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基因?     
生命运动是通过旦白体的新陈代谢的形式表现的.基因的作用也是通过对旦白质合成的调节而决定性状的表现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基因呢?基因是英文gene的音译.这个词开始于1909年丹麦的约翰逊提出,并用它来代替“遗传因子”的概念.但仍然认为这是排列在线状染色体上的颗粒遗传单位.以后摩尔根及其学派就采用了基因这个术语.并通过大量的工作提出基因是重组单位的定义,即它能够通过交换与其相邻片段分开的最短的染色体片段,故称为交换子;随着关于突变和诱变剂的研究,又提出基因的另一定义,即基因是能够发生突变的最短的染色体单位,故又称为突变子;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基因     
现在 ,基因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 ,但是 ,你是否能准确地说出什么是基因呢 ?本文从基因研究的发展历史谈谈对基因的理解。1 基因概念的发展190 9年 ,W .L .约翰逊首次提出了基因 (gene)这一名词 ,用来表示G .J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所证实的遗传因子。 1910年 ,美国遗传学家T .H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并确立了遗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 ,进而在 192 6年发表了其代表作《基因论》。这时 ,人们认为“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功能单位”。 192 8年F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以及 194 4…  相似文献   

3.
测交是指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交配,以检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在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在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中都分别用到了"测交实验",然而,它们三者的作用却不尽相同!1基因的分离定律中的测交实验  相似文献   

4.
测交是指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交配,以检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在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在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中都分别用到了"测交实验",然而,三者的作用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必修2教科书P28~29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中介绍了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用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个实验也是说明"假说—演绎"法的一个典型案例. 1 问题的提出 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图解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得出的经典结论是: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那么,摩尔根是如何通过实验确切地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可信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另外一个人物摩尔根的学生:Bridges,C,是他通过发现X染色体不分离现象,为"W/w+基因在X染色体上"结论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那么,Bridges,C实验又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笔者进行细致分析。一、两种实验  相似文献   

7.
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摩尔根为什么仅把果蝇眼色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需要对摩尔根果蝇测交实验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并深入开展摩尔根的果蝇测交实验的讨论,使得教师和学生深刻地理解假说演绎法在科学发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国外,由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网络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最初创立"微课程"这一概念;国内,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随后涌现出了大批专家和一线教师,他们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不同提法,即使是名称相同,其界定的范围、资源组织模式也  相似文献   

9.
美国伟大的民族学家摩尔根,经过四十年的社会实践,于1877年出版了《古代社会》一书.这是一部在民族学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著作之一.他对于印第安人母系氏族的发现,给原始历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恩格斯曾经说过,“关于人类原始史,直到1877年.摩尔根才给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一历史的关键.”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年“始可作为真正民族学诞生的一年.”摩尔根在民族学的成就,一方面得到马克思恩格斯高度的赞扬.他们利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另一方面也遭到反进化论学派和英国沙文主义原始历史学派的否定和抨击.对于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所反映的历史观,学术界也有不同评价.本文拟就摩尔根历史观的基本倾向,谈一点粗浅看法.如何评价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的历史观呢?中外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摩尔根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在这部巨著中以唯物史观阐述了他对人类原始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在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另一种意见认  相似文献   

10.
百年科技     
遗传理论的发展 1911年,基因遗传学的创始人摩尔根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摩尔根是在1907年开始遗传学研究的,通过对果蝇的实验,他建立了遗传学染  相似文献   

11.
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内容进行了分析。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教学策略,力求在课堂上重现摩尔根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明白科学研究的艰辛,感受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精神,在探究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付妮妮 《华章》2007,(2):126
本文首先对汉语拼音字母词的名称作了归类分析,认为"汉语拼音字母词"这一名称较为妥当;然后探讨了汉语拼音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定性问题,承认它们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字母词的特殊成员;最后分析和论述了关于这类字母词的定义界说问题.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通过分析能引起人们对这类字母词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生于浙江宁波。他在东吴大学毕业后,作为燕京大学李汝祺教授的研究生,以亚洲异色瓢虫的色斑变异和遗传为研究课题完成论文,取得硕士学位。 他非常敬养美国遗传学泰斗、基因论创始人摩尔根。研究生毕业之际,同学之间临别赠言,一位同学在他的纪念册上题词,写下了“中国的摩尔根”六个大字。这实际上成了他毕业的志愿。他的论文的核心部分《亚洲瓢虫鞘翅色斑遗传》寄到美国,深受摩尔根教授的欣赏,立即邀请他赴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实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教学内容是以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为证据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该实验是遗传学中的经典实验,教材对于该实验的遗传学解释隐含了部分实验假设以及分析说明,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往往会让师生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15.
火的发现和使用,对于人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人最终同猿分离”,即从“正在形成的人”发展到“完全形成的人”,其主要的标志有二:一是开始制造工具;二是火的使用。马克思认为:蒙昧时代低段(这是借用的摩尔根的分期法,相当于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所说的“正在形成的人”这一阶段——笔者)“告终于把鱼类作为食物和获得用火的本领”。(参见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第一页)  相似文献   

16.
<正>1问题袁美兰[江西省赣州市龙南中学(341700)]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P.12有描述: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基因"。而P.27的描述为: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萨顿由此推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那么,先有"基因"还是先有萨顿假说?谢佳萨顿形成假说的过程中,他自己是否知道遗传因子是基因呢?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修辞学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隐喻的功能也只是语言使用的一种技巧,是对常规语言的变异.认知语言学打破了这种局限,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更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语言研究也不能只限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而是应该超越语言本身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本质.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并通过人们对"爱"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来论述隐喻在认知中的作用,同时以"爱"为例对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三种主要隐喻理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摩尔根利用突变果蝇发现了伴性遗传,但定量筛选和鉴定果蝇,还依赖于摩尔根的学生Muller所发展的ClB法. 1 ClB法简介 ClB系果蝇中,X染色体上有三个特殊序列:C为染色体某片段位置颠倒的区段,可以抑制带有ClB的X染色体与另一X染色体交叉互换;隐性致死突变基因l,致使该基因的纯合果蝇致死;显性棒眼基因B,有ClB的X染色体的雌蝇具备棒眼性状.  相似文献   

19.
以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为例,介绍如何运用“假说-演绎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探究并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有"一因一效"(一个性状由一对基因决定)、"多因一效"(一个性状涉及多对基因)、"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等方面。高中生物中主要学习一种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情况,另外也涉及到一些两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问题,学生对解这类题有一定难度。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搜集、整理了一些这方面的例题,下面通过例题来分析解这类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