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能量"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积极体现。"正能量"是能够起推动维护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能量,社会的发展需要"正能量"占据人们的精神高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需要"正能量"集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需要"正能量"的凝聚。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年初,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举办"尚德姑苏·致敬好人"首届姑苏好人颁奖典礼,对社会各界评选产生的首届"姑苏好人"予以表彰。在全部二十位"姑苏好人"中,绝大多数为一线基层群众,事迹突出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其中多名好人曾获国家、省、市各级荣誉。他们之中,有面对危险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好人",有  相似文献   

3.
4.
分析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同一与差异 ,研究了怎样在市场行为中运用“人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改变需要人才有良好的网络道德。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一个针对培养中小学生深刻的道德认知以及优秀的道德行为的有效方法——现实道德扩展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意义重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道德叙事法进行道德渗透教育,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孩子常常由于缺乏规则意识导致许多问题行为,如上课讲闲话、打架、骂人、说谎、无礼、不交作业、顶撞师长、拿别人的东西等。面对这些问题,有的老师试图用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避免和减少问题行为,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会引发负面效应,如为了获奖或避免处罚而约束自己,表现出良好行为等。显然这不利于养成道德自律。费尔兹博士认为,运用"后果体验法"对儿童实施行为规范训练,有助于他们发展自主、自律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张绪姝 《班主任》2005,(6):32-34
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柯尔伯格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相似文献   

9.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心灵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是一种暗示性的教育方法。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陶冶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融入情境,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这一德育方法。本文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结合所查阅的参考文献,分析情感陶冶法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以 “目标导学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探究“目标导学法”在课堂教 学上的灵活运用,提高对教法改革的重视,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传统的试卷讲评课重知识、轻能力,忽视了学生参与“评议”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四步纠错法”试卷讲评课通过寻错、析错、纠错、避错四个步骤,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旨在推动初、高中思政课的教学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小议青少年“御宅族”的道德危机、成因及“出宅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天津教育》2008,(11):30-3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变化,青少年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群体”和“边缘群体”,这些群体的成员,其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与“一般”青少年有着较大的差异和区别。在教师、家长和其他人眼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被划入“另类人群”的范畴,甚至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本期“德育”栏目选择性地介绍几类“特殊青少年群体”,研究他们行为“特殊”或“边缘化”的原因。探讨对他们的教育方式。面对这些青少年。我们首先应做到靠近、了解和关注.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拒绝。这样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才具有可能。  相似文献   

13.
乔军 《天津教育》2011,(8):35-37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的起点应该立足于人的成长的基本形式,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这样,知识传授就不再是教育中压倒一切的任务,而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观念的变化,为我们重新认识刑事诉讼法的本质、任务、职能及相关制度提供了思想基础.由于人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权的保护应当一直指引立法和司法的行为,那种把刑事诉讼法仅仅看作是专政工具的认识有悖时代精神.刑事诉讼首先要控制犯罪,这是毫无疑义的,同时要强调控诉和辩护的平衡,保护人权,保证无罪者不受追究,健全并落实救济机制,追求公平,实现司法正义和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