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希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72-172,120
双性化气质是一种综合的气质类型,指的是一个人同时具有较高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并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的各项优势。众多研究显示,双性化是较为理想的人格模式,双性化个体具有思维敏捷、乐观豁达、独立积极、心气平和等心理品质,双性化的概念已被用作心理咨询的一个指导思想,对儿童性别教育、女性心理健康、婚姻关系的改善、两性平等观念的建立、个体创造性的提升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人格力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师积极乐观热情向上的人生态度,爱岗敬业尽职尽贵的工作作风,理解尊重宽容仁爱的待人风格等几个方面,分析.探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心理品质的铸就、人生态度的影响所产生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芳芳 《科教文汇》2008,(7):49-49,73
从生态学模型和隐性教育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启示,那就是提供了人的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科学依据,让我们对人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重视,人的因素包括人自身和他人,在个体的发展中,个体自身和重要他人的素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个体的发展还受人们组成的氛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动态网络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问题。分析了动态网络环境的内涵,动态网络环境下知识工作的特点以及工作机理。指出动态网络环境下知识工作效率包含个体效率和群体效率,从因素属性角度将影响知识工作个体效率的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个体因素、工作本身因素、组织内部管理因素、物理环境因素;根据群体运作的过程建立了群体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并指出与知识工作个体效率影响因素不同的是,群体组织构成,知识工作过程中的群体心理特征和群体关系对知识工作群体效率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逆力是一个人的心理韧性,青少年的抗逆力可以从能力、过程、结果、整合四种不同的取向去解析其内涵,青少年自身和环境中的内外保护因子加强了其抗逆力的发展,而抗逆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该文主要探究了侧重于“策略和模式”对抗逆力建构影响的理论模型以及侧重于“个体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抗逆力建构影响的模型,深入剖析了青少年抗逆力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6.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建立广东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影响因素模型,从定量的角度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得出了几点结论:(1)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不仅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一些微观因素的影响.(2)宏观因素中主要有科技投入因素、产业因素、环境因素等的影响.(3)微观因素中主要受企业因素和人才自身需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日渐受到国家以及学校的重视,但仍存在着诸多困境.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是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要素.研究从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角度破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以期改善教学效果,真正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评价受到经济体制、国家目标、法制化进程、创新文化、知识产权文化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状况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科技评价的影响机制,从而为进一步发挥科技评价在推动科技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智慧的发展有赖于智力活动的水平,同时也依赖于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理状况。体育教学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与情感为一体,它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实践性和竞技性。因此,通过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开朗、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进取精神等非智力因素,使体育教学体现“健康第一”的宗旨,适应现代人的需要。本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职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周立军  李亦菲  赵红 《科研管理》2013,34(5):153-160
研究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形成机理对这一特定人群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群体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教育与学习科学途径等四个方面。路径分析可以同时考查多组变量之间的关系,且对同侧变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中介关系)有清晰的概括。以此为依据,本文结合对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测评结果,采用路径分析方法,绘制了预测形成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路径图。  相似文献   

11.
杨惠英 《今日科苑》2009,(16):259-259
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韦月霞 《科教文汇》2012,(26):87-88
基础教育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发展疏导。语感的培养、有创意的想象教学内容、个体体验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建强 《科技广场》2004,(5):150-151
通过教学实践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教师的心理品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提出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心理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教学实践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教师的心理品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提出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心理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琪 《科教文汇》2009,(32):288-288
赋权源于组织行为学,其核心是获得控制能力,包括个体水平的心理赋权与组织或社区层面的赋权。心理赋权的测量工具以Spretizer的"心理赋权量表"和Menon的"心理赋权量表"最具代表性。赋权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或心理机制,受到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多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学习行为是决定人才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国内外理论实践研究,初步探索了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和认知过程的影响较大。高校需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学生管理,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张宇 《软科学》2011,25(7):135-140
通过对信贷经理人的调查研究表明:信贷经理人存在过度自信,即评估信贷决策失误后果时,存在过度乐观表现,信贷经理人认为自身导致决策损失的概率低于平均水平。信用评估中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具有不同的问题属性,即对于信贷决策评价中的宏观影响因素,应强调团队研究的能力,采用合作团队的整体分析;而对于借款人个体的微观因素,则应发挥男性、女性信贷经理人个体能力,强调分工协作。信贷经理人表现出行为特征上的性别差异,即女性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倾向,而男性表现出更强的过度自信和个性倾向,男性信贷经理人有助于提高信贷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是承担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定等任务的重要力量的组成部分,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学生性格定性的关键阶段。近年来,我国医学部门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属于医学心理学的分支,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幸福感和人体免疫力,具有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口语的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影响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既有客观条件方面如语言学习环境因素,也有学生个人主观方面如动机、焦虑、原有知识水平等因素还有来自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进程。本文重点从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和教师因素方面分析出现的一些现象的原因入手,进行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策略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个体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也就是说,价值观制约着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因此,笔者认为价值观从学校建设目标的确立、建设评价和管理者自身管理行为这三方面影响着学校的建设,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观是影响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并由此引发了作者对高校管理者自身价值观如何树立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