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张新华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14)
某双休日,余在卧室兼书房读书。忽闻有客来访,盖余之同事也。遂沏清茶两杯,于斗室之中神侃。闭窗论道,书生意气;臧人否物,痴子情怀。无须破帽遮颜,他人安敢笑我;不用漏船载酒,我辈岂堪蓬蒿!我思故我在,洋洋兮得其意;我在故我思,悠悠乎究其穷。神游万里,小楼难成一统;杯水数添,红日不觉西斜。临行,同事命余作文以记之。余遂作文,将同事与余之共识俱归于“答”中,所谓“问”者,乃虚拟也。 相似文献
3.
4.
编辑同志: 今年我校期中语文考试有这样一道题:“划出句子‘王志强学习刻苦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的主语。”对于这道题的正确答案,老师先说是“王志强”,但这样“学习刻苦”是什么成分呢?后来,他又说“王志强学习刻苦”是主语。到底哪个答案正确呢?为什么?请您告之,十分感谢。此致敬礼河南滑县留固乡初级中学学生张子蛟 1986年11月27日 相似文献
5.
一日,老师问同学们:“建好一个房间1个人需要7天,那7个人需要几天?”天耀星站起来回答:“老师,需要1天吧。”老师点点头。另一同学说:“那168个人建造就只需要1个小时吗?”老师又点点头,说:“很好,请坐下。”一调皮学生对老师说道:“那604800个人只需要1秒就能造好啦!”老师无语,学生笑倒。某次考试后,老师狂怒:“X X,X X X,你们两个人的答案怎么一样?”只听天耀星在下面小声道:“君子所见略同啊。”下课的时候天耀星在外面玩得太开心,上课铃响时他居然没听到,老师叫了他几遍他也没听见。上课5分钟后,他跑到门口喊“报告”,老师生气地说:… 相似文献
6.
7.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7,(9)
我发现我阅读有个毛病,就是没耐心。刚读几页,心就想飞了,总是不能做到"三到"。这就造成我读过之后,茫然不知所云。这使我十分困惑,能告诉我克服的方法吗? (河南范维昌)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一、对孩子答问表态的策略“提问——回答”是一种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表态直接关系到答问的展开。一个问题的提出犹如一粒石子投进水中,立刻会打破水面的平静,激起层层波澜。幼儿为了答问而积极动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找答案。当有幼儿答对时,如果教师立刻予以肯定性的表态,那么其他还在思考的孩子就会“共享”这个答案而放弃努力。当有幼儿答错时,如果教师立刻予以否定性的表态,那么不仅令当事者扫兴,而且这条思路也会立即被堵截。显然,过早的肯定与否定都不利于孩子们充分思考,最好的方法是在幼儿答问的初期不作判断,只是用热情的口吻给以回应,如:“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听听别人是怎样说的。”这样做是为了维持一段必要的不稳定状态,使发散性思维活动得以延续,从而引导幼儿各抒己见,甚至引起辩论。这种做法能活跃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求知的兴趣,使他们获得更加清晰、确切的答案。那种急于追求正确答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朱恒林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在连篇累牍的教学论文中,人们讨论较多的是有关教师提问的话题;在听课、评课时,教者、评者注意较多也是教师提问的情况。至于答问———教师回答学生问题,普遍关心、重视不够。其实与提问相比,答问的重要性毫不逊色,它也是一门艺术。《礼记·学记》中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这就说明“待问”———即答问要讲究科学性、艺术性。要真正达到这一境界,答问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点拨原则长期以来,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教学的目标由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变为单一的培养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