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时下流行一种理念,叫做态度决定一切。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对语文课来说是如此。因为,语文课的品质同学生和教师对它的态度有直接关系。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人们对语文课的态度呢?在诸多因素当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人们对语文课的认识,也就是对“语文课有什么用”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董玉琦 《早期教育》2005,(8):i002-i002
近年来,回归生活世界,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的课程价值观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活世界,它与科学世界有何关系呢?德国思想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因而生活世界也是丰富的,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因而也是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优化《职业道德》课教学的关键——找准切入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使《职业道德》课教学富有实效呢?找准最佳切入口是关键。一、“存在决定论”是导入《职业道德》课教学的最佳切入口。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原理向人们昭示了这么一个事实:道德、公德、职业道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基础。当人从山洞走出,就开始了互通有无的合作生存方式。科学发展到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问题,国家教育部作出了“减负”的决定。于是,从新闻媒体,到市井街巷,学生“减负”问题成了人们争相炒作的热点。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减负”呢?我试图从人云亦云的传统思维方式里摆脱出来,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减负”作一番评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与我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关于学校育人的问题,人们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全面:从对学生单纯地重知识传授,到一并开发其智力,再到协同培养其非智力因素.知识、能力、态度构成了学校育人的整体目标,俗称三度目标.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发展和思想升华呢?这是因为人们从学生走向未来现实社会的作为中发现,他们要得以较好地生存、发展和有所成就,不但要拥有一定的知识、能力,更应具备正确对待日趋复杂的各种社会现象的态度.因为这里所说的“态度”是一个意义上极为宽泛的心理问题,即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的一个概念,是智力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普高热”的再度升温,使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受到很大影响,中职教育处于“瓶颈”状态。人们不禁提出:怎样才能使中职教育走出“瓶颈”,得到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问题研究是厘清和解答高等学校“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基本切入点。教育功能包括根本功能和延伸功能。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然而两并不是一一对应的。高等学校社会职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从逻辑、事实和价值的层面可分为可能状态的社会职能、实然状态的社会职能和应然状态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我们的周围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已经成年却 因无业而依旧靠父母养活,这些人被形象地称为“啃老族”。“啃老 族”的出现颠覆了中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老养小”的现 象如一股逆流冲击着人们的社会家庭生活。那么,“啃老族”是怎 样出现的呢?“啃老族”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呢?叶苏倩同学通过研究相关资料、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 “啃老族”的生活状态及发展趋势,并就如何看待和帮助“啃老族”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和是“和谐”。“和”由“禾”与“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与“皆”组成,意即“人人能说话”。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社会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郝京华教授一句话道破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也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选择该话题就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在情感目标达成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谈几点笔者的思考.一、基于“情感目标”高中生物教学存在哪些问题1.学生学习情绪低落纵观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正情绪不强.为什么会这样呢?跟我们的课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指事物各部分、各要素处在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致力于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在协调与促进状态下的社会生存状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学校的育人作用及社会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和谐学校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生痛恨书本几乎已经达到疯狂的地步,我们是不是应该问个为什么。是书本上染有“疯牛”病毒,还是令人窒息的课堂逼迫得火暴的年轻人把浑身的力量发泄到了书本上?下面这份材料虽然短小,但它的冲击力却很强。面对学生这种几近疯狂的状态,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学生的生存状态?是否该担忧这种生存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将来会是什么样的身心状态呢?  相似文献   

13.
秘书是指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提供综合服务、辅助管理的人员。秘书属于“服务性”人才,这是由秘书的身份及其工作性质决定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细密,社会行业间、行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优胜劣汰”、“适生存”的客观规律要求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秘书工作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又极富有挑战性和特殊性。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成为一名出色的秘书呢?笔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整体、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明天,提醒人们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生存,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既要顾及眼前的发展,更要顾及长远的发展。人类只有认清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与环境和谐共处,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未来的行为,直接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Lambert和Gardner共同创建的关于“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态度与动机”理论主要讨论第二语言习得中态度和动机等社会心理因素对学习过程的作用。其中心是: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态度和动机比语言能力更能决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的成败。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动力。可促使人们有意识地做出行动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在高二哲学常识教学和复习过程中,有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人们能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新的物质形态以及新的生产关系,为什么说物质是不能创造的?”“既然人们能建立起许多新的具体联系,为什么说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万有引力规律决定了水往低处流,人却能做到引水上山,这不证明规律可以被人改变或消灭吗?”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哲学中的“客观性”问题的理解,说明了它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有必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威严的联想     
曾经从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教育使一些孩子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一是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呆板;二是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变得消极、沉默;三是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四是失去了活泼、开朗,变得封闭自己。”反复咀嚼这些话语,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我问自己:“你在干什么?当你还在为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孩子们得到了什么?新课程改革真的能改变这种状态吗?你应该怎样去傲呢?”  相似文献   

18.
作文,究竟是“写什么”更重要,还是“怎么写”更重要呢?日常认识里,人们往往根据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既然内容决定形式,那么,“写什么”的内容自然要比“怎么写”的形式更重要了。一篇作文,如果连“写什么”都不清楚,如何能运思下笔呢?又由于“写什么”源自学生个  相似文献   

19.
高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它囊括了个人和社会的指向,也是人心灵深处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决定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向。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生存还是毁灭?是热烈而充实地生活或者仅仅是生存而已?“TOBEORNOTTO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六个字。哈姆莱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莱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我还活着。”然而,我所见过的关于生存的最好定义却是出于另一位哲学家的笔下。他写道:“生存就是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