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秋雨说他的散文“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历史,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死一活,支撑起了废墟。我们每个人都有废墟,藏在心底心灵的废墟。每次看见它,会反省自身。废墟是过去、是昨天的伤疤,但它仍存在于今天的世界。初看《废墟》,也有疑惑:守住现在的快乐不好吗?何必留着废墟,来提醒世人曾经的屈辱,再揭旧伤?反复思索后确实有别样感悟,的确“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我眼中的废墟,并不仅指圆明园、角斗场、摇摇古城这样的历史遗迹。它象征着挫败,可以是生活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我不敢说过去的每一件事我…  相似文献   

2.
Great Ambition     
1914年12月的一个寒冷的夜晚,托马斯·爱迪生的工厂发生了一起火灾——转眼间一切都成了废墟。第二天,托马斯对他的全体雇员说:“我们要重建!我们要从这场灾难中创造奇迹——废墟清理干净后,我们要建一座更大、更好的工厂。”然后他把外套卷起来做枕头,倒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相似文献   

3.
《废墟》就像一首融注着诗情与哲理的散文诗,作者的视角独特,澎湃的激情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文章开篇的这句话,浸透了作者复杂而丰沛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在不长的篇幅中包孕了作者对历史、对文化的深沉思索。瓦砾碎砖,断壁残垣,荒凉的废墟使作者联想到历史的演进轨迹。在作者看来,“废墟昭示着沧桑”,记载着人类奋斗进程中的失败与失落;失败并非终点,它也是起点,是过程,是进化的长链中的环扣。在作者眼里,废墟不是文明的归宿,而是现代文明脱胎而出的里程碑,是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4.
对于宗璞的散文《废墟的召唤》,评论者多认为采用了缘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并认为“情”是感叹废墟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就不再往下分析。那么,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指的是什么?即“情”为何物呢?我认为,作者再次面对废墟(即圆明园)时,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发表感叹,废墟即自我。  相似文献   

5.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匆匆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即冲向了他7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3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于是,他坚定地站起来,向那片废墟走去。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苦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她离开了…  相似文献   

6.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波及到30万人。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所在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于是,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冲过去。在他清理瓦砾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但哭喊之后,他们又都绝望地离…  相似文献   

7.
谈及“废墟”的文章不少,而像余秋雨的《废墟》那样思考深刻、内蕴丰富的却不多。它很有嚼头,但要真正嚼透,怕不是很容易。本文避重就轻,只就《废墟》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艺术谈点肤浅认识。先说结构。《废墟》采用的结构方式并不特别,就是“总分式”罢了,不过,这“总分式”用得似乎有点特别——“大总分”里套着“小总分”,“大分”对应并演绎“小分”。这篇谈“废墟”不“废”的文章共四章,第一章写寄情废墟,是“总”;二、三、四章写废墟价值,是“分”。这就是所谓“大总分”。文章的入题部分是“大总”,采用的也是总分式。作为本章乃至全文…  相似文献   

8.
一看“废墟”这个文题,我们就会生出很多疑问,作者写的“废墟”到底是什么?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是怎样的?作者到底怎么写这个“废墟”?这些问题会使我们想去读这篇文章,会使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产生一种种预测,涌现一个个期待,然后也就能使我们在阅读中有所排遣,有所认同。  相似文献   

9.
种一个妈妈     
伊拉克的枪声刚刚停息,巴格达满目萧条。每一处废墟都不能不让人们重新想起那一场到处是泪、血和死亡的战争。就在这片废墟上,发生了一个关于“种妈妈”的故事——昏暗的月光中,一高一矮两个身影沿着坑坑洼洼、满是石块的道路蹒跚而行。“萨莎,这儿就是……”一个低沉的声音停在一处插着十字架的坟墓上空。战争的爆发让这位伊拉克小女孩失去了母爱。“爸爸,你骗我!这儿没有妈妈,妈妈在哪儿?”“……”“你快说呀,爸爸,快说呀,我想她……呜……呜……”“孩子,别哭了,我也不知道。”父亲凝视了一下爱妻的墓碑。夜色朦胧。“大概是在天堂吧。…  相似文献   

10.
种一个妈妈     
伊拉克的枪声刚刚停下,满目萧条,每一处废墟都不能不让人们重新想起那一场到处是泪、血、死亡的战争。就在这片废墟上发生了一个关于“种妈妈”的故事——昏暗的月光中,一高一矮两个身影沿着坑坑洼洼、满是石块的道路蹒跚而行。“萨莎,这儿就是……”一个低沉的声音停在一处插着十字架的坟墓上空。战争的爆发让这位伊拉克小女孩失去了母爱。“爸爸,你骗我!这儿没有妈妈,妈妈在哪儿?”  相似文献   

11.
应急纽扣哨     
在今年的“5·12”地震中,很多人被埋在废墟中,长时间等待后连呼救呻吟都十分微弱。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惨景非常悲伤,想到制作一种应急纽扣哨。  相似文献   

12.
废墟     
废墟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漫画     
误会 两个不相识的游客在希腊的著名景点遇上了。 女游客请求男游客说:“能帮我在古神庙废墟前拍张照吗?”男游客应允了。 “不过,千万别把我的汽车拍进去,”女游客提醒说,“那样我家人准认定我又出车祸了。”  相似文献   

14.
钟思平 《上海教育》2008,(14):13-13
有幸随“四川德阳市抗震救灾先进教师上海参观团”来到上海这座我向往已久的城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浓浓气息和热情好客的上海教育界朋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问我,作为一名来自四川灾区的山区学校教师,你想对上海教育同仁说些什么?我想说,我们要在废墟上建起更关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1978年,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的废墟上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出国留学工作也在这一年开始起步。1978年6月23日,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  相似文献   

16.
灿烂阳光下的随想——谈谈我的语文教学“心”陈军说不上小时候对语文有多少与众不同的兴趣。只记得大水之后,家从圩埂上撤下来,在废墟上又搭一个低矮的草棚。此时已是初冬,格外冷,我与一伙顽童们拎着竹筐到荒村里挖树根,以备过冬的烧柴。薄暮归来,父亲嘱我读书,读...  相似文献   

17.
对于宗璞的散文《废墟的召唤》,评论者多认为采用了缘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并认为“情”是感叹废墟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就不再往下分析。那么,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指的是什么?即“情”为何物呢?我认为,作者再次面对废墟(即圆明园)时,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发表感叹,废墟即自我。文学是人学,散文最接近作者的个性,宗璞说过“小说是全知的,……散文是一知的,多在描述自身的感受”,了解作家的经历是解读作品的最好办法。宗璞于1956年发表了成名作《红豆》,这是一部爱情小说,引起读者的注意,也引起大家的争论,最后挨批。当时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8.
废墟     
一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  相似文献   

19.
《新读写》2011,(12):4-4
2012年12月21日,是让所有人毛骨悚然的日子——15点14分35秒,正当我从学校回到家,大地突然强烈震动起来,我站不住,跌倒在地,地面上出现了一道很深的裂痕。天上“轰隆”一声巨响,把我吓得大哭,白天如同黑夜一般。又听见“哗”的一声,房屋倒塌,我想逃走,来不及了,我巳被埋进了废墟……  相似文献   

20.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德阳绵竹东汽中学高二学生薛枭和44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下面。5月15日晚上7时左右.他从废墟中被救出来,说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他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乐观精神.让他一夜之间成了“名人”,他很快被媒体喻为“可乐男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