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性主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五四”运动前后开始觉醒的中国女性主体意识,随着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政治、经济、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得到更为全面的确立和高扬,但同时,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和当代西方思潮的影响,女性主体意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本拟就当代女性主义意识的表现形态及现实状况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行政文化在这社会转型期间面临着新的价值选择和建构问题。我们只有先分析当前中国行政文化存在的弊端,把握时代发展和行政改革要求,才能通过寻找推动行政文化转化的有效途径,实现中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阐述了人的自身能力、素质发展的内在建构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存在的外在建构及其相互关系;强调智力建构在人的内在建构中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揭示出实际上割裂人的双重建构、用外在建构压抑内在建构的危害性,以期有利于纠正和防止新形势下的主体失落和价值错位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与化建构二之间存在着整体性,相悖性及互动性,化的是化衍生交融的过程,其核心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认同是化建构的基础,而人们对化的理解方式则是化建构的前提,因此,转型时期对化的理解应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即变异质化的不可通约性为可通约性,变化的冲突对立论为化的融合整体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于多重社会转型相叠加的时期,成长在转型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学习网络化时代的大学生的道德观已经并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本文在理性认识和客观把握转型时期青年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基础上,探究如何培育与转型时期相适应的和谐道德人格,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他们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这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伦理道德教育所必须面对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历经逾百年学习西方,中国已经处在一个需要审视、批判和检讨西方发展模式,以独立、自主的眼光去甄别、分析和看待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真实问题,从而推进中国社会历史性转型的历史时刻。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不仅为教学论提供了重构的契机,也提出了重构的时代诉求。在这一重构中,需要破除鸵鸟心态、古代意识形态和西方意识形态以及自我中心主义,以大气、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融汇"古今中西"的基础上,建构作为"地方性教学论"的中国教学论。  相似文献   

7.
"联合主体"--教师主体建构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通过主体属性的界定,审视教师主体建构传统模式的利弊,受“多角演出”和“多人主持”的启示,结合近年来教学改革中采用“学生登台”教学实践,提出教师主体建构模式的新设想-“联合主体”新模式。采用“联合主体”教育,可以使传统教师个体教育的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尤其是它将使传统教育的劣势和弊端获得根治,充分实现“扬长避短”的综合效应,发挥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群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改革思路和方向,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正在逐渐影响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和各项活动中,缓慢然而深刻地改变着固有的一切观念、体制和行为,中国的教育正孕育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但是另一方面,就目前而言,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还只是在探索阶段,汞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刚刚起步,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要解决。这其中,基本理论与宏观体系的建构和完容,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前者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软件系统,而后者则是它的硬件支持。 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系…  相似文献   

9.
课程领导共同体概念萌芽于团队领导,有团队、层级、民主三种模式。我国应建立以校长为核心,教师参与,课程专家引导的三方协同互动的课程领导共同体主体模式,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其建构要转变观念,形成民主、合作、共享的领导观,建立高效、稳定的保障机制,营造开放、对话、反思的课程文化,搭建领导共同体的践行平台。  相似文献   

10.
写作主体的智能建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综合机制:综合多种元素、多种学科,以此来更新写作主体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其二,转化机制:培养写作主体较强的写作转换能力;其三,运作机制:能使写作主体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提高写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在社会转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应该着重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工作实效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  林德荣 《成人教育》2012,32(7):27-28
文章认为,成人高等教育未能及时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是它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分析指出,社会转型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激励机制、服务对象和教育理念等都产生了严重的冲击,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新的显著特征,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将道德主体内融性的教育体制借鉴于体育教育,从而达到拓宽体育教育视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是教育的核心和永恒主题。由于受西方近代以来主客二分文化精神的消极影响,现行的主体性教育设计却带来了主体性的僭越。随着主体性哲学的式微,互主体性教育以其深刻的对话性、平等性、民主性等人文性特征走上了历史的前台。  相似文献   

15.
反思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主体地位的缺失、主体人性的缺失、主体生命的缺失、主体人格的缺失。如今我们倡导的主要是基于选择性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自觉性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性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性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要实现这一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须优化学生的主体需要、主体本性和主体活动。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突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在培养高等教育人才方面实施了多项改革。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在该领域出现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多级化、培养水平的标准化、培养内容的人道化与人文化以及培养形式的多样化等改革新趋势进行了具体评析。  相似文献   

17.
压制、隐匿与凸显:道德教育中的身体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体是铭写着历史的样本,同样也是一条考察道德教育的线索。身体在历史中不断地发生着转向,由蔑视身体的压制状态、忽视身体的隐匿状态转向尊重身体的凸现状态。与之相对应,道德以及道德教育经历了从救赎式的道德教育、理性化的道德教育到生命化的道德教育的嬗变。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转型期,由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高校扩招,学生规模扩大,生均办学资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受到很大的挑战,高校应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实践型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乡村文化面临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蕴含着乡村特有的文化特质,是乡村教育的生命源泉。如今,乡村学校作为一个机构不仅在组织上与所处的村落相分离,而且在教育的内容上也同乡村生活相隔离。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应该如何发展,乡村教育又应该确立怎样的发展目标,这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主体的研究.语文教育主体是指施教者与受教者在语文活动中应建立的复杂的交互关系.它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类,既是一种发展、变化、动态的关系,又是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语文教育主体的施教者要做课堂学习的对话者、个性发展的激励者、立身行事的引导者;语文教育主体的受教者要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语文教育主体的施教者与受教者间互为条件、相互变化、相互依存.在语文教育中施教者素质的提高和受教者潜能的开发以及施教者与受教者间的互动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