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鲇鱼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著名理论。本文从"鲇鱼效应"类比出"船长——教师、鲇鱼——精英学生、沙丁鱼——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继而从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两方面探讨如何在寄宿制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鲇鱼效应"。  相似文献   

2.
鲇鱼捕老鼠     
蔡永平  陈涛 《红蜻蜓》2020,(4):12-13
鲇(nián)鱼和鲢(lián)鱼是好朋友。一天,鲇鱼对鲢鱼说:"我请你吃老鼠肉。"鲢鱼摇头说:"我不相信,你在水里,老鼠在陆地上,你怎么能捕到老鼠呢?"鲇鱼摆了摆身体,说:"我自有办法,你就等着吃老鼠肉吧!"天黑了,鲇鱼游到浅滩,它将尾巴伸出水面,静静地趴在水中。不一会儿,草丛中探头探脑地冒出一只肥老鼠,它尖尖的鼻子四处乱嗅,很快就发现浅滩上的鲇鱼。可老鼠观察了半天,"吱溜"钻进草丛。鲇鱼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3.
正有这样一则故事: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捞沙丁鱼,回到港口时死鱼满仓,而死鱼卖价大跌。但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着活鱼回港。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几条鲇鱼而已。原来当鲇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是所谓的"鲇鱼效应"。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也需要引入这一效应,这时就需要一些"异己分子"的"活"来"搅动"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4.
"鲇鱼效应"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经常应用的一种理论,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或员工活跃起来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或同事.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发活力的奥秘.本文将"鲇鱼效应"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激活和改造高校就业环境和学生群体,产生就业激励作用,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的就业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5.
捕鼠的鲇鱼     
程刚 《良师》2010,(8):31-31
鲇鱼生活在我国南部沿海,这种鱼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捕到老鼠。按理来说,鲇鱼离不开水,而老鼠生活在陆地上,况且机警狡猾,鲇鱼捕老鼠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那么,鲇鱼是怎么捕到老鼠的呢?  相似文献   

6.
《无常》因其与《朝花夕拾》格格不入的杂文化风格常常被研究者简单化处理.但鲁迅却借助无常这一特殊形象传达了对父亲(包括父亲和老师)的理想.寿镜吾和藤野先生在描写策略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是无常代表的"师格"的正面典范,同时也是在鲁迅人生中缺席的父亲角色的有力补充,三者最终统一于无常.《无常》体现了鲁迅一生对"人之父"孜孜不倦追求的轨迹,并将《朝花夕拾》从回忆型文本上升到美感与哲理并存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无常>因其与<朝花夕拾>格格不入的杂文化风格常常被研究者简单化处理.但鲁迅却借助无常这一特殊形象传达了对父亲(包括父亲和老师)的理想.寿镜吾和藤野先生在描写策略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是无常代表的"师格"的正面典范,同时也是在鲁迅人生中缺席的父亲角色的有力补充,三者最终统一于无常.<无常>体现了鲁迅一生对"人之父"孜孜不倦追求的轨迹,并将<朝花夕拾>从回忆型文本上升到美感与哲理并存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对于追求专业成长的教师而言,职业倦怠无疑是最大的障碍。怎样消除职业倦怠呢?笔者主要是利用心理学上的"鲇鱼效应"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激情的。"鲇鱼效应"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和《平家物语》两部作品中都蕴含了对世事、人生无常的感叹,但由于中日两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创作时代不同等原因,两者在对"无常"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异。《三国演义》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出发,用儒家思想去解释"无常",将"无常"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社会政治的腐败;《平家物语》从佛教的无常观出发,认为"无常"之所以产生,虽然与社会、个人的善恶有关,但决定因素在于人生本身的无常,具有一定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0.
"人生无常,历史无情"是苏童对《我的帝王生涯》的评价。所谓"无常"指的是在久远的时空和有限的生命之间,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不曾想过做帝王的端白偏偏坐上王位,对王位志在必得的端文却又与它失之交臂,而支配他们的就是无常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宫宁 《考试周刊》2014,(43):26-27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三个重要人物的描写表现了无常的美学观,体现了人生的虚空与无奈。以空灵和虚幻的景色为背景增添了悲观主义色彩,川端康成眼中的"美"是呈现在虚幻之中的美,而这种"美"又预示着"美"之必然无常、必然消亡的消极思想。  相似文献   

12.
无常观是《徒然草》一书乃至作者兼好的中心思想之一。本文通过对第41段的考察,得出该段所反映的无常观是一种自觉的、积极的无常观,也是深受佛教影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的无常观。作者兼好没有对如何应对生死无常提出一个明确的方法,反映出兼好的无常观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古写本4532号,是敦煌五代时期历学家翟奉达为其亡母马氏追福的设斋功德经,卷前有题签,文曰:"《佛说无常经》第七卷为亡母追福,每斋一卷."第一卷是《佛说无常经》,首尾俱全,首题:"佛说无常经亦名三稽经",尾部有翟奉达亲笔题记:显德五年岁次戊午(758年)三月一日夜,家母阿婆马氏身故,至七日是开七斋.夫/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翟奉达忆念,敬写《无常经》一卷,敬画宝髻如来佛/  相似文献   

14.
鸭长明所作的《方丈记》是日本中世随笔文学中的名篇,与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称为"中世随笔文学的双璧"。他本人也被尊为"日本中世隐士文学的鼻祖"。作品透露出鲜明浓郁的无常思想。但是他的无常思想及来迎思想都具有矛盾的一面。拙稿从长明个人生涯及作品《方丈记》两个角度探索了其无常思想、宗教思想的不统一性。  相似文献   

15.
壹"黑白无常"在高二年级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黑者,郝武也,长得虎背熊腰,肤黑如炭;白者乐文,天生唇红齿白,风流倜傥。"无常"则  相似文献   

16.
张静春 《教书育人》2013,(26):59-60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不难看出领导在一个团队里的作用。就一个学校而言,校长是这个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校长能力的发挥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前途和未来。而水无常势,战无常法,时代在变,那么校长的思想和行动也应与时俱变,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那么如何做一名新形势下的好校长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7.
熊十力先生的所谓"体用不二"主要是指宇宙本体与人的道德良知之间具有同质性;他的"体用有分"的命题则是指本体能够恒常地保持其自性,而物质现象却是生灭无常的。然而,在论述"体用有分"的过程中,熊先生误将良知的发用这种精神现象与生灭无常的物质现象相混同,不作区分地视两种用均与体有分,这恰与其"体用不二"之说自相矛盾。熊先生的这一矛盾在他的弟子牟宗三先生的"道德的形上学"体系中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8.
"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常见的象征.沈从文的创作与"水"密切相关,体现为"人格的自我写照"、"女性美的化身"、"自然美的写真"和"喻无常与不定",从而使其作品形成了整体上的阴柔风格.  相似文献   

19.
能剧是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本土结合的集大成之作,"鬘物"是能剧中公认最好的部分."鬘物"的其审美情感中透出一种受禅宗影响、经本土消化后的"无常"苍凉,即能剧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祁丹凤 《教书育人》2000,(15):27-29
教师管理的实质在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合理组织人力,不断提高工效,并使教师个体从中得到发展。本文拟在阐述鲇鱼效应。门槛效应、赫洛克效应等三种心理效应的同时,对其在教师管理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探索开发教师潜在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有效途径。 一、鲇鱼效应 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唯一老渔民每次都能卖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其奥妙是在沙丁鱼中放几尾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