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颂》是19世纪英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名诗作。其主题是颂扬秋季的温暖和丰硕。从此诗中折射出诗人的美学理想:“美即是真,真即是关。”  相似文献   

2.
《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学作品和浪漫主义创作精神的源头。它继承我国古代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发展到一定的艺术高度。比如《离骚》的前半部分,诗人对自己经历和遭遇的描写,并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以奇异的比喻、夸张的描写,表现了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卑鄙龌龊。后半部分更是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写出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赵彦华 《考试周刊》2007,(31):110-111
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中大胆新奇的幻想,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构成了其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并表现出了诗人的自由民主和浪漫主义思想,从而对美国乃至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创作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体现出了雄伟的艺术气魄。文章首先指明屈原诗作,特别是《离骚》、《天问》中透露出的雄伟艺术气魄,然后揭示出屈原艺术气魄与屈原崇高的人格的关系,最后昭示出作家、艺术家要具有独立、崇高的人格和精神上的自由,才能创作出具有雄伟艺术气魄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5.
刘磊 《考试周刊》2007,(31):119-120
柯勒律治认为诗人的作品也是他的哲学。(Hispoetry is his philosophy under the action of strong winds of Feel-ing——a sea rollinghigh.)本文试图通过柯勒律治的个人传记《文学评论》和他的一部诗作《古舟子咏》简要地阐述他的哲学思考以及美学理论并说明浪漫主义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江冬 《初中生》2010,(5):42-45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贫寒,父母早丧,不到16岁便辍学谋生。1816年发表处女诗作《哦,孤独》,次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歌》。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海伯利安》  相似文献   

7.
吴玉和 《现代语文》2009,(8):118-118
《将进洒》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于天宝三载(744)即兴而作。诗人当时与好友岑勋在另一好友元丹邱家巾做客,此时诗人由于受排挤被迫离开长安,去时豪情万丈踌躇满志,归来却是空空的行囊,于是怀才不遇、抱国无门之感喟借助酒兴恣意地抒发。  相似文献   

8.
时曼丽 《海外英语》2014,(14):206-207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先驱,并因其在诗歌中对大自然的大量描绘而被成为"自然诗人"。他的很多诗歌都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态度。《我们是七个》便是其中的一首,该诗借助"我"与一位八岁小女孩之间的对话,反映其自然观。该文将通过介绍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以卞之琳先生的翻译为中文蓝本,进而探究《我们是七个》中诗人所追求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9.
泰德·休斯(Ted Hughes)作为英国当代著名的诗人,擅长运用自然、动物作为诗歌创作的素材。因而他被冠以"自然诗人"和"动物诗人"之美名。《思想之狐》这首"动物诗"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著称,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诗学观点。本文以此作为文本进行赏析,主要探讨了诗人所强调的以情绪、直觉和想象作为创作灵感的基本观点,即其浪漫主义回归之倾向。  相似文献   

10.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又名《别东鲁诸公》,系李白在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秋结束梁园之游,赴江南漫游前向东鲁友人告别时所做。《梦游》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堪称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代表之作。而这绝不是偶然的,它是诗人精神境界和艺术追求的必然,它折射出这位伟大诗人诗歌创作多方面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1.
面对生与死,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许多才子名人都对其进行了探索,本文通过对济慈,雪莱这两位英年早逝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优美诗篇《夜莺颂》,《灿烂的星》,《阿多尼》的分析,探讨了他们认为精神永恒的“宇宙精神”生死观。  相似文献   

12.
《西厢记》与《牡丹亭》同演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王实甫与汤显祖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了他们的爱情理想。这两首用热烈音符谱就的青春、爱情赞歌。几百年来,撞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男女们的心扉。崔莺莺与杜丽娘也已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至情至真的化身。文章通过对《西厢记》与《牡丹亭》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揭示出王实甫、汤显祖二人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社会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3.
《牡丹亭》以理想的"情"与现实的"理"的矛盾冲突,组织戏剧冲突,幻化出许多浪漫主义的情节。"惊心动魄"、"巧妙叠出",闪耀出理想的光辉,达到了"情真境幻意趣生"的艺术效果。《牡丹亭》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杰作。  相似文献   

14.
在百年新诗史上,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特征是很突出的,不过客观地说,《女神》并没有完全反映西方浪漫主义的艺术精髓,它在人文理想、题材选择、情感底蕴等方面都体现着对西方浪漫主义艺术主张的误解与曲解.《女神》艺术表达上的不尽成功,提醒我们,要想在新诗中真正实现浪漫主义中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钢琴套曲《蝴蝶》是一部优秀而经典的浪漫主义风格作品,出自德国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之手,是其音乐创作的经典标志,彰显了舒曼的音乐才华。深入分析可知,促成《蝴蝶》这部钢琴套曲浪漫主义风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舒曼自身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与深厚的文学修养,而舒曼在创作中还匠心独运的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于是钢琴套曲《蝴蝶》便具有了独特的文学浪漫主义风格韵味。在此,本文将深入探讨舒曼钢琴曲《蝴蝶》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席卷了整个世界,相同的文学背景以及诗人相似的宗教信仰和情怀,使某些诗歌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着可比性。由于创作背景的影响,《老水手行》和《泰尔耶·维根》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存在差异,是社会环境不同,浪漫主义思潮所处阶段的不同,诗人所受思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在其诸多诗篇中长诗《序曲》堪称经典之作。该诗很大程度上变革了英诗形式,为英诗发展做出了重要表率,同时以自传形式展现了作者曲折的心路历程,尤其体现了华兹华斯深受泛神论主义、基督教神学主义、斯宾诺莎主义影响的多元化神学思想,因而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浪漫主义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它带来的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也成为浪漫主义所扮演的主要角色、表达方式和内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浪漫主义都成功地从影响人心灵的最强劲的源泉中汲取灵感,比如宗教、祖国或民族、爱,也强化塑造着这些情感。虽然全球范围内的民族自决浪潮的世纪已经过去了,但是如今,在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话语情境下,一个社会主流之外的少数民族诗人及其诗歌仍然需要时不时、或多或少地乞灵于浪漫主义——自觉或不自觉地,也这样被读者所期待。海南黎族诗人郑文秀的诗集《水鸟的天空》,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束奇葩,犹如晨曦中的第一缕微光,柔柔地照在绿茸茸的草地上,给人们以宁静温馨之感。而浪漫主义诗歌宛如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令读者如醉如痴,赏心悦目,正如马洛笔下所描写的痴心的牧羊人和那首动人的爱恋之歌。本文从主题选择、构思格局、意象运用、艺术风格等几个方面对英国抒情诗代表人物马洛的《牧羊人恋歌》和中国新月派代表诗人郑愁予的《错误》进行剖析和赏析。  相似文献   

20.
李白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作,常常借助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以及排山倒海式的抒情手法有力地彰显诗人那种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在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的创作中,出现了不少现实主义的力作,这些诗作滋生的土壤是李白复杂多变的人生际遇.中年的诗人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跻身仕途,却屡屡碰壁;晚年的李白命运多舛,把对生命遭际的慨叹化作对现实的关注,使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凸现出现实主义的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