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五代是近代汉语的初期,<唐五代语言词典>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唐五代时期语言面貌的断代词典.共收词语4500多条,以唐五代出现和使用的口语词、方言词为主,也酌收一些唐五代的名物词和其他方面的词语.但是,有些实际上早在汉译佛经中就可以找到它的源头.以<唐五代语言词典>所收部分词语为例,对<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与汉译佛经有关的16个词语进行比较,对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作简单的梳理,以求对近代汉语词语研究提供语料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裴松之《三国志注》及其所引用的六朝文献是研究中古汉语的珍贵语料,具有较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其中有些词语的涵义或辞书未收,或辞书已收,但义项有所缺漏,给阅读裴松之《三国志注》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困难,对这些词语进行训释实属必要。考察发现,这些词语的结构类型基本是联合式,“褊厄”“废杀”等多是同义连文构成的联合式词语,“烦疼”“美厚”是形容词连用构成的联合式词语。  相似文献   

3.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汉字楷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魏晋南北朝与隋唐五代时期石刻楷书的比较调研指出:汉字楷书发展史上,隋唐五代时期的石刻楷书具有字形走向成熟定型、构形理据弱化、构件对系统具有更强的依赖性等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该书成书于西汉中晚期,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理论汇编,也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古典医籍。《内经》中出现了诸多未见于先秦典籍中的新词,还有相当多数量的词语在《内经》成书前的古籍中已经出现,但具有了新的含义。以《内经》的名词术语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与人体相关的双音节新词,最终筛选出针对某一处实指部位进行描述的双音节新词351个。在考辨新词新义的基础上,对所选词语结构进行逐一分析,得到合成词350个。其中联合式双音词60个、偏正式双音词280个。联合式和偏正式是《内经》在表述人体相关概念时最主要的复音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5.
罗常培先生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分析汉藏对音材料时说,喻母三等的"往"本该读,但在阿弥陀经中却象微母字一样读’bwa.n,那是"误作"。而在今天的西安、渭南、富平等将微母与喻母分读的方言区,本该读’的"往"却象微母字一样读作了v声母。由此我们推测,大概早在唐五代时期,"往"在西北地区就有了唇音声母的读法;陕北延川等地的"齐、净、栈、寨、歌谣"这些形容词或名词性词语,均有动词用法。并且,这些动词用法亦见于古代典籍。  相似文献   

6.
根据晋语与唐五代西北方言在语音上存在的对应关系,有学者指出晋语是唐五代西北方的直接继承者,二者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这一观点在词汇、语法方面的讨论不多。敦煌文献是突出反映唐五代西北方言的资料,出现在其中而晋语中保存的几个词语,可以从词汇方面提供例证。同时,本文还对唐五代西北方言东缩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红颜色词在宋词中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红"在诗句中单独出现。单个诗句中含"红"语素的词语大致可分成两类即含彩词语与颜色词语;"红"出现的时候多用作形容词和名词,有时也作动词用表示颜色变红,但数量有限。二是"红"与另一颜色词在诗句中同时出现。搭配形式可分为联合式和非联合式两种;在众多颜色词中,红与绿、翠、白、紫、青、黄搭配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8.
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先秦时偶尔可见 ,魏晋南北朝时初步成熟 ,到唐五代时已经盛行。唐五代时 ,出现了“场”、“巡”、“遭”、“顿”、“件”五个新兴动量词 ,其中的“场”、“顿”、“遭”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动量词“遍”、“下”、“回”、“度”、“拜”等在唐五代时期发展成熟 ,其用法与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同时 ,“同源动量”的产生是唐五代时期动量词发展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罗常培先生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分析汉藏对音材料时说,喻母三等的“往”本该读Ф,但在阿弥陀经中却象微母字一样读‘bwan,那是“误作”。而在今天的西安、渭南、富平等将微母与喻母分读的方言区,本该’Ф的“往”却象微母字一样读作了v声母。由此我们推测,大概早在唐五代时期,“往”在西北地区就:行了唇音声母的读法;陕北延川等地的“齐、净、栈、寨、歌谣”这些形容词或名词性词语,均有动词用法。并且,这些动词用法亦见于古代典籍。  相似文献   

10.
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先秦时偶尔可见,魏晋南北朝时初步成熟,到唐五代时已经盛行.唐五代时,出现了"场"、"巡"、"遭"、"顿"、"件"五个新兴动量词,其中的"场"、"顿"、"遭"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动量词"遍"、"下"、"回"、"度"、"拜"等在唐五代时期发展成熟,其用法与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同时,"同源动量"的产生是唐五代时期动量词发展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1.
<祖堂集>是一部成书于南唐时期的禅宗语录汇编,也是研究唐五代白话语言的重要资料.本文用异文比勘,辞例归纳的方法考释了<祖堂集>中七则疑难词语:考(拷、栲),索(嗦),详,匡,突晓,意思,诤论.  相似文献   

12.
研究汉语新词的方法,主要是依据某种事物或者现象产生于某个时代,从而确定代表它的用语为新词。《旧唐书》中记录的唐五代新生事物所涉及的新词,主要有科举考试用语、新兴的赋税名称、新兴的商业贸易类词语、新兴的职官制度词语、新兴的法制方面的词语等等。作为近代汉语的起点,研究唐五代的新词新语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藩镇割据是唐五代时期重要的社会问题。清代史家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中多次谈到唐五代藩镇问题,对藩镇兴起与演变,藩镇割据原因,藩镇骄兵,藩镇暴政以及历代控制藩镇的对策等方面进行考证、归纳和评述,这些评论对研究唐五代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冯培红 《家教指南》2001,(3):106-112
敦煌文献和石窟题记中关于中古时代的职官史料极为 丰富,唐代前期河西节度使、吐蕃占领时期瓜州节度使和晚唐五代归义军节度使的职官史料 都有保存,尤其是唐五代归义军时期的职官文献更为集中,以节度使为首的文武幕职设置齐 全,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唐五代藩镇官制的体系与规模。本文以唐五代藩镇时期的敦煌职官史 料为依据,结合唐制,阐述了敦煌文献中的职官史料对于唐五代藩镇官制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医学方剂类出土文献。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联合式复音词作了分析,可知该文献时期的联合式复音词数量比前期有了变化,反映了这个时期的词汇已经从语音造词发展到了语法造词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献,特别是敦煌变文和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唐五代西北方言口头词语。这些词语许多至今还在河西走廊汉语方言的口语中被使用。选取了"槁"、"便"、"羸塠"、"撩捋"、"毷臊"等几个敦煌文献中的口语词,将它们与现代河西走廊方言相互参证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7.
契约文书在文体上属于应用文范畴,其构成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大致在唐五代时期逐渐成熟,已有范文、样本出现,语言文字的表述形成了基本固定的模式,出现了相对固定的句式以及词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些词语在口语中已经消失,而在契约文书中仍然频繁出现,显示了它的语言使用具有保守性一面。保守性的原因主要是书写者的文化水平低、契约文书范本流行和文体注重实用。文章通过"比日""地""二比""两造""硙""舍窠""项下""伊""知当"等词的分析论述,说明语言表达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8.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是敦煌石室所出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量政府和寺院档案、籍帐状牒、地志族谱、民间契约、社邑文书等各类公私文书,内容涉及唐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状况。文献语言口语性很强,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语言风貌,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本文就这类文献中"领六、圆融、下、将、乡原、羊腔、升合、赤白、升合、停腾"等词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辨释。  相似文献   

19.
唐五代敦煌酿酒业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五代敦煌酿酒业初探郑炳林,高伟酿酒业是汉唐以来敦煌地区的主要手工业之一,尤其到了唐五代时期,受饮酒风气的影响,发展成最具特色的地方手工业。关于唐五代敦煌酿酒业,敦煌文书中存有丰富的记载。在敦煌僧俗留下的酒帐、粟麦帐中,有大量归义军时期用酒的记录;其...  相似文献   

20.
《唐语林》具有重要的语料学价值,但其语料所代表的年限历来说法不一。本文以《唐五代语言词典》为参照,考察两者共有的口语词和名物词,从而确定就词汇角度,《唐语林》可以作为唐五代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同时,《唐语林》中尚有大量未为《唐五代语言词典》所收的词语(包括口语词和名物词),这更突出《唐语林》在唐五代词汇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