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德国师范教育中加强教育学理念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当前德国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 德国中小学教师在大多数州中是由综合性大学培养,只有个别州设高等师范学校培养基础学校和主体中学教师。 按照90年代联邦德国文化教育部长会议的若干决议,德国师范教育的任务是使师范生,即未来的教师,具有教学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承担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正  相似文献   

2.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不适应需要、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手段不完善和考核方式单一等.改革与改进措施是: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设法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考试与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强烈冲击着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广大教师必须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提高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强烈冲击着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广大教师必须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提高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师范教育作出积极应对,就师范学校的课堂教学而言,其中主要包括教材的处理,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变化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等重要方面。■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的处理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现行师范学校各科教材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实际需要,为教师“教”和学生“学”而编选的范本,也是构建现代师范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托。教师在进行教材处理、教学方案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明确学科的目标要求。师范教育必修课教学的共性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中对教师培养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可以说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培养必须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让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的培养要分成两个阵营,即职前和职后两个阵营的培养。工作在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要以培训为主,而对新教师的培养要从师范教育入手。师范教育要想课程改革之所想,急课程改革之所急,培养出有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新一代教师。一、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培养1!变革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培养模式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保证。新课…  相似文献   

7.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在培养目标、课程、教材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师范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缓,需要从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技能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而引导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际结算教学中在教师供给、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基于现实的考虑后,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桥梁和手段,是增强国际结算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是中国实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也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绵阳师范学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创新学院为平台,辐射并指导全校各个院系的创新教育优秀师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和机构设置,把创新教育全面融入师范教育,开发并强化师范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也为师范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师范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师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主力军地位不容置疑。但师范教育也应审时度势,树立陶行知的“大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应该走综合发展之路:整合师范教育目标,实现培养和培训目标综合化;调整师范教育结构,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师范教育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从而为教师专业化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教育,教师培养是关键。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中国需要培养出大批优秀教师。他们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教学,具有雄厚的教育理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批教师的素质决定着中国未来教育的质量。目前,中国师资的培养主要依靠各类师范院校。随着教师培养数量的增长,师范教育的质量问题便得日趋重要。由于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三个因素相互影响,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会直接关系到所培养教师的质量。在此,我们将对中国与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培养中学师资的课程设置加以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旅游产业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双语教师的匮乏、学生英语基础的薄弱以及双语教材的短缺使旅游专业双语教学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编制简明实用的双语教材,完善双语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是改善教学效果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呼唤具有新教育理念的教师。师范院校怎样进行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的教育和学习,是师范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在学科教材、教法、课程改革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并参与建构新的教学过程,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课程的改进是做好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本文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理念为指导,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教学内容优化与调整、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分层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设计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与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别,师范生不存在明显的教学优势,这说明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师范性”的不足。本文从师范教育的特征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课程的不足,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性”的不足等,并提出一些有关师范教育课程及活动方式改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欧瑞宏 《高教论坛》2005,(1):155-158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实践,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现象作了认真分析,提出高职数学教学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从提高教材选择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用性、教学方法多样性、教学手段创新性、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是师范教育的特点,教育实习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现仅就化学系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应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加以讨论.1 培养正确处理教材和选用教法的能力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第一个困难就是组织处理教材和选用教法的问题.首先,引导实习生明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的;理解中学化学教材的编排体系,抓住教材内容纵横联系,细心推敲,探索其重点、难点及关键;运用处理教材和选用教法的一般原则.写出初具规模的讲稿.其次是与指导教师共同探讨,精心推敲指导教师的意图,学习其处理教材的方法,并主动听课,学习其课堂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的关键是对教材内容和目标的准确把握。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想强化教学效果,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整合,因此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的关键就是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开展好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开始受到重视,日趋活跃.一些学校和地区相继成立了师范教育研究室,校际、省际间的教研活动逐步展开,有些学校根据改革的需要进行了教育调查和教育教学实验,不少省和学校承担了改革师范教育的专题科研任务.这些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对于推动师范教育的改革,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加强中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手段,对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有着极端重要性.教育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专业教育,它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它的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和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而教材中涉及有关"基本属性"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引起了许多教师的争议。通过分析"基本"一词的不同释义,阐述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