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教育》2008,(9):8-9
一、教师业余时间阅读情况 在调查中,教师们业余时间读的书籍中,除教育教学方面,还涉及文史、家教、计算机等诸多方面。通过阅读《论语》、《文化苦旅》、《于丹〈庄子〉心得》、《史记》、《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期刊,教师们感悟到阅读生活的美好和作为育人者应坚守的道德情操以及在各种情况下应持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重庆陶研文史》(以下简称《文史》)创刊六周年。我表示衷心地祝贺!祝愿《文史》越办越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襄阳有丰富的文史资源,这些资源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有利的课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襄阳文学的讲授分量或延伸讲解襄阳文学,还可以到历史遗迹现场讲授襄阳作家、作品。将襄阳文史资源运用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岳杰 《教学与管理》2002,(10):62-63
《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5期刊发了倪义省的《“文史”合一建立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一文,提出了建立文史合一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的明确主张,这一见解的确深刻。这里试就该文前按语中所提到的“如何解决厚古薄今的问题,年龄越小可学对象越艰深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文史工具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选修课。可是,一直以来不太受学生们的重视。因此,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进行《文史工具书》课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从而最终提高学生检索和利用文史工具书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扩大考核范围等改革方法。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较有特色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史记》、《汉书》被誉为古今文史两大书。该文通过对两书同篇目的比照,从作者所处时代、各自经历、思想崇尚、史观笔法及文章风格和五个方面深入研究、分析,从中揭示出两者之孰优。  相似文献   

7.
文史不分家,教学两相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现行中学学科设置上,语文、历史等课程各分一家,自成一体,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们却是血肉相连、紧密相依的,故有“文史不分家”之说。中国最初的文学与历史是归于一类的。先秦的《左传》、《国语》等,既是史书,又是文学著作。魏晋时的志怪小说,既是史实,又是文学创作,直到萧统编《文选》,才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登载邓瑞整理的《五石斋文史札记》连载(三),《札记》作者为北京大学已故著名教授邓之诚先生,发表时整理者作了标点。近日阅读一过,发现几处标点有误,摘出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把握近代中国的发展规律,国家决定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目前的教学情况存在诸多问题,以致教学的实效性不强.为此鉴于中国"文史不分"的传统,把文学性材料引入《纲要》课的教学实践中是值得重视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胡适于1922年发表的《读〈楚辞〉》一文,在现当代《楚辞》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读〈楚辞〉》对《楚辞》相关文献的考辨及《楚辞》注家的研究具有启发《楚辞》文献学研究与促进现代学术研究范式建立的意义。同时,胡适在文章中提出的“屈原否定论”等观点,更暴露出他的《楚辞》研究存在着立场过于主观、结论过于武断两大缺陷,而这两大缺陷的产生主要是受“疑古”思潮和胡适西化的文学观念的影响,折射出传统文史之学的现代转型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主讲人简介:邢铁。1957年3月出生在冀南平原的新河小镇。从1978年开始陆续在河北师范学院、云南大学和南开大学取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导师李埏教授)和博士(导师张国刚教授)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选举担任过院长。主要从事以唐宋为中心的古代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和《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出版了个人专著《户等制度史纲》、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专毕业生大部分的第一岗位是生产第一线操作工或初级技术管理人员。因此,中专教学改革,应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改革中,应当压缩陈旧内容的教学课时,增加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内容,大力加强实训环节,使学生尽快适应第一就业岗位的需要。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将机械制造专业的四门专业课:《机床》、《刀具》、《工艺》和《夹具》综合为一门《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一、课程目标与要求《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加工所需的刀具、机床、工艺及夹具的基础及应用能力为目的,加强机械加…  相似文献   

13.
《珩璜新论》、《谈苑》是宋人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两种。内容广博,为后世文史考订工作提供了大量资料。同时,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语言学史料,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不少可资利用的宝贵材料。《珩璜新论》、《谈苑》中的语言学史料价值在于:词语探源;辨析词义;订正字音、字形;称谓语的考证;记录了许多当时的俗谚。  相似文献   

14.
《楚辞通论》是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楚辞学的学术著作;《辽代文史新探》首次对辽代文学文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重庆陶研文史》(以下简称《陶研》)是我的好朋友,每季定期从远自2500余公里以外的重庆来到江苏镇江,叫我怎能不乐呢?  相似文献   

16.
王洪海 《考试周刊》2011,(15):157-158
作者通过对《古代中国农业》作深刻的教学反思,认为"脱口秀"式的课堂教学,应该有幽默的语言、深厚的文史功底、适当的才艺表演、准确的身体语言。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文史学家。《文史通义》为其代表作。关于其中思想的研究论著颇多。有从史学角度、经学角度研究者。也有从文学角度切入者,也还有从文章学角度进行探讨者。文书档案作为文章的一部分。也是文章学或实用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少有从此角度予以透视者。现由章学诚《文史通义》来看,他应该是较早提出了“文书档案”这一术语者。一方面,章氏于《文史通义》中不仅提及了多种文书档案的种类。章氏还于许多文章中提及文书档案的工作内容。这些内容多属史志档案工作的范围。在《文史通义》中章氏明言史志档案有“实用”与“经世用”的功能、政教功能、凭籍作用。章氏关于文书档案的不少见解值得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史学的灿烂星河中,《史通》和《文史通义》是仅有的两部史学理论专著。这两部专著因其稀少而弥足珍贵,更因为专著本身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而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这两部史著被誉为史学批评发展史上的“双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陌上桑》《羽林郎》《孔雀东南飞》三首具有代表性的乐府诗歌,以文史的视角挖掘汉代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本文将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史料,从纺织业、商业、饮食这三个角度加以分析研究,通过纺织品布料与纹样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饮食水平的提高这三个方面,最终得出汉代经济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6):F0002-F0002
葛志毅,1947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82年北京大学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吉林大学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为大连大学教授,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