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是一个国家语言的浓缩,它以最凝炼的文字传递了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其中的文化因素是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关键.本文试图从中西方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渊源、语言的发展历程、历史文化特色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来说明文化因素在英语诗歌理解与欣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意象派的主要观点,综述了诗歌意象的定义、类型、组合方式、语言特征以及功能,总结了大部分研究只是从意象本身出发研究诗歌,关于诗歌意象语言的研究很少。与"诗歌意象"相比,"诗歌意象语言"无论是在形式上,广度上或者深度上都大于诗歌意象本身。本文提出从应用语言学视角出发,深入研究现代汉语诗歌的意象语言对现代本土汉语诗歌的解读和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国诗歌翻译对当代中国诗歌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然而许多译文与原文差距很大.美国现代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代表作<晨歌>的多个汉译本,也无一例外.细读和比较<晨歌>的两个汉译本可见,如何在意义、意象、意蕴等不同的层面理解并传达原作的语意,是诗歌翻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结着历史的风云、社会的经纬、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演进轨迹,成为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考察诗歌文化现象,不但能激起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愉悦,而且会唤起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思考和积极探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从诗歌文化研究的内容、现状、方法等几个方面,回答了诗歌文化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问题,试图引起人们对诗歌文化研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对中职生而言,诗歌赏析有助于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对提升学生自身素养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师应站好教育岗位,探索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力求最大化发挥诗歌赏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诗性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外衣,没有诗性隐喻,诗歌就会失去它独有的韵味和美感,更失去了作者所寄予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所以理解诗歌中的隐喻非常重要.通过对隐喻和诗性隐喻在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分析,对中英文诗歌中隐喻和诗歌翻译的分析,旨在挖掘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认知能力的角度去研究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  相似文献   

7.
加西亚·洛尔迦是西班牙久负盛名的大诗人。梦是其诗歌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意象,理解了诗人关于梦的阐释,有助于加强对诗歌本身内容形式的理解,增进对创作主体诗歌观念的领悟。文章从梦的理论出发,针对洛尔迦诗歌中梦的类型进行探讨,阐释这一特殊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重要的早期浪漫主义诗人.作为画家、诗人、雕刻家,他的诗歌中互文性特征显著.他诗歌内部及诗歌与绘画间存在共时性互文;诗歌与其他作家的文本有历时性互文.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对他的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对全面深刻地理解他的主题及美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化极具意义的一部分,对国内外译者而言,古诗翻译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提高诗歌的翻译质量,使更多外国读者领略中文诗歌的魅力,该论文依据许渊冲提出的诗歌翻译"三美论",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韵律和格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而到了近代,由于列强的入侵,国门的洞开,新思想、新技术的涌入,诗歌的内容乃至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众多的诗人、丰富的诗作使得近代诗歌成为继唐宋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汪辟疆是近代诗歌创作的参与,也是近代诗歌极有成就的研究。可是多年来他并不被人们所熟知,鉴于此,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本分三部分:首先,从汪辟疆与近代诗人的关系考察入手,探讨其诗学主张形成的原因;其次,介绍了汪辟疆对近代诗歌流派的研究成果;最后,再从汪辟疆对近代名诗人的评论上探讨其评诗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