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1.6亿人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3.2亿为农业劳动力。据测算,种植业实际需要1.5亿劳动力,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不仅如此,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阶段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非常艰巨而紧迫。4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轻点鼠标,…  相似文献   

2.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总人口5974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1.1亩,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比重达64%,农业GDP占全省GDP的份额为14.9%.湖北也是一个教育大省,全省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2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当务之急是要繁荣城乡经济,富裕广大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富裕广大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数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开篇就强调,"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毫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3亿人口,6.74亿人居住在农村,占总人口的50.32%。据统计,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50%在初中之下,农村实用人才仅约1000万人。这些数据说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大量转移,农村实用人才素质低、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另外,农业科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继续教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7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4780万人。在全国就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为37.8%,初、高中的所占比重为56.3%。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由此可见,我国低素质就业人口比重很大,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很低,已明显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关注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而且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一、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意义1.关注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5.
面向三农统筹规划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57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6%.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93.4万人,约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4.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每年新增劳动力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6.
建设背景河南省是农业大省,2003年河南全省人口96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全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10万人,劳动力输出总量约占全国的10.9%,但农业人口素质普遍不高,外出务工的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比例达78%,而且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非常突出.这使劳动力转移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瓶颈,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大地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农村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远离直接监护人,失去家庭的关爱和教育.目前,我国农村农民工子女已达2 000多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是究竟应该怎样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呢?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全社会重视的问题,也是本文着重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经济问题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的农业经济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若干障碍与问题,经分析可知,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化问题突出,农产品市场在运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教育、科技及信贷在农业中的应用尚不显著,农村劳动力的开发与转移还很困难.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从1979年到2001年,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下降了20个百分点。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我国将在今后10至20年经历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大转移,从农村人口到城市人口的大转移。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5亿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将  相似文献   

11.
刍议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发展,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基于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我国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一事实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现状比较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和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6.09%[1],可看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4.67亿,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5%,小学水平占45.1%,初中占28.15%,高中仅为4.45%,每万人中大学生只有0.87人.我国90%以上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下,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率只有35%左右.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进步发展的需要.江总书记说:"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在人才",而科教兴农,关键也在人才.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十分缺乏农业科技人才,许多农民还凭着传统的经验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这种传统经验对科技有着明显的排斥作用.因此,农村呼唤有文化并掌握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对农村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我国将在今后10-20年经历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大转移,从农村人口到城市人口的大转移.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5亿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终身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2年的数字,中国12.67亿人口中,有9.03亿人居住在农村,占总人口72.1%.农村劳动力总数为5.22亿,在农业领域内就业的劳动力2.74亿.中国有2 800个县,39 000个乡(镇),2.46亿农户.这些数字说明,中国的农村教育和农民教育,就规模、水平和普及程度而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问题,现已成为在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引起了高层领导人和社会的普遍不安和关注.其次,1999年以来粮食的连年减产,也使人们懂得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经营规模过小(每户耕地0.52公顷),除了生产水产品和某些园艺产品的农户之外,比较经济效益普遍低下.这就决定了农民对投资教育包括学习农业技术培训的兴趣和投资能力极其有限;而国家由于财力不足,没有更多的钱投资农村普教和农业专业教育.目前,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尚且难以落实,要发展终身教育,困难是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教育》2007,(3S):45-4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增长与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对职业教育有着越来越强劲的需求。目前我国现有技术工人仅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约占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依靠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是不行的。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正面临着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存的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发展的滞后也突出反映在教育事业上。据2003年农业部对不同地区农村2万农户的调查,在户均2.49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为0.33人,占劳动力的13.3%,高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8%,中西部农村则更高;小学文化程度的0.97人,占38.9%;初中文化的1.00人,占40.2%;高中文化的0.19人,仅占7.6%。从技术素质看,户均劳动力具有专职技术职称的只有0.07人,占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人口9555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4%。河南也是一个教育大省、职教大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02万所,在校生2525.64万人。影响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15岁以上农村劳动力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2.4%,而每年受到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7.96%;城镇职工中,中级工只占36%,高级工仅占4%。一方面是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有技术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担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重任的职业学校长期以来招生困难。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出口”不畅,这已成为制约全省职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河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从1997年起,连续6年居全国第五位。但作为人口大省,多项人均经济指标却排在全国中后列。影响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全省15岁以上农村劳动力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2.4%,而每年受到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7.96%;城镇职工中,中级工只占36%,高级工仅占4%。一方面是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有技术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担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重任的职业学校长期以来却招生困难。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中等职…  相似文献   

19.
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 ,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意义深远。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劳动力素质至关重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 ,是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最为现实的选择。一近年来 ,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村的教育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依然较低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程度低。据调查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达 80 %多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 15% ,大专以上文…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就业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从长远和根本上说,要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尤其要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其核心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化.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化已取得初步成效的今天,面对着城镇大批失业下岗工人的现实,面临着新政府的政府机构改革,重提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颇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