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自1952年以来,我国在国际比赛中,得到了不少这个项目的冠军,我们的乒乓球代表队为祖国争光,赢得了很多荣誉.现在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比赛中的若干数学问题,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高中教育逐步走向普及。但随之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现在都有不少高中数学教师,感到高一数学越来越难教了。有的数学老师埋怨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学过的数学公式不会用、计算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等等。  相似文献   

3.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并不是纯粹的标新立异.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具有现实的意义。现在有不少孩子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觉得数学距离他们很遥远。单纯的数学学习使本该生动活泼的、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简单的传递、接受的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罐装”中,我们的学生自然就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数学在他们眼中也就索然无味。我们提倡数学学习应尽可能考虑孩子发展的需要,努力使数学课程更适应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在数学训练中该如何实施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4.
研讨会的题目是未来十年我国数学教育展望,在昨天,有人讲到有关我国课改该怎么做才有效,有人提到评估该如何做,我今天想在数学教育理论的层面讲一讲,就是未来十年在我们数学教育的理论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张萍 《中学教研》2010,(6):26-27
中国期刊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近20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较长,而且刊物众多.全国中学教育类数学期刊是数学教育研究者、中小学数学教师以及数学爱好者等数学教育工作者发表和交流关于基础数学教育教学成果的主要园地.以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师范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刊登数学教学和数学课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位置的一种特殊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所熟悉.初中数学中有不少判定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方法.现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袁华春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62-63,71
数学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类与数学危机顽强抗争的历史,每一次数学危机过后都带来了数学的重大发展.现在我们又陷入规模更大的危机,以至于我们要重新认识数学确定性.“怀疑”、“批判”固然是良好思维品质的特征,但泛化的怀疑一切和批判只能导致妄想而无所裨益,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事实,立足于确定性去探索不确定性,不断地在矛盾当中寻求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以来,我们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始终在倡导创新教育,在这个大环境下,数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始关注数学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模式.2000年的《数学教学大纲》中就已经涉及数学探究性课题.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数学研究和实践的模式来主动进行探索活动,强调通过学生主动去“做”的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即使我们下了很大功夫,进行了大量、耐心地个别辅导,但有些学生在历次数学测验、考试中仍没有及格的记录,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远远落后于班级平均水平.在初中,年级越高差别越明显,每次中等难度的数学考试,都有不少学生考得90分以上,同时也有30%-40%左右的学生不及格,其中有10%-20%左右的学生数学成绩在30分以下;有些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即使他们学习很刻苦、勤奋,但数学成绩鲜有及格,他们的缺陷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和对待后进生,历来是数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学生数学及格是数学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2000年,我们曾经邀请了一些专家和名师讨论过数学后进生问题,相关讨论文章刊登在《湖南教育》2000年第17期.但当时课改还未开始,所以有些方面自然没有谈到今年是课改的第七个年头,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11.
在清朝前期,由于西方数学的传人,开始了中西数学融合的过程,更由于康熙皇帝重视数学学习,数学教育较明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在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数学上做出了不少的成绩.清朝中晚期的数学教育则呈阶段性发展,1860年以前,一方面受康熙帝传统的影响,官方数学教育得以继续维持,另一方面,乾嘉学派以数学作为研经治史之助,在民间倡导数学教育,开办了一些有数学课程的书院,同时,一些通数学的教师也在其经学教育之余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面向全体学生,推进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如今有许多老师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仍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宰着不少老师的课堂,因此,我们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下面我粗浅地谈谈在数学教育教学上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具有抽象、复杂、严格、灵活四大特点.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很多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相当多的高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前几年,不少学校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合格率.现在高中搞会考制,上述问题引起了各校足够的重视.本文对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谈谈造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国现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数学教育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学习困难,克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业倦怠.文章对数学学业倦怠、数学积极心理资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后发现:数学学业倦怠、数学积极心理资本、数学学业成绩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数学学业倦怠及维度和数学积极心理资本及维度能预测数学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6.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历来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甚至是核心问题,传统的提法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后来又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又强调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等等.这些提法正确反映了数学观念和教育观念的结合与深化.但是在这样的倡导下,我们还是明显地意识到高一学生普遍存在着牧学能力的缺乏与恩维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数学教育研究表明,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的几项数学教育调查指标均反映出我国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较差,无论是专家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有此认识.如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前数学教育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老师们说: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上课无精打采.萎靡不振。下课时精神抖擞,活蹦乱跳。可我们的老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这与我们老师设计的教法,学法有很大的关系。陶行知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正在逐步实现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重视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应按新课标的要求去做,尽量选择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是数学发展的丰富源泉。数学脱离了现实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平均数”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现在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不想学数学;也有不少学生埋怨:“数学为什么这么难?”,“我为什么总学不会?”等等.出现这些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人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  相似文献   

20.
金松武 《江苏教育》2006,(1B):29-30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中,数学常常被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以科学的姿态出现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它带有抽象性、严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始终把解决呆板、枯燥、繁难的题目作为核心任务。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学习数学除了做习题外,数学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不能成为学生生活和精神的一部分。一旦数学解题的任务完成后,数学教育的功能也就随之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