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在总结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转变教材观,大胆处理教材,着力开发教材的生活化、实践化资源,转变教学观,努力促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生活化、实践化对话,以最终促进学生“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教材,顾名思义,教学之材料,既是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载体,又是教师与学生、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作为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凭借——语文教材无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综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对语文教材处理的错误做法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课本是小学生最直观的学习资源,生活中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小学生可以借助语文教材进行生活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掌握语文运用的规律。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把语文教材作为  相似文献   

4.
教材助读系统是指教材中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一系列材料。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课文提示、注解、题解,课文插图,作者介绍等。它与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以及实践系统共同构成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素。它作为语文教科书内容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作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主要依据——语文教材,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较强的引领与指导作用,语文教材在如何明确语文实践活动目标,如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等方面都应凸显实践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紧扣教材,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使学生学好语文,真正让学生运用好这一"基础性工具"。  相似文献   

7.
教材,顾名思义,教学之材料,既是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载体,又是教师与学生、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作为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凭借———语文教材无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综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对语文教材处理的错误做法比比皆是:1、随意删减语文教材的篇目: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弹性和灵活性,教材将课文分为课内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很多教师便只是重点讲解课内讲读课文,而将课内自读、课外自读课文弃之不顾,破坏了语文教材的整体性。2、着眼…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材作为一个静止的文本存在时,教材的价值是有些空洞的,脱离学生的生活,价值没有被实现。本文主要通过实践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开发语文教材,使语文课堂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阅读与积累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而作为语文阅读欣赏课阅读材料的选择,更应充分利用好学生手头上配套的教材。《语文读本》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配套教材,在教学中应加以合理的利用,以《语文读本》为依托,可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一、把语文课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阅读与积累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而作为语文阅读欣赏课阅读材料的选择,更应充分利用好学生手头上配套的教材。《语文读本》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配套教材,在教学中应加以合理的利用,以《语文读本》为依托,可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地组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一文本为依据,灵活地将其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教学的方法。新课标明确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样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学生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获得语文知识技能,掌握语文规律而发展语文能力的。好的语文教材不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和个性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克服师资水平不高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因此,国家教委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并已着手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这里我想就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的语文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要重视开发语文资源,拓宽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启发学生时时处处学语文,用语文。可以说,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一、依据教材开…  相似文献   

15.
文书是记录信息,表达一定意图的文字材料,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语文教材的设置上呈现着一定的规律。学习语文教材中(所选)文书需要了解其写作要求、种类考释、选文特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文书写作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近年来,我根据小学语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进行了语文课外作业的尝试,促进了课内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搜集资料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写英雄伟人的事迹和历史故事的,教学这类课文,可事先布置学生通过课外读物来搜集资料,了解课文的背景。在上《我的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在语文教材中感受生活气息;要寓教于乐,积极创建语文生活教学情境;要学会延伸,在生活中丰富语文知识内涵。通过交流、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得到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材观发生了重要的转向:从知识本位走向人的本位、从封闭体系走向开放生活、从知识掌握走向活动建构。就其实践路径而言,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价值追求,对教材进行"生本化"处理;以学生活动为重要手段,对教材进行"活动化"处理;以语文素养为重要载体,实现教材的"心灵化"建构。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育,通过有趣的材料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掌握语文规律,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学习应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学习虽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但绝不能局限于教材,也决不能把学生封锁在教室里,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到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学应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