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父爱如山篇     
付莹 《报刊之友》2010,(8):218-218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西方的父亲节,我国的父亲节是每年的八月八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在一年中都会有个特别的日子是用来感谢父亲。父爱,伟岸如青山:圣洁如冰雪;温暖如娇阳;宽广如江海!这篇公益广告旨在唤起大家对父亲的感恩。  相似文献   

2.
杨萍 《云南档案》2005,(2):37-37
在一个很平常的下午,宽敞明亮的云南省档案馆接待大厅走来了一男一女两位老人,男的约七十多岁,自述是陈钟书的儿子——陈嘉祥。陈老先生说他在一些资料上看到云南省档案馆保存着其父陈钟书的遗嘱及遗照等资料,想亲眼看看。看着已是髦耋之际的烈士遗孤,接待室的工作人员一面安顿  相似文献   

3.
卓舒 《新闻天地》2005,(8):17-19
厄运来临。勒紧腰带撑起一个家 杨洪斌,1958年出生于四川绵阳市平巫县古城镇。1975年,年仅17岁的他跟随叔叔杨德山来到河北邯郸煤炭部第49工程处当了一名学徒工,由于手巧又肯吃苦,三年后转为正式工人。1981年,经老乡介绍,他与在邯郸滏阳化工厂上班的四川姑娘海英相恋、结婚。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杨海。  相似文献   

4.
暗香 《新闻天地》2008,(5):56-56
小时候我是远近闻名的象棋神童,村子里除了东头歪脖子树下支棋摊的赵老蔫外,没有人是我的对手。包括我英明神武的父亲。之所以说父亲英明神武.是因为他是小队长。在农村,小队长是颇受人尊敬的“头衔”,他可以给人记工分,可以给人分配农活,可以瞪上一眼就把吵的天翻地覆的两个人分开,反正一切芝麻小西瓜大的事情都归他管。  相似文献   

5.
国语 《档案时空》2008,(3):24-27
著名笑星赵本山5岁死母,8岁离父,命运多舛.为追回迟到的父爱,赵本山用至顺至孝的言行向人们演示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初识贺安成先生缘于娄底双峰举办的一次活动,这位画坛老者和煦谦蔼,待人热情,久而久之就成了熟友,情切地称他为老贺。  相似文献   

7.
陈新 《湖南档案》2009,(5):25-28
一个年仅25岁.相貌毫不起眼的农村小伙子,为什么能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且在2007年登上众多杂志、报刊的封面,为广大观众所追捧?近日,王宝强向记者讲述了其中原因——他成功的背后是严厉的父亲多年的栽培。  相似文献   

8.
国语 《湖南档案》2008,(3):24-27
著名笑星赵本山5岁死母,8岁离父,命运多舛。为追回迟到的父爱,赵本山用至顺至孝的言行向人们演示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于才 《新闻世界》2008,(3):20-20
在谢娜由丑小鸭变为白天鹅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她的父亲谢扬功,在她人生遭遇变故的时候,用深情的短信,托起女儿的飞翔。  相似文献   

10.
广告传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内容。广告中巧妙地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引起受众的认同。央视马年春晚的公益广告《筷子篇》的成功传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以《筷子篇》为例,从中分析出其蕴含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希望能对广告人在今后的广告创作中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罗奕  梁煖 《传媒》2017,(10)
自2013年起,每年在央视春晚期间播出的系列公益广告均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仪式化传播的组成部分也发挥着文化维系的作用,是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以2017年央视春晚期间播出的公益广告《包住篇》为例,运用符号学研究方法,分析该广告是如何在贴近现实的语境下,运用富有张力的符号系统唤起民众联想,实现"家国情怀"的中华民族文化建构和维系.  相似文献   

12.
春晚公益广告不仅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还在弘扬中国传统“家文化”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将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分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和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这三类,并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展现,得出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占多数的结论。其中,“家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家文化”的概述,从“小家”和“大家”两个层面浅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对“家文化”的建构。最后从广告创意策略的研究角度,探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采用情感诱导型的创意策略,用真实的叙事、细腻的感情和与时事结合的特点表现“家文化”。  相似文献   

13.
张继芳 《今传媒》2010,(8):213-213
幼苗的茁壮成长有赖于精心的照顾和定期的修护。婴童犹如幼苗,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和爱护。这个公益广告的目的就是在传播这种存在方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  相似文献   

14.
公益广告隶属非商业性广告,作为电视媒体广告多种广告形式之一,它与其他广告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是社会公益事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未进入当代社会之前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规范作用的具有一定知识价值的系统,是央视公益广告作品的重要取材来源。本文从应用现状、问题分析、运用策略三个方面,通过大量观看央视公益广告作品并搜集相关文献考证,分析央视公益广告策划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现状。研究发现,当前央视广告策划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存在表现力不足、形式趋同化、缺乏创意、说教味过浓、忽视潜在受众几大问题。据此,当前央视公益广告急需着眼时代背景,思考创作新路径,积极创新和探索,找到央视公益广告策划的新生土壤。  相似文献   

15.
田艳 《新闻世界》2014,(5):165-166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享受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成果。而公益广告作为精神文明的特殊载体之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其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精神文化、价值理念、伦理道德等都充满了民族文化色彩。本文对公益广告进行了概述,重点从民族文化是公益广告的立足点、孝文化、家庭文化以及道德文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公益广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倪朦 《新闻世界》2012,(9):151-153
电视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它是一种观念的传播,是以视觉性的表现方式最大程度地唤起观众的诉求,以达到引导观众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一些电视公益广告案例的分析,探讨电视公益广告的视觉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文化在广告创意中不可或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广告创意的源泉。汉语言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运用在公益广告中,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传统音乐独具民族特性,在公益广告中表达特殊情境下的情感,使公益广告更具"中国风";传统图像作为最直接的视觉元素,与语言、音乐相互支撑,达到有效的视觉共鸣,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本文以央视公益广告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创意运用。  相似文献   

18.
在2013年央视春晚上首次插播了两则公益广告,广告一经播出立刻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拍得史无前例的好。"这是观众对此次系列公益广告的赞美,也让我们中国广告人警醒:直抵人心的优秀广告太少了。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以此为例,探求广告的评价标准:广告应该坚持怎样的道德底线、广告人应该坚守怎样的文化自觉,使广告在媒体上发挥其正确的导向和教化功能,让高质量的广告在电视荧屏上能够常态化。  相似文献   

19.
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承担着重要的文化职能,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精神追求的公益广告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内化于人心的民族心理必然会影响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公益广告只有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才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研究其传播机制,增强对传统文化心理运用的系统性对于公益广告创造性地利用传统文化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回顾为乐几年前辞去了多年在广告公司的兼职工作,回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事业中。但是,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生活中不同类型广告无处不在,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众多带有盈利性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