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勇 《网络传播》2007,(11):12-14
党的十七大全面开启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 重大主题宣传是新闻媒体促进科学发展、共刨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这也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承担主流舆论引导的重大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受众并不单纯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器,他们的选择和反馈同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果想要保证信道的畅通,那么一种媒介和受众互动的良性循环不仅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了。表面上报纸媒介只是一种传播信息的途径而已,可事实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它充当了社会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对于具体受众来说,发生了什么、怎样发生以及如何评价,他们一般是无权涉及的,也许那些直接提供信息源的受众例外。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话语权的问题。选择怎样的事件,如何表述等诸如此类的权力,均掌握在媒介的手中。作为社会话语空间的主…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方面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更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等要求。这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最新要求。重大主题宣传,是指新闻媒体结合党和政府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任务和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范玲 《记者摇篮》2007,(8):29-29
随着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传媒业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人们不但及时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各方面的信息,同时,自己的各种利益受到侵害时,也积极地利用舆论监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新闻媒  相似文献   

5.
中国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国有1400家新闻媒体创办了网络版,加上已经获得新闻登载资质的一些商业网站,网络媒体已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 中国的网络媒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这是内地国家级的新闻网站,由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建设,国家给予一定支持,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国日报网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中青在线和中国经济网。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媒体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正在不断受到冲击。如何重视主题策划,尤其是重视策划的"衍生效应",从而赢得关注、赢得市场,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这需要策划人员有统揽全局的眼光、敏锐把握问题的嗅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和担当;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衍生"新的创意、不断给报道注入新的能量;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受众体验,让受众在参与报道的过程中,从而"衍生"出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周奔 《军事记者》2013,(7):16-17
组织开展好重大主题宣传,把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使党的主张为广大群众和官兵理解接受,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传递正能量,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搞好重大主题宣传,需要多出新闻精品。新闻精品有吸引力、感染力,只有多出精品,重大主题宣传才能触及受众心灵,在社会上产生反响,进而起到引导舆论、鼓舞人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是新闻业的一个老话题。每当这两者的平衡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时.这个话题就会被重新提起。正如我们现在旧话重提,就是因为目前我们有些新闻媒介在追求商业利益方面走得过了头,从而淡忘了或忽略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育,我国新闻媒介也日渐走向市场,追求商业利益成为各媒介积极主动的行为。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从而争取更多的广告,各新闻媒体挖空心思、各显其能。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求新求异。与过去相比,新闻媒介的报道面大大拓宽了,报道的自由度大大加大了。 然而,“自由”是一把“双刃…  相似文献   

9.
徐汉雄  陈咏 《新闻前哨》2011,(12):45-47
呼唤主流引导舆论因主流化转型而生,为传播主流价值观而发声。"10.24"英雄群体、"信义兄弟"、"暴走妈妈"、"棉花奶奶",讴歌典型人物群像,一组组评论浓墨重彩;建党90周年、国庆大阅兵、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一篇篇评论热情欢呼;"三万"活动、治庸问责、文化强省、抗旱防汛,  相似文献   

10.
由经济导报策划、组织实施的山东省第二届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暨“2007山东最佳企业公民”颁奖典礼,今年4月份与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一并召开。作为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首家由地方媒体组织主办的企业社会责任事业推进活动,不仅提高了山东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彰显了《经济导报》作为山东第一财经媒体的前瞻意识与责任意识,提高了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使我们在利用媒体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体的勃兴,彻底宣告了新闻媒体单向传播时代的终结。使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互联网这个最大、最具开放性、最富平等和活力的思想交流平台上,受众作为信息单向接受者的被动地位已经改变;网络的交互功能使受众可以在信息平台上查看新闻,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重大主题报道.是军内外媒体近年来特别重视的重头戏。搞好重大主题报道,对提高报刊宣传质量,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战友报》这些年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我们以去年的阅兵报道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重大宣传报道,是指那些关于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现象、问题的报道。一般地讲,这些事件、现象、问题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纷繁复杂,不易把握。经过报道策划,可以更好地认识其本质,把握其精神,从而深化报道主题,扩大宣传效果,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策划好、组织好重大宣传报道,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4.
住新形势下,作为地方党报的重大宣传报道,要发挥其影响力、引导力,必须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这个总体要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新媒体事件不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受众的能动性不断增强,借助新媒体提供的多种方式参与到新媒体事件的传播中,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媒体事件的传播过程,可以说是受众不断实现自身在事件传播中参与性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事件受众参与的内涵、参与度、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以引导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更加重视受众参与的实现,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党全国的历史性任务。媒体尤其是作为党委机关报的主流媒体在其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发挥什么作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谭健 《军事记者》2012,(12):4-6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核心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主流媒体要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可以说也有一个加快转变传播力生成模式的问题。在传媒形态深刻变化、媒体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主流媒体的传统传播力生成模式到底遭遇了哪些挑战,新的传播力生成模式又如何架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命题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三、不懈探索创新,全力满足受众多样需求,成为今年主题宣传的生动实践1.创新思维,找准结合点,实现最佳效果.在今年重大主题宣传中,各主要媒体创新思维方式,认真研究正面宣传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党的主张、决策与人民的利益、意愿的结合点,努力增强宣传报道实效.如两会宣传报道,把提升国力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成就宣传与热点引导相结合、把"怎么看"与"怎么办"相结合;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周年宣传报道,把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把物质重建与精神重建相结合、把个体刻划与群像素描相结合;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把历史进程回顾与现实关切回应相结合、把知识性与新闻性相结合、把主题把握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等等,从"结合"的视角切入,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力使主题宣传报道既符合中央的意志,又符合人民的心声,从而收到了中央满意、实际部门满意、人民群众也满意的"三满意"效果.以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为例:  相似文献   

19.
坚持正面宣传、做好主题报道是党的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是党报彰显权威性和影响力、区别其他媒体的优势所在。这几年,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十分重视主题报道.各报、网、刊以强化新闻策划为突破口,根据各自的定位和特色,协调联合,发挥整合优势,多方位、多角度聚焦重大主题报道,有效地扩大了报道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影响力和渗透力.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区域舆论引导格局。  相似文献   

20.
金旭东 《视听纵横》2010,(2):115-116
迄今为止,电视仍然保持着最广泛、最主流的大众传媒地位,电视主题报道是我国新闻舆论引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主题报道传递着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公共信息,同时还有效地把政府议程通过媒介议程转化为公众议程,并在政府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搭建起良性互动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