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涛是晚期桐城派的嫡传弟子,师从吴汝纶和张裕钊.他的古文观既继承二师,又有自己的创见.他对义理、考据之说批判地继承,反对只求一端,将义理、考据、辞章割裂的做法,三者中以辞章为主,义理、考据为辅;强调古文的独立性,认为古文最重要的是文中的精神意趣,而且认为因声求气的诵读法是求得精神意趣的理想方法;于义理、考据、辞章之中尤其强调辞章的重要性,至于辞章之义法则主张辞约义丰、奇而有法的文辞;面对西学时,强调中西学的协调,主张以旧学载新道,追求相得益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姚鼎在《述庵文钞序》上说:“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中说;“义理存乎识,辞章存乎才,征实存乎学。”清代的许多学者都把义理、考证、辞章结合起来说明写文章的道理,他们所说的“义理”,就是观点。观点是否正确深刻,在于一个人的见识,所以说“义理存乎识”。辞章指文辞,文辞的质朴,谨严,流畅,雄浑,在于一个人的才气,所以说“辞章存乎才”。考据则有赖于学识渊博,所以说“征实存乎学”。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我们现在的理解和他们大致一样,但不尽相同。 这篇文章的开头部分是解题。第一自然段说这个题目是借用前人的说法来讲写文章的问题。第二自然段具体解释三个概念的含义。第三自然段说明三者是互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3.
高可攀同学问:《义理、考据和辞章》的作者在文中使用这三个概念时,意思与前人并不完全相同。那为什么还要借用前人的说法作为文题呢? 古人所说的“义理”,是指儒家研究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前人强调写文章要讲究“义理”,是指文章的内容要精要地阐述儒家圣贤的学说。而作者在文中的意思,“讲究义理就是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古人所说的  相似文献   

4.
严复承继清代学术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传统,在西学译介中提出了翻译的义理“反证”说、“敦崇朴学”说和“文章正轨”说.义理“反证”旨在会通中西思想,“敦崇朴学”注重通过考据会通中西义理,“文章正轨”成就了严复作为译界的文章高手.严复的翻译是会通中西的学术方式,对当前学术经典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古人为文多讲究"义理、考据、辞章",其中的"辞章",主要应是指靓丽的语言.人靠衣装马靠鞍,同样,一篇文章,若没有"靓语"作装饰,就谈不上文采斐然,具有夺人眼球的魅力.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给语言"美容",使语言"靓"起来呢?  相似文献   

6.
一这篇课文是从义理、考据和辞章三者的关系,阐述如何写好文章的问题。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下面三个部分是正文,都有小标题。第一部分共三段。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借用义理、考据和辞章谈谈写文章的问题。第二段对义理、考据和辞章作出解释,说明它们是属于文章的三个不同的方面。第三段进一步指出它们是“密切地相互关联着的”。这二、三两段把第一段确立的  相似文献   

7.
写作就是观点、材料加上表达,也就是前人所说的“义理”、“考据”和“辞章”。可是就学生作文训练的情况来看,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的现象普遍存在,作文言之无物,主要原因是缺乏材料的积累。丰富的材料不仅给文章以血肉之躯,而且能推动作者思考,生发孕育作者的观点,所以在高考作文备考中材料的积累与运用就成了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能力解说 全国各个省市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在立意方面的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在个别省市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又逐渐提出了见解独到或者深刻、新颖的要求。所谓“见解独到深刻新颖”,就是“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9.
《义理、考据和辞章》第三个分论点“要有好的形式”的第三自然段,其内部结构是先用一个句子明确“辞章”的概念,之后用一个由六句话组成的语段指出讲究辞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立意的重要性,“文以意为主”,“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作文立意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追求新颖、深刻。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条框、不按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去审视题目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不设置审题障碍,其思维特点是全方位开放。于是不少教师忽略了话题作文的立意训练,以为审题立意已无关紧要,殊不知这正是训练学生写作思维的良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契机。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由此可见立意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什么是立意呢?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立意有哪些要求呢?鲜明,准确,深刻,而且要新颖。其中准确、鲜明是基本要求,深刻、新颖是较高要求。现在我们进行较高层次的立意训练——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训练。“条条道路通罗马”,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义理、考据和辞章》一文,对孔子的引语“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注解,不同版本说法不同。1990年—1992年版注解是“这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里记载的孔子的话。原意是只是说出来,没有写下来就不能流传久远。”这个注解是错误的。1...  相似文献   

13.
立意,也叫命意,即绘画、作文时确定的主题。古人常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作文要新颖、别致,必须在动笔前的立意上下功夫。下边介绍几种新巧立意的方法,以资练习。一、热爱生活,慧眼识新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想写出富有生活气息、新颖、别致的文章,必须深入生活,善于发现鲁迅先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便发现“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  相似文献   

14.
上期谜底     
《神州学人》2000,(11):45-45
典故是诗文里经常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古人写诗作文,常常引用典故来增强表现力。我们阅读古诗文,如果不了解典故的来源和含义,就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现代人说话写文章,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二个典故,便会使语言和文章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中学语文大纲的要求,高中三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比较复杂的议论文。为了全面掌握有关写比较复杂的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有必要系统地复习高中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篇目、知识短文,将其运用于写作训练的实践中去。一、复习篇目高中语文第三册《义理、考据和辞章》。明确义理是文章灵魂,形式为内容服务,材料要由  相似文献   

16.
明人董其昌在《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董其昌以画树为例,说明了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的某一点,而这一点,恰是作者对作文立意角度的选择。既然立意角度的选择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从多维多向的立意来选择角度,以保持立意的新颖独特、准确深刻呢?我们不妨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和语文读本中的文言名篇中来找找答案。一、逆向立童,反弹琵琶“文章切忌随人后”。作文时逆向立意,反弹琵琶,“舍人所已取,取人所未取”,往往能达到“皆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方向不定,有时热衷于把语文课教成纯文学课,有时却把语文课教成似政治课;十年动乱期间,几乎把语文课取消了,搞什么“政文合一”;这几年受着高考的指挥捧转,又把语文课教得太死了,太知识化了、工具化了,忽视了思想教育。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这是语文这门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点。从一篇文章来说,构成一篇文章,有了道才有文;“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清朝学者戴震曾提出把“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结合起来的说法。而在“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统帅,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材料是要由观点来统率的。从语文教学的目的来说,也必  相似文献   

18.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契诃夫语)。古人写诗作文用墨省俭,崇精尚简,惜墨如金,总是力求用极其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而不影响立意的表达,差不多所有的诗文高手都有这样的功力。要想在他们的作品中找出闲文浪墨确实是费劲的,因为经过作者反复斟酌的诗文照样能够经得起读者咀嚼。以简驭繁,语简事备。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便是这方面的名手,他叙事言简而意尽,能够“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刘勰《文心雕龙》)一个很复杂的生活现象在他的笔下只需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研究视角独特,通篇凝炼着思维逻辑。作为专业性学术著作,能在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显露文学光彩,在“义理、考据”的基础上兼顾“辞章”。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的考试作文形式,可以说:话题作文是一枝独秀。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出色的“话题作文”,“创新”就成为摆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的首选。那么怎样在话题作文写作中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一从立意求新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1、逆向求异,另辟蹊径。“文章最忌随人后。”怎样立意不随人后呢?这就要运用逆向求异,学会反面文章正面做,或者正面文章反面做。如你说“近墨者黑”,我就说“近墨者不黑”;你说“不能班门弄斧”,我就说“弄斧必到班门”;你说“玩物丧志”,我就说“玩物长志”;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