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教育对青少年确立积极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重要作用。由于价值观教育受到传统价值迷失、主流文化乏力、应试教育挤压和内容方法失当等原因的影响,存在无根性、无主性、无位性和低效性等问题。加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育人资源,夯实价值观教育文化根基;发挥主流价值观的统整功能,提升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意识;强力推进生命和素质教育,确立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地位;变革价值观教育理念方法,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索职业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旨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目标,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这三种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形态:生物性生命,社会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大学生群体正值培养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由于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利益的诱惑,在诚信的生成过程中,应当以生死教育保证诚信主体,以生活教育拓宽诚信途径,以品格教育引导诚信选择。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贯穿人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终身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将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学校各学科教学中,可以把知识的课堂变成生命的课堂,更好地引导和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对中学生教育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实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的忽视和道德价值观的迷失导致青少年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学校德育重新关注道德的生命基础。庄子生死观的“齐生死”“保身、重生”“逍遥游”等观念,对学校德育改革有现实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一定认识,珍惜和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从而促进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全面均衡地发展。笔者在哲学与人生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渗透生命教育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旨在通过生命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使学生尊重生命、珍膳生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青少年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随着社会变革的大趋势而发生相应的震荡。对此,学校应强化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现行价值观体系中各元价值观的价值,使之确立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重要的一环。目前青少年在生活、生命与人生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在大学开设“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公选课,是要让受教育者体会、认识到自我之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在人生中丰富精神生活、发展知识水平、提升文化素养,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其课程内容应包括五大板块:学会生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和学会养生。  相似文献   

9.
李继江 《广西教育》2014,(43):17-18
对当前农村赌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应铲除赌博不良风气滋生蔓延的土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先从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入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行动。  相似文献   

11.
王国顺 《成人教育》2008,(10):35-36
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无不受之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网络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国就要大力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农村赌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应铲除赌博不良风气滋生蔓延的土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青少年。  相似文献   

13.
当“生命”与“教育”不再作为两个无关联的概念进行枯燥阐述而使之融合时,学校教育必定充满发展的生机与精神的诗意。关于生命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浙江师大刘宣文、琚晓燕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全人教育”。“从宏观上看,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可以分为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直接目标是认识生死、悲伤辅导、防范自杀、珍爱生命,培养学生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的态度,并提升抗挫折的能力。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喜悦与可贵,体验生命的意义,藉由正确的价值观、豁达的人生观与自在的生活观,建构个人生命的内涵,提升生活内涵和品质。”①这…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编写理念和指导思想(一)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贯穿价值观教育。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要求教材编写在党和国家的要求、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精神世界。同时,在当今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当代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当代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出现了生命价值观模糊和价值取向趋于物质等现象,给我国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敲响了警钟。习总书记的“扣子论”通过其丰富的哲学内涵,启发我们正确认识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7.
加强青少年人生观的教育夏炎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认真学习和宣传毛泽东同志关于人生观的论述,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人生观《即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一、坚持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是全面贯彻党...  相似文献   

18.
庄子从生命哲学的角度阐释了他的价值观、生死观和人生观。他外生死齐万物,理性地批判了附丽于生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引导人们超越自我认识的局限,从而辩证地看待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生物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开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残缺的科学教育。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做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将生物知识、技能的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认识生命之珍贵、生命之衰亡、生命之和谐、母爱之伟大、生命之意义,从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视生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 ,必然冲击着教学体制的改革 ,在教与学的同时 ,面临着新的课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青少年从小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此 ,学校德育教育问题 ,尤其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成为全社会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