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汶川地震已经过了一周年祭,当我们再次回首,翻阅那些与生死相关的文字时,仍然止不住泪流满面。重读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朱玉、白瑞雪撰写的人物通讯《灾难中的四个国女性》时,依然感受到一种情感力量的震撼。在这篇报道中,母女之情、夫妻之情、姐妹之情,这些至真至纯的人间大爱,都聚集交织在记者的笔锋之下。  相似文献   

2.
施超华 《云南教育》2008,(10):46-47
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无不强烈渴望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祈祷,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相似文献   

3.
面对灾难     
《大中专文苑》2008,(7):10-10
中国,请不要为灾难哭泣!尽管汶川的那一日,江河变色,山崩地绝。让"5·12"载入史册的,绝不会是眼泪;彪炳青史的,将是中华民族面对惊天大灾的坚韧和勇毅。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我们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跨上残垣,给抢险将士以莫大的鼓励;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新闻的催化剂,它能将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精神,化作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受众,它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让受众得到启迪.文章就汶川大地震报道中记者的表现,探讨情感因素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和主要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灾难一直是文学表述的母题,汶川地震掀起了超越以往的灾难书写热潮。文章总结了有关汶川地震的文学书写,分析了各种体裁的表述特点,探讨了其精神不足。  相似文献   

6.
温涛 《老年教育》2008,(6):25-25
5月19日清晨,天安门前的国旗徐徐下半旗;下午2时28分,路上行驶的汽车主动停下,鸣笛三分钟……这一天,举国向地震死难者致以最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7.
彭兴顺 《教师》2010,(5):119-120
近年来.汶川地震、印尼海啸等特大突发性灾难频至,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而严肃的话题:如何才能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当你看到这期杂志的时候,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相信,那一个个悲情与感动的瞬间至今依然会在你的眼前闪现,那些哀恸与感伤的情绪依然会荡漾在你的胸膛,挥之不去。你们一定没有经历唐山地震,所以这次的灾难会让你终身难忘。灾难也是  相似文献   

9.
《灾难与人文关怀》一书以文学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为依托,展现了对汶川地震的人类学考察和民族志书写,在关于汶川地震的出版物中,具有独特的学术视野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育》2012,(11):19
父母无须避谈地震等灾难,要让孩子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实事求是地从科学角度来谈论地震灾害,跟孩子讲解地震的常识,告诉孩子只有少数强震会造成大灾难。并告诉孩子自己所处的地区并非地震易发地区,是安全的。告诉孩子,政府会为灾难中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直到他们恢复原来的生活,可以举些例子,如已经恢复基本生活的地震灾区。还有很多团队都会持续地帮助这些群体。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1.
面对灾难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认识生与死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尊重生命;学习并掌握应对灾害的技能”,结合我国汶川大地震,特开设本次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谣言一直是灾难发生后的重要社会问题。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虽然谣言也通过某些渠道传播,但都难于形成气候。谣言为何难以蛊惑人心?法制的完善、政府机制的成熟、媒体及时报道、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等都是推动这一进步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12天后,国内媒体突破了以往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模式,在第一时间报道灾难消息,报道新闻更为公开透明;媒体全面参与、深度介入事件的过程,充分发挥了传递信息、整合社会情绪的作用;媒体报道也较好的体现了专业精神与人文情怀。在此次地震报道中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包括如何处理好报道的及时和全面的关系、职业要求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汶川地震紧急救援、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三阶段为时间维度和理论框架,对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承担的角色以及发挥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在紧急救援阶段,由于"社工的不成熟和不自信,当地政府的不接纳,民政不放心,国家没政策",社会工作者没有采取实质的行动和举措;临时安置阶段为社会工作者的"需求评估和零散行动"阶段,社工们在资源链接、个案管理、冲突协调、政策倡导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灾后重建阶段为社会工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阶段,从最初的深圳、上海、广州三家社工站发展到30多家社工站,期间,运用社会心理能力建设模式开展灾后社区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进行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走上了本土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三个阶段"的社会工作评析和总结也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灾难社会工作的实务发展和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5月12日,一个因心痛而让人永远难忘的日子。在汶川特大地震灾难降临后,全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次灾难,除了捐献外还应该做些什么?我想有很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做。  相似文献   

16.
批评语篇分析,一直在试图从社会和认知两个方面理解和解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汶川地震报道同一事件的不同的两篇英文报道,以费尔克拉夫三项度模式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揭示语篇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熟悉新闻报刊中常用的语言策略,提高批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梦想当舞蹈家的女孩李月,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腿,当时她恸哭失声,嚷着不想截肢,但是工作人员考虑再三,还是把她的腿……在医院里的她并没绝望。她说,她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还是要当一名舞蹈家。我想她就像弥尔顿、贝多芬一样吧,他们都不完美,但却都是出名的人。  相似文献   

18.
人们面对灾难,是有能力适应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选择悲观绝望,整日以泪洗面。我在电视中看到了一个女中学生,地震时被砸在楼道中,当解放军战士救她出来时,她微笑的眼神很甜蜜,不时地安慰解放军战士,好像他们是在救别人,连救她的医生都说她对疼痛的忍受能力比一般人要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21日是全国哀悼日。自汶川地震以来,共和国的旗帜再次为平民而降。“玉树不哭”“我们都是玉树人”……一时间这些似曾相识的口号,再次回响在华夏大地。一场驰援玉树的行动火速展开,武警、解放军战士以及一些自发的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玉树大地震后,《情系玉树大爱无疆》吹响了爱心的号角,为玉树募得了21.75亿的捐款,这些数字的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国人完成了这样的善举?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迄今,受灾地区的社会生态已发生了结构性改变,但对灾害背景下羌族教育生态的恢复和发展问题仍然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汶川县雁门乡高山羌族村落的实地调查发现,高山羌寨的教育生态在汶川地震后获得了较常态发展情况下的"超前"发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问题从灾前的普遍现象到如今的"非典型个案",羌族学生的上学意愿从灾前被动的"要我学"到当前主动的"我要学",受高等教育人群从"非常态"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