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段时间,我社的记者报了一个选题,说是在一次刑法研讨会上,一位韩国学者谴责中国刑法缺少人道主义。其理由是,在中国,如果有人捡到一个孩子,抚养几天后又把孩子扔了,中国的司法机关并不会认定此人构成遗弃罪。记者说,他会后采访了这位韩国学者,了解到,在韩国,人们只要捡了孩子就必须抚养或妥善处理,否则就要被判遗弃罪。因此,他想写一篇报道,呼吁立法者尽快弥补韩国学者提出的立法疏漏。对于记者的这个选题,我有些怀疑。因为根据常识,韩国一定有自顾不暇的穷人,如果这些人捡到了孩子却无力抚养,他们怎么办?难道韩国强制这些人必须抚养弃婴,…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7,(Z2):77-78
<正>强子是个农村孩子,大名刘志强,家里男孩排行老小,下边还有两个妹妹。出生的小山村的名字就和他的长相一样平淡无奇。因为出生在农村,乡里乡亲就一个小名喊着方便,所以慢慢的也没人记得他还有个大名了。从懂事起,强子就被外出打工的父母寄养在姥姥家里,虽然姥姥对这个外孙也是百般疼爱,但无奈当时的生活水平太低,缺衣少食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他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家务活。早起背粪筐沿街捡粪,回到家里劈柴挑水,个子还没有锅台高的时候就开  相似文献   

3.
张子祥——这个英雄的名字,一下子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三山五岳。他学习雷锋的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被人们相互传颂着,赞美着。人们看到了新时代的活雷锋。报道张子祥事迹的那篇通讯,也是一篇佳作。这篇人物通讯,从标题到正文,从叙述、描写到抒情、议论,通篇朴实无华,议论恰到好处。首先是通讯的题目朴实。标题中直呼其名——“张子祥”,随即点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者一看就明白如画。自然会想到:他作为新时代的活雷锋,究竟有什么先进事迹呢?一种强烈的欲知感,促使读者会急切地阅读正文。  相似文献   

4.
新华日报的《园丁礼赞》是一个专门宣传我省特级教师的专栏,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该专栏已发表了数十篇稿件,其中记者李大容采写的《学会观察吧,孩子!》一稿(载八五年十一月七日第四版)是一篇有情有理育趣的佳作,读后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学会观察吧,孩子!》一稿,介绍的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特级教师袁  相似文献   

5.
赵德铭 《今传媒》2009,(11):55-55
陕西作家方英文曾写过一篇题为<看病>的幽默小品文,该文中说,有一位患者到医院去看病,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吸烟,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喝酒,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跳舞,患者说,我不会.医生又问他说,你会不会玩女人,患者说,我更不会.医生听后生气地说,既然你什么都不会,还活在世上干什么,你这病也不用看了,回去吧!  相似文献   

6.
即使没看过关于穆青的纪录片,很多人也会对这个老记者的名字如雷贯耳。一个在岗位上坚持了60年的老记者,一个身后无限光荣的老党员,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篇篇经典的著作,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时代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杨若雯 《传媒》2014,(3):58-61
最新消息,大鹏登上了2014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也许很多人看到"大鹏"这个名字会很陌生,何许人也?也许有人看到这个名字,会脱口而出,啊,就是那个"屌丝男士"!2012年底,搜狐视频推出了自制喜剧短片《屌丝男士》,截至2013年第二季播完,节目的点击量累计超过10亿——搜狐视频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大鹏本人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3年,他参演电影、出书,频繁如明星一样地出通告、受采访,而就是这样的他,不仅是互联网第一个脱口秀节目《大鹏嘚吧嘚》的创始人、制作人、主持人,更是《屌丝男士》的制作人、导演兼主演。他,只是在搜狐媒体大厦里忙碌的众多媒体人中的一员,但是他制作的内容却创造了视频网站的传奇。这样的他,值得我为他做一次"传媒人物"。  相似文献   

8.
    
布朗夫妇盼子已久,因而得子之时真是欣喜若狂。为儿子取名他们绞尽脑汁。所有的名字他们都觉得太平常,最后终于为他取名“妙”。 妙·布朗的童年真是十分美妙。但对于别人取笑他的名字,他感到很气恼。他慢慢长大,成了家,有了孩子,生活很美满。但他依旧恨他的名字,一直到老。终  相似文献   

9.
猜不透他年龄的,就会唤他“老俞”,他笑笑,下意识地用手摸摸渐少的鬈发,自嘲而幽默道:“没法,水土流失呀!”他,其实才33岁,一个婚姻上的“误点”者。今年5月,在由全国上千家报刊几十万记者参加角逐的全国好新闻评选中,他以一篇新闻作品摘取一等奖的桂冠。他,自然成了新闻界中的新闻人物。作为上海电视台家庭演唱大奖赛的评委,他的名字一次次被笑容可掬的陈燕华响亮地报出:“新民晚报,俞亮鑫。”一他属马。他说: 在新闻这条跑道上,他已汗涔涔地跑了7年。  相似文献   

10.
葛增民——《鹤壁矿工报》几乎每期都出现这个名字,有时一期出现两三次;在市报、市电台以及省级以上报刊、电台也经常看到或听到这个名字。葛增民是什么样的人呢? 未睹其面,人们会这样推测: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精明强干的青年人吧?要不怎么这样富有朝气。其实他是鹤壁六矿的通讯干事——一位两鬓染霜的老同志。“新闻工作是一件苦差事”、“懒汉干不了新闻工  相似文献   

11.
一个约四五岁的孩子死在里屋地床上。黑暗中无法辨别是男是女,在他身旁的书包里,还放着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和几份试卷,上面写着他的名字——李云平。屋旁的茅草房里,两头牛早已死去。  相似文献   

12.
一位每个月仅拿300多元退休金的61岁老人,在他生活的郴州市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在河南、安徽、四川、贵州、福建、湖北及湖南其他县市的村村镇镇,老人的名字却被交口相传。8年来,老人默默无闻地收养了20多个流浪的苦难孩子并帮助他们一一找到自己的亲人。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叙说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事广播这一行的,对采写稿件都有这样的体会:七分采访三分写。在采访中,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今年1月13日上午,我在乡机关大院碰到了来乡党委开会的白石村党支部书记宋志发。他告诉我:顾编輯,有件事挺不错,我们白石村瘸子沟里有三户姓孙的农民,孙辉方,孙正德,孙洪英,都是老农民,但却知道注重供孩子念书,在1986、1987、1988这3年中,这三家的孩子都先后考上了大学本科、专科、中专和高中。宋书记又向我一一地进行了详细介绍。我说:“好,我明天去采访一下。”“不必了,你就尽管写吧,保准错不了。”下午,我又看到了乡文教助理,他又向我提供了这个素材,同宋书记讲的差不多。从手头掌握的材料上看,可以动笔写一篇很好的通讯。但,作为一名新  相似文献   

14.
在电话中两次预约采访冯健先生,正碰上他在赶写一篇东西.他说:过几天再谈吧!曾经约过一些文艺界人士采访,听到的回答不少是“今天有会”、“明天有活动”之类的回答.而冯健则在“闭门盘货”这使我感到新鲜.离休快九年了,冯老依然笔耕不辍,退而不休,这应该是一个“新闻兵”的本色吧.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复旦的博士投毒案,让我想起了方方的一篇小说. 小说的名字叫"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罢,某种莫名的悲伤让我几乎无法忍受. 富贵可以遗传,很多时候,贫困也是遗传的.涂自强家里太穷了,他生长的那个穷困山村,太穷了,作为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孩子,他背负了很多期许,但要命的是,在"关系社会"中,他更一穷二白.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将他拦在成功的边缘,将他拽回祖祖辈辈相同的宿命.  相似文献   

16.
在希腊的一个小镇上,一位捡垃圾的老人在整理收购的废品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破旧不堪的书。书的封面已经被撕烂了,但从扉页上还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名字——《理想国》,作者是柏拉图。老人并没有把这本书随意丢进废纸堆里,也没有把它归到报刊杂志一类,而是把它挑出来。然后,找出浆糊,把破损的页面一一粘好,并且还剪了一张牛皮纸给书做封面。接着,他洗了洗手,找出一枝粗笔,很挚诚地在书的封面上写出书的名字和作者。  相似文献   

17.
我与505征文     
我有位邻居陈大夫,5年前的重阳节生了一个儿子。他为孩子取名也很有趣,不叫“重阳”。却叫“九九”。于是,满院的人们,见了这孩子都叫“九九”,外人不知就里,感到奇怪,怎么大人向小孩子叫“舅舅”呢? 小九九很聪明,很可爱。有一次他仰着小脑袋问我:“叔叔,风是从哪来的?”我反问:“你说呢?”他想了一想说:“风是从树上摇出来的吧?”虽然他只有5岁,却很会动脑筋。但是小九九也令人可怜。他一出生,食欲就不好,吃东西很少,体弱多病,很消瘦。5岁多了,体重只有12公斤。身为大夫的爸爸却治不好他的病。为了给小九九治病,夫妻俩想了很多办法,带他去看过名医,但收效甚微。又找人给九九挑疳积,把孩子痛得声嘶力竭地叫喊,他的父母心痛得撕肝裂肺,院里的人听了也都很为这孩子的健康担心。  相似文献   

18.
周军,这个名字,1985年下半年才开始不断地见诸于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那时,他整整50岁,在如皋县对台办公室担任秘书工作。两年后,他被调到县广播电视局担任秘书。工作单位变了,可他刻苦写稿的热情和毅力始终没有变。5年来,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0多家新闻单位用稿540多篇,其中,有4篇稿件荣获人民日报海外版、爱国报和金陵之声广播电台一、二等奖。先后被江  相似文献   

19.
乍看到陈祖芬的《让我糊涂一回》(河北教育版“红罂粟丛书”之一种)的书名,着实令我莫名其糊涂了。这是报告文学还是小说抑或其他?待读过了一篇又一篇,才明白无误地确认这是一部随笔。心想以写报告文学著称的女作家陈祖芬,何时舍弃了心中所爱而移情别处?其实怪我孤陋寡闻,这已是她的第二本随笔集了。初识陈祖芬这个名字,是十几年前在报章上看到的一篇报告文学《祖国高于一切》。十几年过去了,这篇文章仍记忆犹新。主人公是一个留德的知识分子,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毅然决然抛弃了在德国的优裕生活,忍痛与德国妻子离了婚,带着三个孩子和一吨重的书籍回到了祖国。但在“文革”中,这个内燃  相似文献   

20.
斐声中外的油画家李自健以他“人性与爱”的百幅画作和宏篇巨作《南京大屠杀》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去年,《李自健画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八九岁的孩子都久久地站在他的画前,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