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因此,在课堂四十分钟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更要在"趣"字上做文章。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下面就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点滴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并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作如下尝试。 一、充分利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在语文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自觉地对语文内容进行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十多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7.
裴雪松 《成才之路》2010,(30):100-10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引燃学习积极性的"火药"。我让学生思维活跃的轨迹是: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因此,打开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兴趣,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才路 《考试周刊》2013,(29):157-157
<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化学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托尔斯泰说:"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不仅是点燃智慧的火花,而且是求知欲望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教学成功与否。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学习转化成乐趣,学生就会  相似文献   

11.
王子月  李立华 《新疆教育》2012,(20):122-12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一、创设充满期待效用的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4.
1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自觉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积极性。学生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学生的求知好学、渴望知识是"火药",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导火索。  相似文献   

15.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人的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提3—4倍。有人据此而推出这样一个描绘性的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里我们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积极上进的内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更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王福全 《考试周刊》2011,(81):65-65
兴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是求知的向导,是成功的先兆。教师的教学能否获得丰硕成果,教学效果能否提高,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又是良好的先行者。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更明确地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索真理的愿望。"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源泉,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作为教师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怎样激发学生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呢?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正兴趣对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教师要运用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点燃兴趣的火花,使学生品质、知识、情感和能力在愉快的心境中得以主动的发展。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关系到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看法。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新课导入得体,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