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四行体(Sonnet,音译为“商籁体”)是欧洲抒情诗的一种传统形式,源出意大利民歌,经彼特拉克奠定其作为文人诗之基础,后来传入欧陆各国,许多伟大诗人都用这一诗体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从本世纪20年代初,也就是还在新诗的“幼年”时期,这种格律精严的诗体就经过理论介绍、原作翻译,进而移植改造得到许多中国诗人的青昧。70多年来,十四行诗绵延于中国新诗史,数百  相似文献   

2.
一、西方的主体格律诗——十四行诗西方中古文学中,法国南方的普罗旺斯抒情诗是骑士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内容与手法上深受民间诗歌的影响,在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间十分流行,十四行诗即是其中的一种。由于普罗旺斯处于地中海滨,紧邻意大利,因而对意大利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十三世纪前期,意大利“西西里派”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成了第一个用这种诗体写诗的  相似文献   

3.
“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诗人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在民间十四行诗体的基础上写了很多歌咏爱情的十四行诗。这种十四行诗,意大利语为 Sonet-to,在形式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个四行  相似文献   

4.
十四行诗是西方中世纪以来历久不衰的诗体之一,是西方抒情诗的重要形式,它在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成为风靡一时的诗歌形式,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分析最初确立意大利十四行诗规范的诗人彼特拉克的诗歌创作,结合其十四行诗的代表作《歌集》(Song Book)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十四行体(sonnet,又音译为“商籁”体等),原是欧洲的传统格律抒情诗体,后流播到世界各地,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诗体。在新诗运动初期,我国诗人就开始移植该诗体,创作汉语十四行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诗人已经初步完成了十四行体中国化的过程,创作了数千首中国十四行诗,世界诗歌发展史上出现过的各种十四行诗样式,中国诗人都推出了成功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十四行诗原是十三世纪意大利的产物,流行于民间,单纯为了抒发爱情。但丁(DanteAlighieri1265—1321))是应用此诗体的第一个大诗人。随后诗人彼得拉克(Francescode Petrarch1304—1374)写了大量的十四行诗,把形式固定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八行(octave),韵脚是abba abba,后一部分为六行(sestet),用二、三个韵,自由地安排。他的十四行诗体给后来欧洲用各种文字写作的诗人以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被称为彼得拉克式(又称意大利式)。  相似文献   

7.
英语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the sonnet),一般说来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意大利体,另一种是英国体。其中英国体是指经过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革新了的一种诗体,当然是用英语写成。然意大利体,却并非是用意大利语所写,而是指这种诗体是为意大利人所首创,然后传入英国,  相似文献   

8.
朗费罗是美国第一位职业诗人,他的诗歌家喻户晓、耳熟能详、魅力永存。商籁体(sonnet)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也叫十四行诗。朗费罗的商籁体诗歌因袭了意大利皮特拉克诗体,主题沿袭了传统的题材,情调忧郁、感伤,意象主要是大海。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在乔叟去世(1400年)后,英语诗歌消沉了一百多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重新振兴起来。就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英语本身由中古英语进入现代英语的早期阶段。英语一系列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更新,文艺复兴冲击下人的观念的发展突变促进了诗歌题材的更改。旧的诗体形式已无法满足诗人的艺术要求。所以,诗人们开始从外国诗人那里寻找灵感的“酵母”,同时还琢磨新的诗体形式。他们确实创造性地引进了一系列新诗。其中,十四行诗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扬光大,成为诗人们喜欢使用的一种体裁。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在《江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上发表过《英国十四行诗用韵的探讨》一文,主要的目的想澄清社会上一些人对英国十四行诗混乱的概念和错误的说法。这一篇想对英国十四行诗早期的形成与发展,作进一步的探索,以冀正本清源,从而更明了它以后的演变。十四行诗先流行于意大利,意大利大诗人Francesco Petrarch把它定型,全诗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八行,韵脚为abba,abba;后部分为六行,韵脚多为cde,cde,或cdc,dcd,或在排列上作适当的变动。内容都是爱情。英国的Thomas Wyatt(1503—1542)最早接受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传统,学习Petrarch,用这种诗体写爱情诗,也翻译Petrarch  相似文献   

11.
意英十四行诗发展变化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十四行诗从诞生于意大利到 16世纪传入英国直至 2 0世纪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并对意大利十四行诗 (彼特拉克体 )和英国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式 )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十四行诗在英国经历了时代的变迁 ,继莎士比亚式之后出现了密尔顿式 ,传到 19世纪浪漫主义大诗人手中在内容和形式上得以创新 ,产生了变体十四行诗。 2 0世纪一些现代诗人继续沿用变体十四行诗进行创作并在形式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曾经涌现过一大批诗人,但是从事过十四行诗创作的人却寥若晨星,其中就有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虽然他创作的十四行诗只有二十七首,一个诗集(《十四行集》),但却是冯至先生诗歌创作“第三时期”的主要收获。在思想内容上,它摒弃了诗人早期诗歌抒写“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的低沉情调,表达了注视现实、修炼品行的心愿;在艺术上,诗人较熟练地运用了十四行诗这种西方古老的律诗形式,显示了杰出的艺术才华。探讨冯至先生的十四行诗,不仅对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的诗人及其作品是必要的,对研究中国现代作家和新诗所受到的西方文学的影响,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四行体(sonnet,又译为商籁体),是欧洲传统的抒情格律诗体,在其发展途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在20年代初,我国诗人就开始尝试着把这种诗体输入中国,7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十四行诗在中国走向成熟,终于结出了丰硕成果。这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尤其是中国新诗史上,值得大笔特书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方典型格律诗的十四行诗,在近现代被国内一些作家和诗人引入并尝试运用其进行创作。这其中就有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受德语诗人里尔克提出的"诗是经验"的影响,冯至的《十四行集》采用了西方十四行诗的形式,但没有严格遵守这种诗体的传统格律。而是在里尔克的影响下采用了"变体",即在节奏、韵式、节拍等音韵方面进行了突破。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十四行集》是冯至将十四行诗进行中国化的成功运用,也是其内心精神世界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指出,“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其生活时代正值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起步,意大利各城邦市民、封建贵族、神圣罗马皇帝、罗马教  相似文献   

16.
十四行诗是一种通行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英语十四行诗有较多形态。1930年代以来,朱湘、梁宗岱、梁实秋、屠岸、方平、卞之琳等人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一时成为新诗尝试与建设的重要诗体。朱湘、卞之琳的翻译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其中,朱湘的译诗较多过滤掉原诗中爱情、忠心和崇敬等主题成分,却突出了自我哀伤情绪,并往往融入汉语的习惯表达。梁宗岱是早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最重要的译者,他的译诗有鲜明的情感色彩。他们的译诗均表现出较鲜明的诗人译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 “五四”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给中国诗坛带来了继往开来的变化。它打破了旧的传统诗歌形式,挣脱文言的束缚,创作出现白话诗,“体现了借着外来的启悟而与旧影响的疏离。”西方的十四行诗便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传入我国。第一个把西方十四行诗介绍到我国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曾译过多首十四行诗,叫“商籁体”,并用汉语试作了十四行诗。他早在1921年5月写的《爱的风波》,就是他的十四行诗的处女作。这首诗后来收入《红烛》时改为《风波》,诗的形式比较整齐,每行大致都是十个单音字,四或五个音步,但内在节奏还不够明朗上口。然而它确实起了先河的作用。他自己说:“我作《爱的风波》,在想也用这种体式,但我的试验是个失败。恐怕一半因为我的力量不够,一半因为我诗里的意思较  相似文献   

18.
朗费罗的诗歌创作深受18世纪英诗影响,他的十四行诗却采用的是意大利皮特拉克诗体。朗费罗的十四行诗的主题沿袭了传统英诗中的题材,既有对人生哲学的凝视又有对自然、宗教的追求,十四行诗的情调忧郁感伤、富于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9.
海外文坛     
正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出版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日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20卷本的"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该套文集是以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合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出20种出版单行本,并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创作的全套经典插图。由方平主编、主译的诗体"莎士  相似文献   

20.
十四行体(Sonnet)是欧洲传统的抒情诗体之一,我国诗人从本世纪初将它移植到中国。在移植过程中除了直接用“Sonnet”加以命名外,还采用了若干中文译名。最早给予Sonnet中文译名的是胡适。他在1914年12月22日为纪念世界学生会成立10周年写的英文十四行诗后,将Sonnet译为“桑纳”体(见《胡适诗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3页)。最早将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