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其产生时代的风貌。《诗经·国风》诗中的怀“归”一方面指女子怀春思嫁,另一方面指出嫁女子思归娘家。通过《诗经·国风》中反映女子怀“归”情思,可以探知《诗经》时期已进入了以礼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礼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分析《诗经·国风》中的女子怀“归”情思,不仅有助于了解《诗经》时期的婚恋习俗和礼法要求,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诗经》“发乎情,止乎礼”这一抒情特点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
敦煌悬泉置F13出土的一枚有关《列女传》的汉简,对于考察东汉初期门阀政治的形成和女性观念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简文记载“大司马吴公女嫁为南阳太守男”,反映出东汉初期上层官僚与地方豪强的结合,是东汉门阀政治的典型写照。简文所记“妇谒归,负期一日”而要载于《列女传》,反映出东汉时期女性观念的转变。悬泉《列女传》简还使我们对敦煌汉简中的一枚《列女传》简作出了正确的释读。  相似文献   

3.
按《说文解字》, “嫁”的意思是“女适人也”。根据《辞海》,“适人”的意思就正是“女子出嫁”。现在,我们提到“女子结婚”都会用“嫁”字, 但在古时候还有其他字词可以表达这个意思。除了“嫁”字,古人还用“归”字表达女子出嫁的意思。《诗经·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  相似文献   

4.
《采薇》源自《诗经》,是《诗经》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反映的是周宣王时期的战争面貌,这篇诗歌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表达的是军旅战士们有家不得归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民族精神。本文主要对《采薇》的赏析,探讨其表现手法、艺术特征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崇虎,敬虎又惧虎,虎成为某种象征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动物,嫁家送《四方八虎图》至少可以表明这样几点意义:一是告诉子孙别忘了我们是虎的子孙,虎是我们彝族的“族徽”标识;二是祈求虎——祖先驱邪避祸,保佑子孙成长壮大,这又是一种祖先崇拜的的曲折反映。《四方八虎图》是彝族远古先民图腾崇拜,古老朴素阴阳观的反映,它多层次地反映了彝族独特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6.
《匈奴通史》认为:作为和亲使,细君的表现比昭君逊色,二人之间有天壤之别。细君是汉朝经营西域的先驱,嫁入时乌孙境内匈奴势力明显强于汉势力。她初为第二夫人,因昆莫年老,已无法生子求贵,且语言不通,后被迫改嫁其孙,即仍能顽强坚持。昭君因入宫数岁不得见御而求嫁,时呼韩邪早已降汉为藩臣。以汉为靠山的昭君中匈奴极为尊贵,却置生子及民族关系于不顾,上书求归。细君昭君所处的时代及背景皆不相同。若要对比,细君应较昭君出色。  相似文献   

7.
《广韵》颁行31年之后又出现一部大型官修韵书《集韵》.二者虽处同一朝代,时间相隔不远,但在收字归韵、编写体例以及反映出的语音特征却表现出相异之处.作者从韵类的角度入手,通过《集韵》与《广韵》韵类的对比,揭示《集韵》在收字归韵上的某些特征,并初步探讨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牧 《语文新圃》2010,(7):18-19
一篇题为《加国华裔女孩惊人言论:只嫁白人,坚决不嫁中国男人》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这篇文章客观反映了加拿大华裔社区的部分情况,但不够完整。  相似文献   

9.
关于苏轼之妹苏小妹的故事很多。有关她的婚姻的故事更多。有说其嫁表兄程之才的,有的说嫁才子程广、名士柳子玉的。其中,以说其嫁着名词人秦少游的为最广,影响亦最大。对此,古今学者多所考证,但结论各不相同。近见《社会科学辑刊》一九八三年第三期韩振峰文《苏小妹是苏东坡之姊而非妹》,宣称有新发见,说“小妹”即东坡之姐“八娘”,就是说,嫁少游者,八娘也,讹误仅在姐妹之间。韩文所涉及之事实及结论,均有明显讹误,兹就其要者考核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概述《五凤刻石》,系西汉鲁孝王修建宫室完毕时所立的具有纪念性质的碑刻,所以又称《鲁孝王刻石》《鲁孝王泮池刻石》。碑文为隶书,3行,共13字。(见图1-1)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南宋绍熙二年)重修曲阜孔庙时,工匠在鲁灵光殿基西南30步太子钓鱼池取石时发现此碑,提领修庙的开  相似文献   

11.
湘妃和虞舜的感情传说是中国最早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在今传最古老的典籍《尚书》、《山海经》、《孟子》、《楚辞》、《史记》、《列女传》等六大系文献中。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时期汇编的《列女传》中,湘妃故事被列在100余篇传记的首位,称为“元始二妃”,在发生的时间和编载的时间上都是最早的。永州潇湘庙是湘江沿岸迄今仅存的湘妃庙之一,文章对庙宇沿革及其碑刻等作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2.
江有汜, 江有渚, 江有沱, 之子归, 之子归, 之子归, 不我以。不我与, 不我过。不我以, 不我与, 不我过, 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首诗的题意历来有三解:一说是“美媵”之作。最早见于《毛序》:“文王之时,江沱之间有嫡不以媵备数,媵遇劳而无怨,嫡亦自悔也。”此说在封建社会极流行,诗学大家朱熹、吴闯生、姚际恒皆主此说。二说系媵女未得从嫁的怨词。诸侯嫁女,多以媵陪嫁,这位滕因不得从嫁而怨。三说为弃妇怨词。用江水分流比喻丈夫有了新欢,爱情不专一。三种说法,论者都未详述。几位近代大家选本又都未论及此诗。所以对此诗的阐释还有待深研和讨论。笔者认为这首诗是写男人责怪女子不嫁己的怨词。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13.
《窦娥冤》中的女主人公窦娥坚信“烈女不嫁二夫”是不易的真理,这样的婚姻观是剧作者关汉卿的婚姻观在艺术中的反映。不过,窦娥在思考妇女的命运时,又对这样的“真理”萌生了朦胧的或不自觉的怀疑,这种怀疑被关汉卿极其微妙地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4.
古音这个名称:严格点说,是指周秦时代的声韵系统;宽泛点说,也可把两汉的包括在内。古音学说:就声母系统说,从清代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均见《十驾斋养新录》卷五),到近人章太炎的《古“娘”、“日”二纽归“泥”说》(见《国故论衡》上卷),曾运乾的《“喻”毋古读考》(见《东北大学季刊》第二期),钱玄同的《古无“邪”纽证》(见《师大国学丛刊》第一卷,第三期);就韵母系统说,从明末顾炎武作《音学五书》分古韵为十部,到清代江永作《古  相似文献   

15.
元稹、白居易的唱和诗——《四皓庙》和《答〈四皓庙〉》,对四皓的仕隐行为一贬一褒,一抑一扬,针锋相对,态度迥异,鲜明地体现了二人截然相反的仕隐观。  相似文献   

16.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导演的最新作品,叙述的是一个寂寞的少年故事。日本的某个小城,某个中学,莲见和星野是同班同学。二人虽然有家庭,但都很孤独。莲见和母亲、继父以及继父带来的弟弟生活在  相似文献   

17.
周代的婚年,是周代婚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们研究古代的人口政策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周礼·地宫·媒氏》言周代婚年:“令男三十而娶,二十而嫁”。但是,汉魏以来,历代学者对此提出了颇不相同的看法,各持已见,讼久不决。检校古籍,对于周代的婚年主要有如下诸说: 1.必三十而娶、二十而嫁说。这一说法为礼家和谷梁家所重,汉以后最为流行。《礼记·曲礼》:”二十日弱,冠,三十日壮,有室;”《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女)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谷梁传》文公十二年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昏义》孔疏引《异义》大戴说:“男三十女二十而有婚娶,……自天子达于庶人同一也;”综上所  相似文献   

18.
人类婚姻形态的发展与政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尽管世界各民族早期的婚姻形态复杂多变,但在传承子嗣、扩大势力、增强威权与获取利益等功利方面的诉求是一致的。《尚书·尧典》"尧降二女"反映着中国早期婚姻形态中的"媵婚",《周易·归妹》"帝乙归妹"则反映着"试婚",二者质同形异,且与上古禅让过渡到世袭的演变互为表里,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视阈。  相似文献   

19.
以下各词,或不见辞书,或见而解释有误,或见而语焉不详。总之,未能尽如人意。特为之考释,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阿哥亚哥《延安府》二,白:“阿哥,唤我做什么?”《张协状元》五[犯樱桃花]白:“亚哥,亚哥!狗胆子千万买归,头须千万买归,亚哥!”阿哥,对“兄”的称呼。加“阿”字于称呼上,用作词头,表示亲热或尊敬。《辞源》、《辞海》皆收有此词,但俱不见“亚哥”.实则,亚、阿一声之转,用法相同。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景宁寺”条:“吴俗有呼‘亚侬’,语则‘阿傍’。”明·姜准《歧海琐谈》卷八:“吾温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族民俗类的民歌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婚礼歌、摇篮曲、挽歌等。其中婚礼歌最具特色。通常婚礼歌是由《劝嫁歌》《加尔-加尔》《送嫁歌》《哭嫁歌》《怨嫁歌》《揭面纱歌》《新媳妇歌》等一系列歌曲构成的完整组歌。婚礼歌的曲调基本固定,多以即兴性、讲唱性、简约性、歌舞性为特点,具有浓郁的草原音乐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