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读师范大学时,学校里有两块“触目惊心”的大牌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楼顶挂至楼底,那气魄,很有“震慑”力。后来看到有的版本却改为“德高为师”,我想,可能是哪里“缺德”了,单方面想突出“德”吧,所以来个“德”高为师。其实.身正便体现着德高,德不高,必不身正,更不能为范。范也是“馊范”。  相似文献   

2.
余秋雨 《新读写》2013,(7):22-23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也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没法调。”  相似文献   

3.
审美认同是一种饱含艺术性的文化认同,它通过艺术化的传承、批判、创新来实现文化认同的审美建构,具有鲜明的顺承性、批判性、创新性。《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诗学评论表征了严羽对"禅"的审美认同,其理论生成路径是:经由"佛学禅"的顺承与转化,到"诗学禅"的批判,再到"心学禅"的整合,最终创造性地统合禅与道、禅与理的诗学关系,实现了审美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林美琼 《教师》2020,(6):40-41
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现象,即过分追求"得言"或是一味追求"得意"。其实,"言"和"意"缺一不可,它们互相促进,螺旋式上升,只有二者兼得,"言""意"交融,比翼双飞,才能使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杨秀珍 《教师》2014,(34):105-106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相似文献   

6.
“生”,对于一个有吃有穿的人来说是简简单单的;“活”,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也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将这两字拼接,形成“生活”一词时,许多人都会思考——生活到底有着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这时,你不妨去翻一翻摆在书架上的书籍,它一定会使你读懂“生活”这本书。  相似文献   

7.
要想把握“意“和“义”之间的差别,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初中学校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就不可忽视,针对我国初中学校美术教育现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意"、"境"、"美",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愉悦。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读”这个概念作了阐释和分类,介绍了各种“读”法的特点及作用。作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种基本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的个人成长经历也验证了这一名言。我写此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引领我们广大教师多读读书,读好书,读好书能助你成长。借这次机会,回顾我四十多年来,读书给我人生带来的变化:读书使我从小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读书使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读书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1.
如今,在新理念指导下编写出的教材中不时地渗透着反思的思想。尤其是在单元性整理与复习活动中,教材更是直接对学生提出了反思的要求: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先与同学交流,然后进行简单整理;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尝试进行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一生读什么书,往往是他生命轨迹和思想轨迹的反映。作家巴金的读书生活更是如此。巴金一生书,一生读书,而书是读书的丰硕的结果。对于他来说,读书的过程又是思索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过程。读与思,让巴金的思想得以发展,情感得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学生"跪着读书"是被教育者普遍忽视的教育隐患,它易造就"主奴人格",远离教育本质。教育在本质意义上是启迪灵性的艺术,教育的启迪应从"尊重"开始。尊重的力量就是教育的生命力,建立一种基于"尊重"的学校哲学,就意味着找到了学校生命的基石。实践证明,只要用平等和仁爱撒播"尊重"的良种,教育就一定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相似文献   

14.
《明天,我们毕业》是一篇情深意浓的讲读课文,可以借用刘大白的诗句“有情方许读,无字不通灵”来评价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六年学习生活及成长经历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浓浓的眷恋之情,文章语言质朴优美,感情真挚,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叙述细致有序,形象生动鲜明。  相似文献   

15.
鞠彩萍 《天中学刊》2015,(2):106-109
通过排比佛经文献并结合现代方言,可对禅宗语录中的俗语词"央庠"和"丁一卓二"做较为全面的考释。"央庠",形容疲软无力的样子,引申指禅僧应机接机迟钝;"丁一卓二"是禅师接引学人的一种手段,指截断对方语路,使之斩断妄念,无可用心,从而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数不胜数,语文书上有、课外书上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让学生背上两句,大部分孩子都能信手拈来。我鼓励学生自己写关于读书的“名言”,写得好,署上名,也像名人那样,上墙!想到自己要当“名人”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名言”还可以上墙,供人欣赏,学生别提有多高兴啦。纷纷行动起来,绞尽脑汁,创作自己的读书名言。别小看这群孩子,写出来的话还真有味道!  相似文献   

17.
18.
陈明宏 《上海教育》2005,(5A):60-60
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型时刻,读书给予我们知识、智慧,又或是简单而积极的信仰。同时,读书又是一种长期的“活到老读到老”的活动。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街头、在校园、在书店举行。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但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则是更重要的。作为老师,首先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师生共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愿读书伴我们终身,愿我们的世界因为读书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19.
2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加速“物”“意”“文”相互间转化进程,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