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教学中,要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今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学中,要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要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例如,教一位数乘两位数,要结合图形(或幻灯演示)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先乘个位数,积写在个位上,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再乘十位数,积写在十位上,十位满几十就向百位进几。教  相似文献   

2.
这里介绍几组速算法,可以使计算简便,并能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一、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相加等于10的。例:29×21=609,37×33=1221,91×99=9009。计算方法:在被乘数的十位数上加1,与乘数的十位数相乘,得乘积的百位(满10进作千位);再把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数相乘,得乘积的十位和个位(不满10只作个位,十位上写0)。二、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十位数字都是1。个位数字是1~9的。例:13×15=195,19×18=342,19×11=209。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出现了两种错误 :其一 ,乘数12去乘被乘数23时 ,十位上1去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所得的积“3” ,不是跟十位数对齐 ,而是与个位数对齐写在个位上 ,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所得的积“2” ,也就写在了十位上。其计算结果是 :第一次部分积46加上第二次部分积23得69 ;其二 ,第一次部分积是先用乘数个位上的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得“6” ,写在个位上 ,再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得“2” ,写在十位上 ,得部分积26。第二次部分积“23”对位正确 ,其计算结…  相似文献   

4.
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是《三位数乘多位数》,例题是236×152。教学过程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例题竖式后,就问学生;①乘数个位上的2和被乘数个位上的6相乘得多少?写几?写在哪里?记几?②乘数个位上的2和被乘数十位上的3相乘得多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一位数乘两位数是在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就知识内在关系而言,表内乘法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工具,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竖式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在方法格式上的必要准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也是有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由乘数乘被乘数个位的积与乘被乘数十位的积合成的,如13×2=3×2+10×2。这就是乘数既要乘被乘数的个位,也要乘被乘数的十位的根据和原因。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三个问题:一是学生没有学过乘法分配律,对于一位效乘两位数,  相似文献   

6.
一、以旧引新,化难为易.如先出示一些口算题:2×4×5、5×2×9、……让学生口算,并讲叙它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突出"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和按照乘法口诀分两次算出积这两点,然后,出示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式题,通过竖式计算,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数乘多位数,要从被乘数的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出例题"214×5×8".二、独立尝试.学生掌握了连乘的运算顺序与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例题作尝试性解答已不成问题.但是在学生进行尝试性的解题后,要引导  相似文献   

7.
学会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怎样教会学生学习呢?下面以数学为例谈谈我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预习 数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新知多由旧知引出。因此学生预习必须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迁移类推,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如第五册“乘数是一位数的进位乘法”中的例4: 先让学生摆小棒,掌握个位数相乘积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通过”做一做”中的使学生知道个位乘积满二十向十位进二,从而渗透了乘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的知识。 再引导学生在例4的基础上类推,让其尝试练习,同时体会十位上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相似文献   

8.
六、利用代数推证,寻求速算规律1.若■表两位数,求:形如■×11的积因为:×■a_1a_2×a_1a_2■/a_1(a_1+a_2)a_2例如58×11=■5(5+8)8=638也就是说两位数■与11的积是一个三位数或四位数。其积的首位是被乘数的首位,十位是被乘数的数字和,个位是被乘数的个位。若十位数大于10,那么满十进一。加在积的首位上。  相似文献   

9.
我设想的练习,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富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力。例如:67×58=3886按计算法则计算我设想的练习(1)一步:被乘数个位7,乘数个位上8,相乘得56,被乘数十位上6,乘数十位上5,相乘得3O。(2)二步:乘数十位上的5与被乘数个位上的7相乘得35,被乘数十位上的6与乘数个位上的8相乘得48。(3)三步:整理出积。我设想的练习第一步这样计算:一次定位取值。定位,初步推出积一定是几位数——积是4位数;取值在什么数以上——这个积在3O56以上才正确。倘若计算积的结果低于这个数就是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三位数乘多位数是在学生学过两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数百位上的数与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的末位写在哪一个数位上的问题,是该内容的教学重点。我是从以下四个环节来突出这个重点的。一、复习、准鲁,迫近重点新课伊始,出示准备题:“一个县有52个养猪专业户,平均每个专业户养猪236头。这些专业户一共养猪多少头?”让学生复习计算,并指名板演。评点时有意识追问:乘数十位上的数“5”与被乘数“236”相乘,得数末位“0”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这样在新知赖以发展的知识点上追索算理,诱发思维,从而把学生认知引向了新知。  相似文献   

11.
在教第五册笔算乘法中的一位数乘二位数时,教师复习了后,紧接着出示教材上的例1:,让学生尝试计算,并问学生乘的顺序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还是十位。学生甲说:“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十位1得3,积为36。”学生乙说:“也可以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得3,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积也是36。”学生丙说:“两种方法都要得。”教师表态说:“还是丙说得对,像这道题,甲和乙的方法都可以。”说完又出示一道题:,让学生探索后,再问学生乘的顺序怎样。这时,学生丁…  相似文献   

12.
1.在下面每个算式中等号两边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算式两边相等。(P5) 3× =1 6× =2 答案是50和40。这道题是让学生熟悉乘法口诀表。但部分学生感到很难想,甚至认为题目无解,原因是只考虑填1--9九个数字,而没有考虑填0。 2,X拧 X誓 X誓 芦誓先笔算上面各题,然后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13×11 24×11 38×11 49×11 (P10) 笔算竖式结果分别是132,253,396,495。分析被乘数与乘积的关系,可知乘积的百位和个位上和数字分别是被乘数卜位和个位上的数字,而乘积的十位上的数字是被乘数十位和个位数字之和(如果和大于9,则乘积的十位上的数字取和的个位数,而十位数则加到乘积的百位上的数字去)。这是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方法。为此得出所求各式的答案分别是143,264,418。539。  相似文献   

13.
速算一法     
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的和等于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可迅速写出其结果.方法是:个位上的两个数字的乘积放在结果的个位和十位上(积是一位数则十位上享零),十位上相同的数字乘以比它大1的数的8放在结果的百位(或百位和千位上),即为最方结果.例如,对24X26,它们的十位数字相同,叶位数字的和等于Ic,根据上面介绍的方法可直接写出结果:个位上两数字的乘积4X6=24①在个位和十位上,十位上相同的数字2乘以四2大1的数3的积6放在结果的百位,故24x2的结果为624.又如,siX89,个位上的两个数字的乘积{放在结果的个位和十位上,由…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六册第3~4页例题及“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百以内)、几乘几十(积在千以内)。2.通过自主探究口算乘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教学重点:用乘数乘被乘数的个位满了10怎样进位。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提示课题1.填空。20里面有()个十400里有()个百6个十是()12个百是()15个十是()6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2.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10×313×3130×32×202×242×240选择两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揭示课题:这节…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与香港同行共同备课时,赫然发现:香港的乘法竖式(港称"直式")计算,是"从左乘起"的。如24×12,其计算过程如图1。2 4×1 22 4 0……24×104 8……24×22 8 8图1当然,说是"从左乘起",却也只是先用乘数左边十位上的数乘被乘数,再向右用乘数个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时,又都是从右乘起的了。像图1的竖式中,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24"时,个位先  相似文献   

16.
其一,求联系。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大部分新知都是以前学过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教师先复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让学生回顾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要把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是表示有多少个十,这时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  相似文献   

17.
眼教学片段演(浙教版第七册数学教材)师(出示494×216):我们已经学了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这道题你会算吗?(生竖式计算,板演,说说要注意的地方)师:把题目改成494×206,你会算吗?(有几个学生已经在说“中间0不用乘”)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生反馈:494494206×206×206×494生1:第二种简单,因为只要算两步就够了。师:那你认为这种方法要注意什么? 生1:百位上的2乘494时,积的最后一位要和百位对齐。生2:第三种简单,因为每一次都可以把进位的数字直接写到前一个数位上去。(如4×6=24,可以直接在个位上写4,在十位写上进位的2)(正当我想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一、加法 1.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以及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十位满10向百位进1)。这些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连续进位加法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所以这既是笔算加法的重点又是难点。  相似文献   

19.
"数的认识"板块的本质内容是十进位值制。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包括"十进制"与"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指的是"满十进一"。"位值"是同一数字在不同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不同。如三位数"555",右边的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中间的5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左边的5在百位上则表示5个百。十进位值制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验算变得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断】教学"两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出示了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进行了如下教学。师:求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多少本图书,你会列算式吗?生:85+143。师:你会用竖式算出85+143的和吗?大家动手试一试。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列式计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我是先从个位加起,5加3得8,个位上写8;4加8得12,向百位进1,十位写2;百位上1加1得2。所以得数是228。师:说得真完整。谁还想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