石经     
<正>主编虞万里出版时间2018.5册数22定价13800.00元本书为《唐开成石经》的影印著作。唐开成石经又称『唐石经』,原碑藏于今西安碑林博物馆。开成石经始刻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完成于开成二年(837)。石经包括十二部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以及后附的《九经字样》。本书以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民国精拓本为底本(据《西安碑林全集》),属于原碑、原大的影印本。  相似文献   

13.
知识之窗     
《现代语文》2006,(5):45-45
《三国演义》的作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出生于元末,死于明初,大约在公元一三三0年到一四00年间。除了《三国演义》外,他还创作有四部通俗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三部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也有研究提出,罗贯中曾协助施耐庵完成长篇小说《水浒传》。  相似文献   

14.
唐代字样之学源于我国古代的语文规范化运动,形成于唐代的正字运动过程中,是在直接继承汉末熹平石经、魏三体石经基础上发展而来,以唐太宗命颜师古等刊正经籍为始,在书法家及政府的参与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对后世汉字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全面论述了唐代字样之学的产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颜师古对唐代字样之学的贡献、唐代字样之学在颜元孙、张参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唐代字样之学对后世汉字规范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秘笈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石碑上应该是什么技能都有,其实非也。等级并不是影响能从石碑学到什么技能的关键因素,等级只能影响能不能学到某石碑上的技能。那么影响技能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呢々就是石碑的出生(刷新)!在一个石碑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它上面有着哪些技能。我刷过很多次石碑,发现石碑一共有5种,每种石碑拥有的技能都不同,每种技能只能存在于一种石碑上。而且5种石碑加起来也没有所有技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一,~《左传》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_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我国第-部载己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一一《蚤雌瞅》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_几-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巫的《典论论文》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斌」舞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一一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我国第一部著名…  相似文献   

17.
古书之最     
刘海强 《现代语文》2005,(11):25-25
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2、第一部词典《尔雅》3、第一部韵文书《切韵》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5、第一部字书《字通》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8、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9、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0、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11、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12、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13、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史通》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16、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17、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18、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19、第…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09,(24):25-25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中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中国第一部文言志怪神话小说集——《搜神记》 中国第一部小说总集——《太平广记》  相似文献   

19.
此生三爱     
王敏淑 《师道》2006,(4):1-1
我少年时候是典型的电视迷,从《铁臂阿童木》《霍元甲》《上海滩》《再向虎山行》《射雕英雄传》《万水千山总是情》到《西游记》《红楼梦》,这样一部一部看下来,自己都记不清曾经看过多少部电视剧了。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16岁那年的三月开始看的一部外国片子《边卡》,总共70集,每天晚上10点半开始放,那个时间正好是我下夜课回来的时间,一天一集地一直看到中考的前夜。同学里有因为考试前压力太大而疯的例子,所以那个时候能够那么自毁前程还坚持看电视的可能没有几个。我一直很庆幸我的爸爸妈妈能够那么的相信我,在以上大学为唯一出路的年…  相似文献   

20.
《平妖传》是一部产生于明代的长篇神魔小说。这部近代汉语文献,大致体现了当时的语言特点。书中"将"的用法反映了近代汉语的某些特点,文章在对其做穷尽式考察的基础上,对《平妖传》中"将"的虚词用法进行分类和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