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仁焱  史册 《传媒》2021,(15):74-76
由于技术及观念的局限,长久以来虚拟戏剧都处于失声状态.疫情期间受制于观剧场所的封闭,线上戏剧趋于活跃.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满足了时代发展下普罗大众不断更新的观剧需求,赋予戏剧新的呈现方式,为戏剧艺术研究带来全新课题.为此,本文在虚拟戏剧与传统舞台戏剧的比较研究中,通过舞台与影像、主体与客体、线上与线下多维视角,深入剖析技术加持下的戏剧艺术新面貌,以期揭示戏剧艺术发展规律,促进戏剧艺术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2.
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同为表演艺术,二者相较,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那种相互感应,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洽的剧场性.戏剧观众进入剧场之后,总是以一种固定的距离用一种不变的视角去观看舞台表演,可以看到演出的所有场面和整个空间.这种演员与观众直接的、生动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显然是其他艺术形式包括影视艺术不可能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卜建华 《声屏世界》2008,(11):34-35
造型空间 现代的舞台美术造型,起源于古典戏曲、戏剧。戏曲的舞台大致分成两种:镜框式和三面观舞台。前者顾名思义,着重演员身后的背景,在一面上予以精雕细琢,形似像框;后者在演员的左、右、后三面布景。戏曲舞台的空间基本由舞台大小确定。以往的电视舞台借鉴的是戏曲舞台,与表现真实的戏曲舞台不同的是,由于进行了艺术加工,电视艺术更为写实。  相似文献   

4.
徐进 《今传媒》2016,(2):123-125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照明手段的不断更新,灯光在当今的演出舞台上通过种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创造出各种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戏剧舞台灯光和电视舞台灯光,表面上看是如此相似,但却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本文笔者分析了自己所理解的舞台灯光与电视灯光的一些异同以及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宁文燕 《兰台世界》2014,(12):182-183
有明一代,出身高贵的皇家子弟朱有燉在戏曲创作上颇有天赋,他组织创作的杂剧,最为人注意的便是十分讲究舞台效果,在热闹非凡、参与人员众多、舞台布局铺张华丽的艺术效果下,将天家奢华、恢弘的气派展示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有明一代,出身高贵的皇家子弟朱有燉在戏曲创作上颇有天赋,他组织创作的杂剧,最为人注意的便是十分讲究舞台效果,在热闹非凡、参与人员众多、舞台布局铺张华丽的艺术效果下,将天家奢华、恢弘的气派展示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张艺 《新闻爱好者》2010,(7):133-134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融合了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其独特的视角,具有特殊的表现语言和传播方式。它那虚拟化的舞台设计、优美的音乐和唱腔、载歌载舞的舞蹈、富有节奏感的武打场面以及华美的服装和极具特点的脸谱设计.都给中外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戏曲艺术采取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在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融入到戏曲舞台上。以独特的舞台媒介向社会传播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相似文献   

8.
<正>正如《伟大的魅力——周恩来人格研究》一书中指出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求:通过重大历史事件研究周恩来的人格,通过周恩来的风范表现揭示周恩来的人格,通过直接进行理论分析展现周恩来的人格……一致评价周恩来的人格是最高层次的高尚完美的理想人格类型。"[1]3建国以来,周恩来同志长期主持国务院工作,在工作期间曾经多次对学校德育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出现诸如《国家宝藏》《一本好书》《故事里的中国》等一批优秀文化类综艺节目.基于影视与戏剧艺术结合新样态,笔者提出舞台影视剧概念.舞台影视剧是结合舞台剧表演、舞台设计、多维空间设计等戏剧艺术形式与影视剧表演、蒙太奇剪辑设计等影视艺术的一种兼具舞台剧与影视剧双重特征的更适合屏幕端观看的新舞台剧样态.本文将梳理戏剧与影...  相似文献   

10.
袁春雷 《大观周刊》2012,(50):26-26,41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舞台灯光作为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了解舞台灯光艺术的发展历史.掌握舞台灯光艺术的表演内涵,充分利用灯光艺术的时空表达意境来实现舞台表演的特殊功能,对丰富舞台动感元素、拓展舞台表演艺术魅力具有重大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1.
1950年元月4日,四川崇宁县解放并实行军管。同月20日,我从“崇宁县人民解放工作服务团”(以下简称“人工团”)调入中共崇宁县委安德乡征粮工作队.支前解放大西南。2月11日,崇宁县发生匪特武装大暴乱,杀害我多名征粮工作队员,震惊省垣。3月6日,我们参加平息暴乱的中共崇宁县委会全体干部拍了张合影。就是这张老照片见证了我亲历的一段难忘的战斗岁月。  相似文献   

12.
是举世震惊、举国哀痛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促使我在震惊和哀痛中.开始查阅有关四川地震档案史料的我试图通过这些档案史料,了解素有“天府之国”之誉的四川,和地震有着怎样的牵连;历史上遭遇地震又是怎样的情况;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的思考?通过查阅《清代地震档案史料》中关于清代四川地震的内容.结果发现那里大小地震(多数为轻微地震)时有发生,如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上台不久,我被公派留学苏联,在莫斯科住了近4年。对当时的苏联高校以及作为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当时苏联社会,印象很深。我在莫斯科拍了许多照片,每当看到这些黑白的影像。当时的留学生活情景就仿佛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1843年上海开户。1845年起,英国在黄浦江西岸和吴淞江(俗称苏州河)南岸建英租界。  相似文献   

15.
看媒体和网络的报道,上海有好几家拍卖行都自称是改革开放第一槌,但查一下年份,却都在1992、1993年之间,那算不上第一槌.1988年lO月15日,在黄浦区政府小礼堂(九江路219号,现为基督教协会),举行了一次小型商业企业拍卖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后的拍卖先河,这是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拍卖第一槌.  相似文献   

16.
17.
“煮海熬波”——盐业生产是南汇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幅画卷。它曾引发人口的迁移,造就“浦东第一大镇”,南汇今天古怪的地名、密布的河道无不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南汇地区最重要的经济生产活动。并带动与盐业生产相关的航运、商业等事业的发展,对南汇的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让我们拭去历史的尘埃,循着变迁的足迹,一同追忆那曾经璀璨的熬波烟火。  相似文献   

18.
五十多年前,我只有十三岁,小学毕业后考上了上海商业学校烹饪班,成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批烹饪专业学生。因为是第一届,所以我和同学们毕业后还是比较受欢迎的,都被分配到了一些沪上知名饭店,有梅陇镇酒家、珠江酒家、新雅饭店等。作为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我毕业时还不满十七岁,  相似文献   

19.
IN REVIEW     
《期刊图书馆员》2013,64(3):69-74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20.
IN REVIEW     
《期刊图书馆员》2013,64(1):73-74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