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对各个专业的学生都会产生重要思想影响。融生命教育之理念于课程教学中,深挖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还有利于在了解生命之意义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生命,珍视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觉实现"三化"。  相似文献   

2.
纵观各高职院校,大多是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视为常规学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偏重于理论,而对于其中的情感体验和实际践行方面则多直接被忽视,因此,高职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也是倍感枯燥乏味,"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也普遍较差。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在"基课体验式教学的一点研究。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分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是:实践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考核方式要突出实践性;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的发展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与高职学生的多样性,需确立"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注重教师专业素质、专业制度和专业精神,从而保证"基础"课教师整体队伍提升。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受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及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习惯于“背理论”、“考理论”,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基础”课立体化考核模式,使考核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立体化考核,要切实转变“一考定乾坤”...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大学生跨入校门后所接触的第一门树立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课程。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出更好的教学规划,从而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健全道德人格的主渠道,对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笔者基于现状,提出"改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些措施,以期对实践有进一步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深入研究了依法治国思想的相关内容,为了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人员均对会议内容进行了学习,以此为依据,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全方位融入了依法治国思想。本文介绍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融合依法治国思想的几点对策,旨在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保证高校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体验式教学为案例,充分说明体验式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验式教学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当代高校极为重要的思想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当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渠道,对当代高校职能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选择、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服务社会的途径选择、文化传承的渠道构建。实现高校的四大职能,需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公民意识、拓展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目前各高校重点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显著的时效性.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与课程本身特性产生偏差,使得这一课程很大程度停留在表面教学形式之上,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不足.为有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时效性,从院校态度、教学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分析影响该课程时效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型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影视作品以其"图文声像并存"的优势,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生活理念、审美品格和价值追求,将优秀影视作品运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教学,可以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文章从优秀影视作品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价值优势、选择原则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教改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环节的尝试,探索出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此门课程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我国高等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门实践性、现实性很强的课程,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了解该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及课程团队建设的方式和途径,从而认清在基础课建设中加强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省思人本教育路径遭遇的形式内容陈旧、实践模块缺失和评价体系落后的现实困境,着力探索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指标、以维护学生权益为基础的人本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模式,要加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等多种素质的教育。该课程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式,改善课程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与东方哲学和美学来看,交流与对话已经成为认识与解决当代世界问题的一种认识理念和思维方法。从对话理论的视角,从目的性、价值性和民主性等方面,对“互动”探究式教学的概念描述及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与实践的意义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互动”探究式教学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哲学和美学对当代世界现实实践的迫切需要的应答,也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丰富和创新教育方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开展幸福观教育的理想之所。在"基础"课程中加强幸福观教育,要按照"三个结合"的原则,在课程设计上,以幸福观为牵引,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顶层设计;在课程实施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验式教学中认识幸福;在课程评价上,重视内在价值,在教学相长中领悟幸福。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文章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门课程中所做的教学改革为例,探讨该课程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产物.该课程在2006年秋季开始,正式进入到了大学的课堂中来,是原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内容合并而成的一门功课.笔者在2年多的教学摸索中,发现了目前的《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