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国民 《天中学刊》1998,13(1):110-111
学校中的学生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组织的学生群体,它是按照社会的规定或学校行政的决定组织起来的一。定组织或基本单位,如学校中的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学生会或班级等;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不具有正式组织的学生群体,它是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以个人的情感好恶或心理上的亲疏远近关系为基础,自发结成的学生群体。学生非正式群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儿童的年龄小,生活及活动的范围相对狭窄,因而,他们结识的小伙伴主要是邻居、亲友或同桌,这种群体关系很…  相似文献   

2.
晏廷飞  林铃 《师道》2012,(5):28-29
一次家访,德育处主任和我一起去,最后去的是一个品行、学习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家,她哥哥刚从我校毕业不久,快结束家访时,德育处主任问他:对学校有没有什么建议?他回答:"学校活动太多,希望少一点。"我们校园活动真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其它学生对这个问题又是如何看的?  相似文献   

3.
邱春兴 《黑河教育》2013,(10):42-42
作为一名年轻的初中数学教师,笔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他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忘光了,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这句话听似令人匪夷所思:学校教育中知识以外的能算真成果吗?其实这句话真正道出了教育的主导功能和内涵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阳波 《成才之路》2011,(20):9-I0005
学生整天上学,不仅有功课上的压力,也常有跟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困扰,所以下课回家后,家长要营造一个欢乐的家庭气氛,让学生忘忧解劳。一要"笑脸相迎"孩子一回家,家长就要满脸笑容地招呼他,并问他:"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有趣、好玩的事吗?"你的问话会引导孩子,让他觉得上学是一件美好的事。家长千万别劈头盖脸就问:"数学考几分?"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学校呢?可能有多种理解,但最基本的理解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自夏商,便有了"庠、序"(即学校)。孟子曰:"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教书育人作为其特有的使命,始终是学校的应有之义。但在今天对学校办学内涵的理解与提升,却存在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6.
夏建军 《师道》2013,(1):29-30
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对周六补课的清理整顿,现在学校不再组织学生周末上学。按理学生应该比较轻松愉悦,但是,我发现学生周一返校上课后,显得身心疲惫,是因为他们返校坐车辛苦.还是周末太疯狂?学生在周末是怎样度过的?学生周末与家长如何相处,家长对小孩教育得怎样,是放任不管,还是引导自己的小孩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周末?这些对老师在学校教育学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先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再是"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提高,学生要进步",现在又明确提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学业优秀,个性鲜明"的办学目标。围绕这些理念,我的头脑中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历史教学的意义何在?学生学习历史的价值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陆晓波 《考试周刊》2012,(59):146-147
"90后"学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角,作者对当前"90后"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进行了分析思考:"90后"高职学生的新特点及人文素质的总体现状到底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以学校的每一天造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坚持不懈的教育信念。它包含着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平台与机会?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每一天"的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境界。"造就"就是"教育",就是如何去研究、思考和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教育策略;如何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在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定位上、在学校教育活动的选择与设计上、在学校教育的组  相似文献   

10.
梁飞 《考试周刊》2010,(39):227-228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特殊就在于不仅要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任务,更要对全班学生负责。班主任是学校大系统中的一个枢纽,其工作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其工作质量更影响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那么,什么样的班主任才符合"好"的标准呢?我认为以下五"心"便是最好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宿舍是高职学生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这样一个群体具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两重性。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来开展和谐宿舍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孟晓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231+254-231,254
自组织理论研究复杂系统如何自动从无序进化到有序,可被引用到社会管理。而新办本科院校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系统是复杂系统,具备自组织特征。自组织原理对新办本科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系统进化提供的重要启示有:紧扣人才培养需求行动,促进教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迅速、准确的信息反馈;强化学校内部民主管理,保障支配力量促进系统有序;设置教育管理评价系统,利用奖罚实现"涨落"长效。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倡导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列宁就曾经反复强调,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灵魂和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够发挥每一名学生的潜能,让每块金子都发光。  相似文献   

14.
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群体性行为,是全校学生世界观、人生现、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同时每个同学作为全校学生中的一个个体,每个人的品行、治学态度、求知目的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学风.学生干部是学校在学生中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骨干力量,是广大学生集团中的先进群体.本文将从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表率作用、管理作用三个方面并结合学习型组织理论系统阐述学生干部参与学风建设应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15.
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实践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组织教育是一种基于自组织系统论的后现代范式教育观;而与其相对的他组织教育则基于传统机械论的科学观,以机械论的现代范式教育为导向。这两种教育实践观在教育机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是否能真正重视学生的核心作用,这两类教育实践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学生的发展;课堂教育;班集体教育和学校系统层面。从根本上说教育是学生自己的事;教育从本原上讲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实现的。这样就对教育的实质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均衡教育"是未来中国义务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如何调整各级学校、各类教师资源,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如何做到在班级内实施均衡教育,让学生均衡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秋季以来,安溪县教育局开始推行以城区学校为龙头的协作片区教研形式,以更大范围、更快效率推动全县教育科研的发展。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尚卿中心小学的唐老师就"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展开了教研。"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18.
“校长,下学期能帮我调换一下年级吗,我实在不想待在这个办公室里了。”“主任,下学期能不打散我们这个办公室的人吗,我们大家都喜欢在这个集体里。”学期开始或者结束,学校管理者常常听到类似这样的声音。这些表述看起来好像是一种近乎自私自利的需求,似乎有点不顾及学校大局的意味,但这一吁求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对于办公室团队是否认同的反应。教师是个体的,但同时也是群体的。一个人离开了团队群体的认同,他便形单影只,成了孤家寡人。一个群体如果不能充分团结和关心每一个成员,这个组织也常常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个体成员与群体组织之间能否有效融入,其核心便在于这个群体组织是否有健康和谐的组织文化。那么,作为学校的基层管理者,办公室团队文化如何建设呢?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是教育。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说明创新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陋见解,与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20.
我们是在办"学校",还是在办"补习班"?我们是在培养"学生",还是在培养"考生"?我们要办"热校",还是要办"名校"?这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我们对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追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