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引起读者"追根究底"的兴趣和期待心理,借以激发阅读兴趣。悬念法多运用在叙事性作品中,通常在叙事过程中有意结下一个"扣子",  相似文献   

2.
悬念巧设置     
李俊主 《初中生》2011,(23):22-25
设置悬念是作者有意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事件和情节发展强烈关注的叙事和结构技巧。一般包括"设悬"和"释悬"两部分。其基本方法是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略作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从而激发读  相似文献   

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拨动思维之弦,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燕 《文教资料》2008,(30):29-31
毕淑敏的<女心理师>把笔触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对人的灵魂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对人性的复杂和隐秘揭示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的小说创作技巧以及心理学所呈现的独特魅力.作家以悬念结构小说,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中,引导读者对人性、伦理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所谓悬念,就是人们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情节发展变化的一种关注与期待心理。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大师在创作中都很注重悬念的设置,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对人们阅读心理、审美要求的一个合乎规律的总结。“平”则“直”,“直”则“板”,直露了,呆板了,文章势必就很难有动人的力量。所以,在行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多变,婉转生姿,像九曲黄河一样,斗折弯转,极尽腾挪跌宕之势。  相似文献   

6.
王娟 《教书育人》2007,(12):38-38
评书艺术家说评书,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剑拔弩张,扣人心弦的高潮时,就会突然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以“吊”听者的“胃口”,诱使人们继续听下去。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称之为“悬念”设置。同样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此法,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有效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一般说来,适宜设置“悬念”的时机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7.
设置误会     
【技法阐释】误会,顾名思义,就是误解他人的意思。设置误会作为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常用写作方法,它是有意让作品人物的一方对另一方产生错误的理解(或双方互生错误的理解),从而引起矛盾,推动  相似文献   

8.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称之为“悬念”设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悬念,也叫“扣子”。据《现代汉语词典》一书关于“扣子”的解释是:它常在“章回小说或说书最紧要、最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地方”。其作用是:“能引起人对下一段情节的关切”。而这在章回小说和说书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模式就是: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而早在章回小说诞生之前,已为小说家广泛运用,不过不叫“扣子”而称为悬念而运用和设置悬念这一艺术,在唐代小说中已经普遍而出色。  相似文献   

10.
徐鹏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3):13-14,26
戏剧的情节结构中必须设置“悬念”,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悬念”,戏剧与“悬念”具有相互的牵制性,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读者或观众审美心理的需要。因此可以这样说,古今中外的戏剧创作都无法避开“悬念”这一戏剧创作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迭,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设置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设置悬念是作者有意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事件等和情节发展强烈关注的叙事和结构技巧。一般包括"设悬"和"释悬"两部分。其基本方法是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略作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从而激发读者想读下去的迫切欲望。  相似文献   

13.
"设置悬念"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活跃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认真思考,解决问题。例如在讲空间距离的问题时,教师这样引入: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0公里的两个地方,分别同时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设置悬念的重要性及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并通过悬念导入、悬念授新、悬念留"味"来阐述如何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设置悬念,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处理好三个环节:①在课堂导入时设置悬念;②在新知学习时设置悬念;③在布置作业时设置悬念。  相似文献   

16.
许春艳 《考试周刊》2011,(10):47-48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以及设置悬念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略谈悬念     
悬念,古典小说称之为"扣子"或"关子",是一种在情节发展的开端或情节的展开过程中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以不断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心理状态的手法。叙事类文学作品,常常会有悬念出现,认识了解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用现代艺术技巧写成的古典作品,作品整体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手段有许多独到之处,与现代文学许多创作手法不谋而合。这里主要阐述了其中的网状悬念叙事手法,这是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结构上最精彩独到的手法之一,由此也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赵桂珠 《辅导员》2014,(13):38-38
文章如果平铺直叙,就很难打动读者。如何让文章引人人胜呢?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善于设置悬念。所谓悬念,就是作者在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结下“扣子”,引起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