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成为北师大校训之后,它就成为北师大的学校行为和办学特色。北师大的校训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好评,启功先生所拟之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础教育》2010,(4):F0002-F0002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宾验中学是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校,是国家教育部和北师大进行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验基地,是培养优秀中学生的摇篮。学校校训是“诚信、严谨、求是、拓新”,学校培养目标是“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师德师能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北师大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前者强调的是师能,后者强调的是师德。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师能和师德是一位成功教师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师德师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有机会在就读期间亲历学校的百年校庆怎么说都是一种幸运。2002年9月8日,在“木铎金声一百年”的校庆纪念钟下,几万名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校友共同见证了母校盛况空前的百年华诞。作为一所国家一流重点大学,作为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北师大以其实力和特色,在各种机构的中国高校排名中一直位居前列。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在木铎金声一百年里,北师大为国家的文化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向综合化方向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5.
有机会在就读期间亲历学校的百年校庆怎么说都是一种幸运。2002年9月8日,在“木铎金声一百年”的校庆纪念钟下,几万名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校友共同见证了母校盛况空前的百年华诞。作为一所国家一流重点大学,作为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北师大以其实力和特色,在各种机构的中国高校排名中一直位居前列。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在木铎金声一百年里,北师大为国家的文化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向综合化方向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6.
书院院训——现代校训的古代先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学校特别是书院已存在校训的原型,“校训”名称近代从日本引进。“校训”名称与我国古代书院“校训”原型相结合,完成了校训概念和原型的名实统一;“校训”名称与教会大学的“motto”(校训)相对应,完成了“motto”(校训)概念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日本“校訓”概念和西方教会大学校训实体双重影响,催生了我国近代大学校训的破土发芽,使得中国古代校训原型得以明确化、概念化。  相似文献   

7.
各位老师,同学们: 明天是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很高兴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同大家共度教师们的节日。首先,我祝在座各位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节日好!借此机会,我向全国所有教师,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大家辛苦了,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北京师范大学是百年名校,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师范教育高等学府,学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十分精练地诠释了“师范”的意义。112年来,北师大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老师和各类人才,也曾拥有过李大钊、鲁迅、梁启超这样的一代名师。这是北师大的光荣和骄傲。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是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由东部校区(原13中)和42中校区组成。校长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普教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数学特级教师张鼎言担任。“科学务实”是北师大天津附中的校训。多年来,学校以“严格的管理,高水平的质量”立足于社会。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的现代化是学校的突出办学特色实现了管理思路科学化,管理手段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核心,是告诉社会这所学校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校训的作用是巨大的,清华大学以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更是提出了作为教师的行为准则。学校德育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应以校训为核心进行延伸。  相似文献   

10.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这镌刻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东门影壁上的八个字,是北师大的校训,也是中国师范教育的座右铭。这字是由启功先生书写的,但少有人知还是启老先生拟定的,是用他70年的“学”和“行”浇灌而成,他用90年的风雨人生向世人诠释着为人师的真谛。 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师范大学、东方美术馆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启功书画展”在东方美术馆隆重推出。 穿一身藏蓝色西服,系一条花色领带,提一根褐色拐杖,圆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校训中蕴含的三种经典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互通共融、高度契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校训教育和校训践行是校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表现方式,同时也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学校要广泛开展校训教育活动,使大学校训“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成为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学校领导要成为践行校训的推动者,大学教师要成为践行校训的引领者,大学生要成为践行校训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2.
报刊撷英     
小学校训:能否不喊口号“你是否还记得你所在学校的校训?”看到“团结、勤奋、活泼、创新、文明、守纪、求实、进取”的校训,你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委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并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学校的校训。校训仅是标语口号?东城区教委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50所小学中,有49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式的口号,所占比例高达98%。50所小学的校训共涉及用词38个,用词范围狭窄,普遍存在着重复使用的问题,各校校训千篇一律。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勤奋”、“团结”、“创新”、“文明”4个…  相似文献   

13.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校长的治校理念,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相似文献   

14.
“校训”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大中学校校训集锦》一书中三百多则“校训”的句式、常用词语,词语组合的统计分析,指出目前“校训”总体上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但各校校训有趋同现象。同时提出“校训”应讲求个性,并有别于“校风”和“校规”。  相似文献   

15.
“让真理与你为友,”这是哈佛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的校训。这些含英咀华、绽蕊吐香积淀在师生血液里的校训,世代传承,历久弥新,犹如一张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观阅者的心中留下  相似文献   

16.
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彩霞 《高教探索》2006,(2):32-35,39
现代意义上的校训是伴随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而出现的。“校训”名称来源于日本。中国古代有校训的原型,没有校训的明确名称。直到近代,教会大学出现了英文校训(motto),随后中文“校训”从日本侍入,才使得校训概念和内容达到了名实统一。“校训”名称的引进,表面上是新概念的出现,实质上是新教育观念的诞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影射,是西方新式学校体制被我国接纳、采用、完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刘欢 《考试》2014,(11):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谈道,112年来,北师大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老师和各类人才,这是北师大的光荣和骄傲。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霍懋征老师正是这个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她60余年的从教经历是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的完美演绎。  相似文献   

18.
彰显校训精神的本质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校训?据《辞海》诠释,校训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辞海》关于“校训”的诠释,告诉了我们有关“校训”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想就建设良好校风问题作一些探析。 校风的意义和特点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实践中,有不少学校确定了明确的校训,如,解放前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在物,自强不息”,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昭,自强不息。”现在的清华确定的校风是“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解放前后所提出的校训、校风在作用上是一致的,邓永武同志在创建文明学校动员大会上提出、我校的10字校训:“团结、严谨、勤奋、俭朴、创新。”既符合时代特点,又有高度概括性,以此10字作为我校校风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20.
其实,这根本不用哈佛大学来回应。就可以判断,所谓网传的哈佛校训.只是编造出来的“成功学”励志格言。这些网传的“哈佛校训”.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成功学”灌输,只不过是把一些成功、励志的话语,借哈佛校训之名加以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