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拥抱心中的彩虹》长篇通讯见诸2007年2月5日的《安阳日报》后,好评如潮。我们回忆此次采访的整个过程,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我们由衷地感谢自己所从事的新闻职业,同时,我们也深深地被张学军、许玉香夫妇及他们的一双儿女感动,让我们内心深处激荡起一份恒久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人物通讯<申纪兰的市场观>去年12月19日在<长治日报>发表后,很快就被新华社山西网、人民日报、人民网、农民日报及三农网等媒体转载,一家太行深山里的地方报纸,能够得到如此反应,这是我们料想不到的;更想不到的是该文发表后,申纪兰所在县和长治市相关部门还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干部群众围绕市场经济谈申纪兰现象.读者在热评中说:"此纪兰非彼纪兰,让人们看到了她更加可爱可敬的一面,她是跟着市场摸爬滚打的典型,而不是用来说教的样品."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清宪在会见该稿作者时也称赞说,你们的报道,角度选的好,老树枝头著新花,老典型上开朝气.  相似文献   

3.
一切皆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我们采写的一则短消息:《常州创出“节约建设”新模式》一文连续获得常州市新闻奖一等奖、江苏省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本报社本世纪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4.
5.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由河北《承德晚报》选送的通讯《华美金凤鸟:欣逢盛世我出山》,最终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是一人一事一地的简单的新闻事实。但也有一些新闻,题材重大,内容丰富,并具有较强的思辨性,那么仅靠短小的消息,不足以充分体现其新闻价值。遇到这样的题材,不要轻易放过,而应深入采访、深度思考、深刻表达,之后形成的深度报道会更有震撼性。深度报道因其“分量重”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逐渐成为媒体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7.
8.
2001年12月10日,《河北日报》一版头条发表的宁晋县以“两会一校”为载体,开展群众性道德教育活动的新闻,原打算写成一篇报纸上常见的工作报道——从采访和了解的新闻素材来看,也完全可以写成一篇经验消息。但我们思之再三,还是决定突破传统的模式,换一种写法试试看。于是,动笔之前,反复讨论新闻主题,反复考虑怎样选材,反复研究从什么角度切入。从动笔到完成,这篇不足千字的小稿,刘秀礼同志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字斟句酌,才写成现在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9.
2009年,《焦作日报》开设了“新闻纵深”专栏。一年多来,在这个专栏里刊发了许多篇记者采写的有角度、有深度、有思想、有分析和见解的文章,而且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讯《透视盛赞》(载《解放军报》2000年12月4日头条)刊登后,受到同仁和读的赞誉。一些朋友很希望我从新闻业务角度介绍点东西。其实。写这篇报道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最深的体会就是以平常心写典型。这里我把采写经过如实记录下来,读或许能够从中体悟到采写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1.
张凤坡 《记者摇篮》2004,(12):62-62
平时经常听基层报道员说,工作平平常常.没什么可写的,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仔细一琢磨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基层那么多报道员每天都在写稿,也都闲不着,怎么能说基层没有东西可写。有位老报人说过,基层报道员的新闻线索是受一定范围的约束,但并不是没有什么可写.关键是报道员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回顾几年来自己从事报道工作的一幕幕情景,如果算是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的话,还真是得益于自己处处做生活和工作中的有心人得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的灾害新闻对于稳定社会情绪、支援灾区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南方周末>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试图从中总结出灾害新闻的采写技巧.对高质量灾害新闻的采写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她,自幼丧失双亲、44岁丧子、50岁患乳腺癌。然而,坚强的她没有被击垮。她依靠延续别人孩子的生命体味着做母亲的快乐,实现自身的价值。她,身上有多项荣誉:邯郸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就是河北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谭秀玲。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格言:“新生儿科是我生命的绿洲.在这里耕耘希望。收获理想。”这里,我们追踪《邯郸日报》发现、报道这个典型人物的足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工作十几年了,每天都能遇上一些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真正能够震撼心灵的却不多见。然而,去年夏季的一天,与一位朋友无意间的闲谈,却触动了我的新闻神经。  相似文献   

15.
调查型报道是一种既很受受众欢迎又很难做的报道。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是由于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将真相挖掘出来告诉受众,给人以震聋发聩之感。如何搞好调查型报道,越来越成为新时期记者的基本功之一。2000年3月至9月,我在中国妇女报社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抵制各种压力,冒着生命危险,采写了20篇有关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大阅兵式,《解放军报》次日发表了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此文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委给予的评价是:该文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精彩纷呈,洋溢着军人特有的热情和豪迈。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记者要广交朋友,除了和人交朋友,还应该和时间交朋友。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深度报道《上山第一步世界一大步》就是和时间交朋友的馈赠。坚持不懈持续跟踪报道20年时间像飞鸟,不知不觉,我写“万年上山”竟已20年。2001年2月15日,浙江省考古队驻村发掘,2月21日我就在《金华日报》刊发了全国第一篇上山文化深度报道《浦江远古遗址发掘现场初探》。此后,一直跟踪报道到现在。  相似文献   

18.
我们采写的通讯作品《一次漂亮的交锋》(发表于2006·09·14《邯郸日报》)是对邯郸广源金米兰鞋业有限公司积极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并最终获胜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全景式报道。这一新闻事件从缘起到最终官司获胜,时间跨度达一年有余,无论从哪方面讲,其影响都十分深远的。由于题材重大、脉络清晰,此文荣获了第21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回顾这篇稿件的采写过程,我们体会最深的就是:对重大新闻题材,一定要耐住性子,沉下心来把它做成精品。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采写中,有一些被称为老生常谈的主题即老主题。如经常性的工作报道、成就报道、厂矿企业的生产情况报道、以及大量涉及民生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报道。认真写好这些报道,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无疑是具有指导性和服务性的。如果将这些老主题的新闻写成老面孔,“似曾相识”或“早已相识”,便会失去新鲜感,就不会受读者欢迎。那么,怎样把老主题的新闻写出与众不同的新意来,使之成为新闻佳作呢?荣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作品《申纪兰的市场观》一稿(原载《长治日报》2006年12月9日),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