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观传统的教学,不难发现,教师是整个教学流程的编剧、导演和主角,学生只是处于配角地位,积极而又无奈地配合着我们的教学。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产生厌学的情绪。改变这种积弊深重的现状,恢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学生以学习的兴趣,语文阅读教学急切地呼唤着全新的教学结构和内容。对话教学能还给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高校教学与学生工作关系的现状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高校教学者的地位高,而学生工作者地位低。教学人员是传授专业知识的主体,承担着学生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等主要任务,在专业知识方面必须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除学生专业教育之外,对学生思想素质、纪律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仅仅依靠教学专业人员难以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强调以教为主。现代职业教育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很大不同。现代教师的地位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协助者和促进者,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者,是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社会知识和心理健康的引导者;现代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起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和催化作用,组织开展协作学习等。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成为科研型教师。  相似文献   

4.
朱和松 《学语文》2011,(3):75-75
如何设置和陈述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学结果的有效性呢?第一、教学目标的设置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结果。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陈述目标的主语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例如学生能够说出朱自清创作的一些文学作品集。  相似文献   

5.
教学民主化是针对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家长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弊而提出的教学观念,要求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发展目标,自我优化、自我创造的建构意识和能力。教学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完美体现和自然渗透,是衡量教师心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重要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6.
应试教育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往往以学生的学习结果(如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惟一的依据,这显然是片面的和不公正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评教师”这一评价方式应运而生。 一、发扬教育民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大家公认的,评价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但是,以往学生总是处于被提问、被考试、被评价的被动地位,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而没有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评教师”就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学活动,关键在于充分体现教学的主体性精神。承认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承认学生在教学中既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又是价值活动的主体。活动是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的重要保证。学生的活动及活动方式必须得到巧妙的安排和组织。  相似文献   

8.
创新化学教学新思路,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和重视学科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弘扬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发展和完善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特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重心,构建学生在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地使…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要想真正促使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其关键环节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体现,那么,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根据多年的教学与教研实践,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始终牢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在备课中不能光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还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最大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回归的重要性。传统教学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漠视学生作用,使学生沦为教学的局外人或受动者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无法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回归,要求教师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到教学之中,在调动学生的诸多手段中,引导学生交流,是一种积极的有效手段语文学科本身就有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任务,因而,“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俊新 《甘肃教育》2010,(15):27-27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传授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常常忽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生学得不灵活,用得也机械呆板。而现在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又往往只强调个性化写作,忽略了写作基础知识的教授,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笔者认为,教师在重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张宣 《天津教育》2014,(15):64-66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从师生角色来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因为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但是,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围绕重点、难点,由易到难、由浅人深,设置问题串,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思中做、做中思。  相似文献   

14.
陈晶 《家长》2023,(28):135-137
<正>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在构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融入项目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将真实问题作为案例项目的主要资源。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和项目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均可以体现其主体地位,并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对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专题项目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认知理解。一、项目式教学概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项目式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论课堂教学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宏 《物理教师》2001,22(7):5-6
根据教学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大家已熟知的.但是,由于对这“两个地位”(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缺乏具体的研究,没有现成的可操作程序,因而以上理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实际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整个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抄、背,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余地,也没有反馈和矫正.这样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开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处于重要的地位之上,只有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才会有好的效果。新课程理念之下,只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课程教学目标才会达到。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且不乱呢?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首先应从教学观念上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教师的包办,绝对代替不了学生的学习。不经过学生的分析,思维,理解,不可能产生智慧,更不可能迸发创新火花。其次,从教学时间上,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是师生在同一时间、空间进行的双边活动,而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用时间的多少是主体地位的一个标志。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还给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根据已知的知识,通过教师的点拨,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  相似文献   

18.
接受理论与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接受美学和当代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指导语文教学,确立学生主体教育地位,以开放式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要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进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问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通过“教”与“学”的具体活动来实现的,是一种运动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职工教育由于教育对象与普通教育不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关系有其自己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逐渐倾斜的矛盾运动过程。在普通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这一对矛盾,教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这是因为教师“闻道在先”,处于“知”或“知之较多”的地位,受过专门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