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选取知青小说中反映秦晋高原乡村生活有代表性的三位作家:李锐、郑义和朱小平的作品来分析,通过作家对乡村生活的审视与思考,体现出对那个时代农民深重苦难与不幸的同情和怜悯,理性化地揭示与批判了乡村文化的愚昧与落后.从三位作家创作中的悲情描述、探求苦难的原因和创作的时代特征三方面来分析,真实描画出农民生存境遇与命运,展示出人民性的珍贵和深刻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文学创作方法是作家艺术地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方法,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并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出来.这些作品无论怎样充满了独特的个性特征,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些共同性的创作规律.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其创作理论的形成绝非偶然,绝非一成不变,尤其是现实主义精神的贯通与传承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古典传统现实主义、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毫无疑问地构成了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三大理论渊源,并由此推动了"五四"现实主义文学、建国后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和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3.
齐地人根子里具有追求“自由自在”的天性,“流浪”就成为他们生活或生存受阻时的必然选择。张炜在小说创作中,一方面表现了人的生存意义上的流浪,另一方面他更多关注的还是人物生命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流浪。在其笔下,“流浪”主题有三个层面的呈现:生存层面、生命层面、精神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流浪,在作家笔下都呈现为出自人物本性的流浪,是根源于本性的不安分的心决定的流浪。  相似文献   

4.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一位颇具影响的新进作家.他的小说描写了繁华都市里青年的基本精神和生活状态,揭示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生存困扰和各种自我的失落.《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中唯一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也是他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品,表现了日本都市青年浓重的失落感和现代人本困境.  相似文献   

5.
唯美、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浓厚的感伤气息是田汉早期剧作的重要特征,但其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也不可忽视,正是因为具有这一倾向,田汉才能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戏剧蓬勃发展时期顺利实现转换。从田汉早期剧作中的人物序列、发现问题却难以突破解决、抗争精神等三个方面重新解读田汉剧作,明晰其中的现实主义倾向,以及这种倾向越来越强的动态变化趋势,同时注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对田汉剧作的影响,深入分析“田汉式”诗化现实主义,洞悉其发展变化。关注田汉剧作的同时要结合同时期文论,更有利于对他早期创作进行深入的认识,并理解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自然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李乔的早期创作,在他的整个创作历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他在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初步形成自己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艺术个性。这是一种由个人的性格气质和曲折经历所决定的必然选择。此后在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指导下,他创作了大量以个旧矿山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以及抗日战场的速写,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日趋成熟,为解放后向文学高峰的攀越作好了思想和艺术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博尔赫斯的"武士刀客"小说并非博尔赫斯"幻想美学"的代表性作品,而是一种另类之作博尔赫斯的现实主义作品.这类作品的写作贯穿了作家创作的始终,主要对生活于阿根廷一带的高乔人精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二叶亭四迷(1864—1909)是日本文学史上一位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文学理论和小说创作奠定了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开辟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道路,他因此而成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他的代表作品《浮云》(1887—1889)被公认为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作品。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是中国清代的一位杰出小说家、诗人,是中国短篇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爱伦·坡是十九世纪初美国的一位小说家、诗人,这两位作家所生活的时代不同,区域相异,但在小说创作上却出现了惊人的相似。论文从两位作家的经历,创作的领域以及以神秘恐怖为题材的小说创作方面的比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文学创作确有一些相通的规律,会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得到相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一郭沫若是著名的历史剧作家。他创作的历史剧,绝大多数是历史悲剧。他在历史悲剧的创作方面不只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这些见解还比较系统,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历史悲剧观。郭沫若的悲剧理论是他的史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外悲剧理论家前辈们比较起来,郭沫若的悲剧观具有鲜明的突出的特点。概乎言之,一是它的革命性,二是它的实践性,三是它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真实性来源于读者对生活的感受和印象与对作品的感受和印象的比较。从这种看法出发,我们认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作家的创作过程,就是他把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感受和印象用语言加以再现的自然过程:艺术的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关系是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是对生活直接的完整的感受性印象与对感受性印象概括简化的逻辑概念的关系。所谓现实主义,就是如实地再现作家对生活的感受性印象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外文学视野中开辟自己的创作之路,在广泛的中外文学联系中耕耘自己的创作园地,这是路遥的作家意识中最具有自觉性、激励性的心理因素。由此,他与我国古典文学、新文学和外国文学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精神联系。他对古代文学的一些叙事模式,进行了必要的当代置换;他对新文学一些代表作家的积极师承,使他融入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之中;他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经历了从自慰走向借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师法走向自我的过程。从中外文学的广泛联系中,路遥显示了自己执着的追求:一,在世界性文学联系中寻找自我;二,崇尚文学巨匠,师法其上,追攀大家;三,挚爱并坚持开放的现实主义;四,探求艺术表现技巧,逐渐形成史诗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主观战斗精神”具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人”的哲学思考和美学表现;二、创作过程中主体必备的心理素质及其能动表现;三、创作的动力源泉或人格保证;四、创作中主、客体发生审美联系的运动方式和结果效应;五、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后期,欧洲文坛上出现了两位短篇小说大师,一位是俄国卓越的批判现实主义大作家契诃夫,另一位是法国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文坛巨星莫泊桑。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三百余篇短篇小说的巨大创作量在十九世纪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契诃夫在他从一八八○年到一九○四年这个占世纪四分之一的岁  相似文献   

15.
艾青为中国现代自由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总结自身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诗批评,始终坚持现实主义方向,同时又不断探寻新诗自身创作及文本规律,关注时代大众的接受意识,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发展的一个高度。艾青的新诗理论以“大众的精神教育工具”说为基准,是一个由诗人“苦役”说、新诗“散文美”和读者接受反“晦涩”三根支柱支撑的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马华文文学是在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下,由依赖进而逐步本土化,最终茁长起来的。新、马华文文学从对中国文学思潮的跟随、模仿、借鉴,乃至后来的隔绝、自立发展,最后成为独立的文学。新、马华文文学的创作潮流继承了中国新文学的现实主义特质,不单关注祖国的动态、民生的疾苦,还反映了马来亚华人的生活,成为服务于当地华人的一种艺术模式。从作家队伍来看,中国作家的影响在早期是全方位,后来逐渐培养本土作家,直至他们完全成熟、自立。反过来,新马华文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虽不算很大,但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屠格涅夫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俄国文坛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中短篇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不朽的成绩。他的诗歌作品主旨深刻,语言细腻,意蕴丰富。屠格涅夫的创作既全面的描绘了一个敏感作家的情感世界,也标志着俄国现实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拜读屠格涅夫的几部诗歌著作,对其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简要阐述与分析,不仅增强了自身的阅读能力,更提升了自身的文化涵养。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废都》、《白夜》、《土门》和《高兴》中的四个进城者:庄之蝶、夜郎、成义(特殊的进城者)和刘高兴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托弗洛伊德的"创作动力说",进入作家精神世界,对作家创作心理进行探析。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发现贾平凹90年代的创作心理表现出持久的苦闷、失落和漂泊。贾平凹塑造的一系列"进城者"形象正是作者在作品中的精神替代。四个人物形象的发展脉络,也体现了作家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入城市的知识分子在思想和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文坛,路遥是二十世纪中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文学作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把握主流意识形态,注重文学社会功能,凸显浓郁的地域风情,呈现出苍凉、沉郁的悲剧风格和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的最后15年,俄罗斯文坛出现了一位名叫布宁的年轻作家。他以优美的语言、忧郁的笔触引起了众多读者的注意。20世纪的第一个15年,一部《旧金山来的先生》举座皆惊,人们称他为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尤其是《旧金山来的先生》并不能仅仅说它是一部完全的现实主义作品,因为笔者认为这部作品的现实主义光环,遮蔽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现代主义因素。这反而限制了如何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因而是不恰当的。笔者认为布宁本人虽然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但在他的这部作品中有很多布宁在现代主义创作方面所做的尝试。布宁本人更广义地理解了现代主义,并把它融合到自己的这部作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