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国外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如何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对于国际企业培育、巩固和更新其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地说,国际企业核心能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和核心能力的识别特征可以通过企业核心能力“与核的关系”和“与企业战略资产的关系”两方面进行界定:而且通过对国际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资源关系的研究,可以描述出体现在技术系统上的、体现在人的知识技能上的、体现在管理系统上的以及体现在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上的核心能力的四种具体表现形式,并最终得出结论:核心能力是国际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地位的根本,优势地位的取得需要核心能力的支持,有时优势地位的巩固同样也需要核心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但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才储备却十分薄弱,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匹配。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15个联合国专门机构的674份招聘说明书,按照招聘机构类型、职级,共抽取了134份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同时选取了6名国际公务员和2名国际组织外部专家进行了半结构访谈。研究结果发现,联合国专门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应具备以下5方面的素养:(1)正直、尊重多样、崇尚专业的价值观,这是国际组织职员的内在文化认同;(2)结果取向、客户取向和团队取向的思维方式,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基本工作方式;(3)灵活开放、抗压、外向、尽责、敏锐和注重细节的个性特质,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个人外交魅力;(4)交流技能、人际交往与合作技能、计划与组织技能、科技技能、学习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国际可迁移能力,是国际组织员工的核心胜任力;(5)专业的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安身立命之本。这5方面的素养对我国当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即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融入这些素养,从小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中国未来在国际社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3.
国际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国外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已经 如火如荼。如何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对于国际企业培育、巩固和更新其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地 说,国际企业核心能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和核心能力的识别特征可以通过企业核心能力"与核的关系"和"与 企业战略资产的关系"两方面进行界定。而且通过对国际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资源关系的研究,可以描述出 体现在技术系统上的、体现在人的知识技能上的、体现在管理系统上的以及体现在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上的 核心能力的四种具体表现形式,并最终得出结论:核心能力是国际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地位的根本,优势地位的 取得需要核心能力的支持,有时优势地位的巩固同样也需要核心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正确认识国际经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现象的基础。入门性的专业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梳理专业课程体系、奠定其他课程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可围绕"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如何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知识,这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线索,同时构成了开设"学科导论"课程的基本缘由。  相似文献   

5.
石惠新 《上海教育》2009,(22):61-62
福山外国语小学地处浦东这片全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土地。学校如何基于上海的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认同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具有国际交往基本能力的"世界公民",是我们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经过七年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根据调研对广西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进行需求分析,提出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完善保障机制,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以深化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7.
管理学科具有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该学科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管理学科研究生不仅应具有一般学科所要求的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还要求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本的实践经验及人际交往、协调与组织能力。本文建议可以通过构建研究生自我能力培养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学科建设体系及产学研合作培养体系等体系来保障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是指各级各类公务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范围。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内容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专业培训,即与公务员职位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二是管理培训,是以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主的培训,内容包括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社会政策、统计学、公共关系、心理学等;三是智能培训,指着力培养公务员的独立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在国际关系学的学理上具有特定的含义。中国加入其中的国际社会,并不是世界各国在价值观和制度上都获得了一致认同的“同质性国际社会”,而只是全球化深入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念和制度仍呈多元且力量严重不对称的国际社会。中国所加入的国际社会,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和集合体。  相似文献   

10.
了解国际组织的人才需求有助于我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模型对于我国培养人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该模型包含3项核心价值观、8项核心胜任力和6项管理胜任力。联合国对人才的要求主要包括价值基础、可迁移能力和专业知识及技能三个层面。其中,价值观是基础,可迁移能力是保障,没有这两者,再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我国教育也应加强对人的价值观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突袭全球的新冠疫情给今后的国际中文教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同时,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也有力验证和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伟大智慧与凝心聚力的“引擎”作用,给今后国际中文教师“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对此,各国际中文教师培养高校要提升培养站位,增强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使命感与能力;积极对接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在线教学要求,进一步夯实其专业知识与教学功底,强化实践教学;以胜任国际中文线上线下教学为导向,优化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其信息化素养与技能。  相似文献   

12.
王峰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中国隋唐科举制度与当代公务员考试选拔制度之比较研究》一文中对比了隋唐科举制度与当代公务员选拔制度,对比分析后可见:不管是隋唐科举制度,还是当代公务员选拔考试制度都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考试途径可以不断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在知识、技能、能力上更具有竞争力的优秀分子进入到国家管理机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际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南京师范大学探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由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两院联合培养的新模式(2+2模式),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国际化背景的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型一化"人才,即兼具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特点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使之与专业特性和人才规格匹配,以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国际商务人才是各国贸易乃至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山西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在近二十年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山西国际商务人才状况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山西目前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年龄及学历基本能满足需求;在硬能力中,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力以及外语运用能力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则亟待提高。此外,国际商务人才的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软能力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所以,培养兼备硬能力和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就成为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公务员的培训误区1.以学历教育代之以系统培训,将培养与培训混为一谈。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应是一种继续教育,是知识的更新和补缺,与公务员的培养不同。培养是在尚未成为公务员之前,通过一定的教育,使其具备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培养这一过程一般是通过公务员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对现有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批判入手,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问题,确立“一德”、“二基”、“三能”、“四证”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培养合格的国际商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知识技能教育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基本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三大融合”为特色,促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优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新职教模式。并进行了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对现有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批判入手,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问题,确立"一德"、 "二基"、 "三能"、 "四证"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培养合格的国际商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知识技能教育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基本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三大融合"为特色.促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优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新职教模式.并进行了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择八位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熟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叙事探究两种方式,归纳受试教师成长专业化过程中的共性因素,探寻新手教师成长为熟手的过程中,获得国际汉语教学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师素养的途径和方式。调查结论是教学实践、反思性学习和有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建议在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探求有效落实以上三种途径的方法,并运用到师资培养中。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21世纪国际环境的急剧变迁,全球化、数字化及人口少子化、高龄化等趋势对教育产生了不小冲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是现阶段大学教育及全球人才布局最重要的任务。大学除了要创造知识、传播学识外,还应积极进行知识转换,为产业发展服务,引领社会创新,并建立、发展自己的特色,满足现代社会及国际化的多元需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在国际环境下生存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导向下整合优化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应充分重视职业导向与职业意向之间的相互影响.专业课程应强调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岗位素质能力的对接,并以相关学科课程为延伸、专业提高课程为补充,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整合优化课程时,还应重视在职业导向下开展的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构建职业技能体系,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最终形成重视基础知识和素质,突出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课程构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