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汉语中极为普遍,“意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老舍的话剧《茶馆》中有这样一幕:茶馆老板王利发把后房租给大学生住,特务吴恩子、宋祥子为了领到津贴,硬说大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要查房抓人。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意思”是何意思,谁不知道?这还用说吗?但我们读了民谣《意思》后,可能就会觉得没那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3.
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满睿智而富寓激情的民族性,语言极富中华文化特色,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他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有“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之称的话剧《茶馆》,就体现出老舍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及因这种语言魅力而反映出的“民族的亦是世界的”这一艺术真谛。话剧《茶馆》中的人物“开口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展现出极其深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小同性格的人,有着小同的个性化语言。语言同时也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有时三言两语,就能凸显人物个性特征,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但是,课本没有对这个词作注。笔者查阅了《辞海》《辞源》等工具书,《辞海》只收有“无数”词条,《辞源》则收有“无量”“无数”词条,但均无“无量数”一词。无怪乎学生疑惑不解,不少教师也为之困惑。“无量数”是什么意思?上海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张斌先生认为:“‘无量数’是一个古语词,意思是多。无量即不可估量。如:《吕氏春  相似文献   

6.
作者说明;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有“语言大师”之称。他的多篇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教材。老舍先生一生中有8年是在山东度过的。这8年,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天近在济南举办的“老告文学创造生涯展暨‘老舍与济南’研讨会”,进一步激发了山东人民对老合作品的兴趣。今林撰写此文,一则表达对老舍先生的思念之情;二则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业务研究和进修提供参考。俗白简练、幽默诙谐、散发着浓郁北京味的语言风格,是老舍作品(尤其是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1.北京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语言从…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形象、风度和语言技巧在教育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曾就文学的语言谈到:“必须掌握语言的技巧,这并非偏重,而是应当的。一个画家不会用颜  相似文献   

8.
“意思”是何意思.谁不知道?这还用说吗?但我们读了民谣《意思》后,可能就会觉得没那么简单了。民谣《意思》是这么写的:年节应意思.办事要意思,如若不意思,就怕没意思,一点小意思,就是那意思,笑纳小意思,心中有意思,仔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  相似文献   

10.
谭洲军 《现代语文》2007,(1):118-118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运用语言时,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同样一个意思,有时需要说得庄重典雅一些,有时需要说得通俗易懂一些,有时需要说得简要概括,有时需要说得详略得当,总之,讲究一个适度原则。正如老舍所说:“所谓适当者,就是顺着思路与语言,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作文中对修辞的运用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其精彩部分——《在烈日和暴雨下》长期以来一直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耳熟能详的好作品。通过对《骆驼祥子》语言艺术风格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先生炉火纯青的语言运用特色,进而管窥出他独到的语言观、幽默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2.
词组“一发而不可收”与“一发而不可收拾”,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截然不同。前者是说某人开始做了某件事之后,再也收不住手,继续做了下去。例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过:(写了《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后者的“不可收拾”,原指事物无法归类整顿,后借指事情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中,人们在想表达“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时,往往写成了“一发而不可收拾”或“一发不可收拾”。例如:①(陈寅恪)积蓄已久的生命感…  相似文献   

13.
一字之差,意思相反江苏省常熟中学朱泳炎有时候,错了一个字,文句表述的意思会完全相反。这类差错,影响语言的准确性,阻碍语意的畅通表达,值得我们重视。“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孚”念fú,是“使人信服”,如“深孚众望”(很使大家信服)。“负”念fù,含...  相似文献   

14.
【名家印象篇】●卡片①老舍的“舍”的读音及其含义老舍先生的夫人胡青对老舍的“舍”字读音及其含义解答如下:一、舒庆春(学名),字舍予,笔名老舍。二、老舍的“舍”读上声,不读去声。三、老舍之所以如此起笔名,是习惯于北方朋友晤面时亲热熟识的叫法,如老张、老王、老李之类的普通称呼。四、舍予系由姓“舒”字一拆为二;又有舍己为人的含义,并有奋发努力、“舍我其谁”、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的意思。●卡片②老舍先生的“瞎凑诗”有一次,当一些青年诗歌爱好者向老舍先生请教怎样才能写出好诗时,老舍先生风趣幽默地说:“作诗我不会,随便瞎…  相似文献   

15.
课文救生圈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是怎样妙用“更”字的?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老舍爱猫和喜欢养花一样出名。可本课开头对猫的描写却有褒有贬,似乎有点叫我们摸不着老舍先生的真正意思。直到第二部分的开头,才突然上来一句:“满月的小猫很可爱”,到这里,我们细细体味,这才明白了第一部分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却无处不渗透了老舍先生对猫的爱的感情。这个“更”字实在用得妙。应该怎样理解课文中“古怪”一词?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要理解“古怪”的含义,必须从猫的性格矛盾的地方去考…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意思”的意思非常丰富,词性也不尽相同,但各种词典所列义项比现实生活中的含义少得多,现撮集如下。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词句所含意义)2.要正确领会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思想内容)3.他的意思是向理科发展。(想法、愿望)4.冬天还没过完,就有点春天的意思了。(某种趋势或苗头)  相似文献   

17.
老舍在旅英期间写成的域外小说《二马》,讲述了来自“文明古国”的中国人在英国的一段饶有意味的生活故事。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老舍的《二马》进行解读,认为在《二马》中,老舍对小说的语言、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等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新奇陌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的材料是经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习作时感到最困难的就是找不到可供书面表述的“经验意思”,找不到“可炊之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讲,童年生活是绚烂多彩,其乐无穷的。他们的乐园中不乏朵朵七彩的浪花。关键是缺少及时捕捉和有序积累。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有味道的,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在《好课三味》中就将“品词品旬、咬文嚼字的品味”作为“语文味”的表现之一。首先语言是用来表示意思的。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字面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可见这个意思既包括言内之意,也包括言外之意。语言有意味。其次,语言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老舍先生享有"语言大师"的盛名,《济南的冬天》一文是其代表作。此文写景抒情都极生动传神,却无刻意雕琢之嫌,读来亲切自然,试图从"口语化"这一蹊径浅析老舍先生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