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11,(6):64-64
热带肥人 老师:“无论任何物体一热就膨胀。” 学生:“那么,老师,住在热带的人是不是都很胖啊,因为他们时时都在膨胀呢!”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时代》2006,(5):112-112
“这将是航空业的一次革命.会给战争的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格鲁门公司的一位专家当时在向本刊记者介绍他们设计的一种新飞机时这样说。这种代号为“698”的飞机能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而且无论速度还是航程都将远远超过普通直升机。  相似文献   

3.
在1950年代的经典电视喜剧《蜜月期》(The Honeymooners)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布鲁克林的公共汽车司机Ralph Kramden大声地对妻子Alice说道:“知道吧,我明白你多么容易感染上病毒。”半个世纪之前,连Kramden家这样的普通人都有一些病毒方面的知识——知道病毒是疾病的微型使者。不过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并不确切地理解什么是病毒。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廉锋  郭丽 《世界发明》2010,(1):29-29
本届文博会上,记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像博物馆、体育等“传统”的创意产业门类,在本届文博会上扮足了“创意像”。这种感受直接而强烈。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节目中,我们曾见到过这样的事情:在东北虎研究中心,被驯化已久的老虎居然抓不到一只鸡,一头小牛犊在饿虎群中竟安然存活一天一夜。老虎擅长的“一扑、二咬、三剪”的本领,居然消失殆尽。驯化的老虎几乎变成家猫的情形令我想到了今日之教坛。君不见我们的许多老师,包括一些业务不错的老师,习惯并热衷于对学生的“驯化”。他们在备课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一一予以详尽的准备,注重有条不紊的推理、演算和精确的解答,教得很耐心,细得不能再细,力求“讲深讲透”。教师越俎代疱地将知识“咀嚼”好,像吃饭一样地喂给他们,学…  相似文献   

6.
说起机器人,大家心目中大概都是这类“人形”的东西,其实大部分机器人并“不像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最近研发的“机器人记者”,样子就像一辆四轮小板车。想像以下场景:在阿富汗山区,一名恐怖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听说“ZYD”超级记忆法在长沙非常火爆,有一批从常德、邵阳甚至武汉、桂林等外省赶来的学员,因为人数太多多等了几天而被安排到下一期。记者得知消息后,在培训班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赶往“ZYD”超级记忆法培训班采访。来到培训现场的时候,中国第一位记忆研究生杜有志老师的讲课即将结束。正当记者觉得有一点遗憾时。突然出现了令记者大感意外的一幕:一个中学生有点怯生地问杜老师能否签名留念,然后递上笔和笔记本。就在这时,一大批学生蜂拥而上,把杜老师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争先恐后地请杜老师为他们签名,而且有的学生由于挤不进去,竟然哭着要爸爸妈妈为他们去签名。  相似文献   

8.
马瑞芳 《今日科苑》2007,(21):113-115
百家讲坛“三变脸儿” 有个记者向阎崇年提出他是不是“开坛元勋”的问题。阎崇年刚答“我不是百家讲坛‘开坛元勋’,在我之前上过讲坛的,大概有1000人。”我跟阎崇年夫人解立红远远地坐在记者身后喝茶。我笑道:“何不干脆说‘我是1001人’,多有趣?”解立红说:“他不会这样说。他得考察清楚才能说,他是不是第1001人。”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3,(1):65-67
产房中传来一声啼哭,是男孩还是女孩?一般人都会第一时间这么问,但如果生下来既不像男孩也不像女孩,这样的情形该怎么办呢?实际上,这种介于两性之间的“第三性”人比你想象的常见。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处在男女两性中间的“灰色地带”,终其一生都在生理上、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赵霖 《今日科苑》2003,(6):24-24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形象地说明了食物中蕴涵着非常有效的防治疾病功能,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传统,提倡  相似文献   

11.
近日,记者接到南方某厂家反映,他们厂在采购传感器的时候,从销售人员处获悉某些国产品牌传感器其实就是进口产品的翻版货——核心都是一样的,只因贴了国产牌子,价格却便宜很多。面对这样的介绍,李先生一脸迷惑“国产”与“进口”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猫腻?无独有偶,记者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采访的时候,也接到许多销售人员乃至技术研发工程师的反映:“业界的确存在某些国内厂商对进口产品进行翻版,然后贴牌销售的事实。”然而,在谈及对该事件态度的时候,人们普遍持默认的态度。显然,该事件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在采访中国传感器协会的时候我们的记者才得到了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对学生的成长大有好处。所以就要在初中阶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初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很大,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是初中老师的责任,但也是比较头痛的事情,下面就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蒋方舟 《知识窗》2010,(8):42-42
我有一个外校的同学从大一开始就积极地推荐我加入学生会。大一的时候.他说:“人上大学,还是应该培养点公共服务的意识。你应该进学生会.大学生可不能都像你一样.”现在过了一年半.偶尔聚会见到他.他仍真挚狂热.但是推荐语变成:“人准备进入社会.总要了解一些腐败和阴暗面.这样以后才不至于被人万箭穿心.死无葬身之地.你应该进学生会.大学生可不能都像你一样.”  相似文献   

14.
《知识窗》2011,(3):19-19
对上海市某女子中学高一学生来说.这一学期老师们的举动都有些“反常”:政治老师和他们大谈女性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语文老师花了三堂课时间与他们一起研究女文学家的情感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有记者阿刘德华,你为什么要做南极人的形象代言人?刘德华的回答是:“我对我的事业和前途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也发现他们对产品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我觉得这是蛮配合的一律事情。我之所以做南极人的形象代言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之间很单纯,单纯的原因在哪里呢?我是一个单纯的艺人,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给所有的人带来快乐。他们也很单纯,他们是要温暖所有购买他们产品的人。就这样我成了南极人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6.
潘晓燕 《科教文汇》2007,(4X):12-12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或肯定。没有哪个孩子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否定、缺乏关爱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会欣赏、会赞美、会关爱。正如美国心里学家丝蕾所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  相似文献   

17.
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心中都藏着这样一份渴望:工作结束后回到家,定定心心地坐下来,恬恬静静地品一杯清茶,慵慵懒懒地浏览一份报纸,最后舒舒坦坦地睡上一觉。然而这种享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在我们中间可能有很多人在工作中连坐下来休息休息双腿的时间都很少。他们的腿就像中了邪一样无法停止活动,因为一旦安静下来,就会有种犹如蚂蚁行走或者瘙痒、拉扯般的感觉涌上双腿,让人无法忍受一分一秒,迫不及待地想动动双腿试图甩掉这种感觉。而更为残忍的是,这部分人无法获得一个安稳觉,因为这种难忍的感觉在夜间躺下后尤为严重。这种“腿不由己”的感觉不仅折磨着他们的身体,更折磨着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4,(12):72-72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院长孙松发一语惊人:“每年招生都要培养不少百万富翁!像湖北的独立学院每年的招生人数接近1O万人,保守估计至少有1O亿元被少数人中饱私囊。一位家长这样痛斥:在票子的诱惑下,那些不负责任的公办大学不仅出卖自己的品牌,而且还要出卖自己的良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专家指出,独立学院有公办大学之名,少公办大学之实,有民办大学筹资渠道,却少民办大学的监管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立学院就像一个“怪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04,(6):56-57
在农村,经常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开山凿石,自己烧砖制瓦,自己做木工活,最终把房子盖起来了,嘿,朝向通风,冬暖夏凉,还都没有问题,这样的人融“设计者”、“制造者”、“使用者”多种身份于一体,是中国人眼里最厉害的“高手”;做事业,如果谁能够自己研究产品,自己开发市场,自己管理经营,这样的人,应该更算是“高高手”!面对规模化市场经济,我们虽然不提倡这种“个人全能”,但如果真碰上这样的能人,还是必须录入史册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4,(6):50-51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说话有障碍、语速缓慢、语音低沉、行动迟缓、不愿与人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尖叫,有时候对他人或对自己有一定的攻击性,他们被人亲切地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传说中的外星人一样,不认识这个世界,也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就是自闭症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