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阳 《家教指南》2005,(4):28-31
应广大读者朋友的要求,本刊从这一期开始,推出“亲子对话”栏目,为两代人之间提供一个平等对话、交流思想的平台。“亲子对话”可以聚集家教热点,也可以捕捉家庭琐事,凡家教遇到疑难,亲子关系不畅,便可邀请三五对亲子,通过对话的形式一起探讨解决办法。从现在开始,“亲子对话”随时欢迎您的参与。真心希望您和我们一道,把“亲子对话”栏目打造成增进亲子感情的纽带、解决家教疑难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亲子沟通中的“留白”艺术,是对传统中国画中“留白”技巧的移植与借鉴,是指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以尊重为前提,呵护孩子的主体意识、发掘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的需求、把握孩子的特点,给孩子留有充分、自主的成长空间.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还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运用“留白”艺术的亲子沟通,能打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形成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试从“话语权”留白、“隐私权”留白、“试错权”留白与“选择权”留白等四个方面探析“留白”艺术在亲子沟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亲子沟通中的“留白”艺术,是对传统中国画中“留白”技巧的移植与借鉴,是指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以尊重为前提,呵护孩子的主体意识、发掘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的需求、把握孩子的特点,给孩子留有充分、自主的成长空间.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还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运用“留白”艺术的亲子沟通,能打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形成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试从“话语权”留白、“隐私权”留白、“试错权”留白与“选择权”留白等四个方面探析“留白”艺术在亲子沟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刘艳 《宁夏教育》2013,(11):74-74
很多父母觉得和孩子沟通闲难,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与朋友聊天时兴高采烈,说起活来滔滔不绝,而跟父母却没活可说。究其原因,不是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说话,而在于父母不肯给孩子倾诉的机会,没有耐心听孩子说话。其实,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从倾听开始。  相似文献   

5.
与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是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父母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青春期亲子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在亲子沟通中尊重青春期孩子主体发展地位的必要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对当前家庭教育进行反思,指出“问题孩子”的问题出在父母身上。阐明进行亲子教育的迫切性。指出亲子教育旨在提高父母素质,转变教育观念,调适亲子关系,说明亲子沟通是亲子教育的切入点。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亲子教育。  相似文献   

7.
章燕玲 《文教资料》2020,(1):164-165
亲子沟通是亲子互动的内在运行机制。本文总结了亲子沟通的内容、频率、主动性和质量等特点,分析了国内亲子沟通在青少年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学业成就、问题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亲子沟通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当前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就是亲子沟通问题,不良的亲子沟通导致亲子矛盾丛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结合心理辅导和家庭教育的实践,提出了亲子沟通中家长必须拥有“空杯心态”,即:放下权威角色,放下消极标签,放下过高期待,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现状。如此才能使亲子关系更融洽。  相似文献   

9.
亲子沟通是家长与孩子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自编问卷对某城市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家长与孩子在沟通话题、沟通评价等方面存在代际差异,60%的家长认为需要亲子沟通方面的指导。本文以问卷调查结果和需求评估为依据,探索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家庭治疗等方法介入亲子沟通教育领域,以解决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亲子沟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亲子沟通是亲子关系的一种重要互动形式,沟通质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性与个性发展。本次研究采用Olson亲子沟通量表对武汉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并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亲子沟通质量分成三个维度:开放性、防御性和冲突性;(2)高中生亲子沟通从高到低依次呈现出开放性、防御性以及冲突性的特点;(3)母子沟通质量高于父子沟通质量,其中,母亲和女儿的沟通质量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11.
文诺 《小学生》2005,(2):26-27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我们是“小学生中版编辑田颖、温莺,在这里先向您拜个早年,祝您鸡年顺景,大吉大利!在本期合刊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努力为孩子提供了更实用、更感人、更新奇的章,并且为假期活动的需要,增加了亲子互动内容,望您和您的孩子幸福共享![编按]  相似文献   

12.
高段小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以及独立意识也在迅速发展。这些情况使得高段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例如沟通内容错位、沟通方式单一、沟通态度不平等、沟通渠道不顺畅等,针对这些障碍可采取从单一的言语沟通转变为多元化沟通、从浅表型沟通转变为贴近孩子内心的深层次沟通、从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互动沟通、由家庭内部沟通转变为有第三方介入的多方沟通等措施,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促进亲子沟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李淑琴 《湖北教育》2007,(11):37-38
刚才老师们都谈到了如何在学校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觉得我们同样也要注重家庭的阅读氛围,因此我在班上倡导“亲子阅读”的读书形式。要求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创作理念】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来说,挡在彼此之间最大的“绊脚石”就是不懂得倾听与沟通。对父母而言,他们在潜意识里依然用对待幼儿的方式对待孩子,扮演着“万能者”“指挥者”“保姆”“心理分析师”等角色,忽略了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心灵力量。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渴望独立却又害怕独立,他们羞于启齿心事,却又希望父母能如以前那般理解自己。亲子双方在发展中的不对等使得两者之间冲突不断,关系容易断裂。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每个家长都要面对的,也是每个家长都希望做好但却不一定能做好的。本人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认为亲子沟通必须抓好时机,注意态度和方法,尊重他,信赖他,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真正把孩子当作朋友,这样才能让孩子身心轻松,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德育》2020,(2):78-78
近日,共青团陕西省委课题组联手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出炉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因学习成绩产生的焦虑情绪在家长中明显下降,焦点集中在亲子沟通、互动、相处方面,约50%的中学生不再或极少与父母沟通,父母打骂孩子的数量明显提高。45%的孩子表示,当自己问一些问题时,家长不会乐于回答;48%的孩子表示,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相处是快乐时光;73%的孩子认为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最接近保姆或教官;88%的家长坦言,与孩子交流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和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如同一个放大镜,将父母与长期居家学习的孩子之间的问题不断放大。心理教师组织了亲子共读一本书、绘制一张心境卡活动,一方面,帮助父母读懂青春期的孩子,减少焦虑,为家庭教育赋能;另一方面,学生也从家长创作的心境卡中,看到爱与期待,感受到关心与爱护,为心灵注入能量。同时,借助公众号、视频号与朋友圈等功能,搭建起家校“云沟通”的桥梁,促进亲子与家校之间的良性沟通与互动,家校携手,共同从问题中找寻积极资源,对学生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8.
古贝 《家长》2012,(2):45-46
每次当孩子带着问题找您时,都是亲子沟通的绝佳时机。孩子问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时候是想引起您的注意,有时候是想逃避惩罚,也有的时候是他真的有问题要问。如果真的是有问题要问,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孩子在思考问题并收集信息,不只是人云亦云了。  相似文献   

19.
白荷 《幼儿教育》2014,(6):25-25
许多父亲不太擅长向孩子表达自已的情感,亲子阅读可以帮助他们在亲子沟通时多一分主动,让父亲的真情自然流露,也让父亲享受孩子的情感回馈。关于“父爱”的绘本林林总总,本期推荐几本新近出版的“父爱”绘本,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父亲的温暖。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支柱,有效的亲子沟通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身为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学好家庭教育这门课程,不断学习家教艺术,提高沟通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