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继肥皂剧、历史剧、情境喜剧、综艺晚会等节目相继盛极而衰,智能竞赛类节目又成为电视台的“新宠”。以中央电视台“幸运52”、“开心词典”两档强势节目的火爆成功为龙头,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竞赛类节目,“满汉全席”、“超级挑战”、“十万个为什么”、“挑战主持人”等竞相涌现。放眼看去,无论是游戏类节目还是智力竞赛类节目,似乎不与“竞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节目的“兴奋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巧妙设计“兴奋点”,从而使节目更加好看,更加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所谓“兴奋点”,就是能使观众振奋和激动,不但将节目看下去而且能引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闪光点”、“动情点”、“新鲜点”等。新闻节目的本质特征是它的真实性,这里我们所说的设计节目“兴奋点”,是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所进行的在内容、形式等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台的对象性节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广播电台播出的每一个节目,都是为听众举办的,都有自己的收听对象,所有节目都是对象性节目。狭义的对象性节目,是指那些专为某些特定对象举办的节目,如“小红帽”、“出租车之家”、“企业采风”、“农村天地”、“健康之声”等等。  相似文献   

4.
沈洁敏 《报刊之友》2012,(11):130-131
摘要;广播热线节目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原因不在听众,而是节目出了问题。本文对广播热线节目“一头热一头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广播热线节目的“三性”问题,即:“话题的真实性”、“听众的参与性”和“信息的实用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广播热线节目如何走出“一头热一头冷”的怪圈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15日,韩国有线电视台tvN播出了“LoveSwitch”。该节目与2010年1月15日中国江苏卫视推出的情感类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类似。“LoveSwitch”与“非诚勿扰”的母版节目都是英国的“TakeMeOut”,舞台场景相似、人物设置相似、节目环节相似。但因为韩中两国的媒体环境不同引起两个节目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差别。本文将通过引进模式、节目形式、节目内容等方面分析两个节目本土化过程当中出现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1997,(5)
香港电台1996年4月开始为听众提供“新闻通”、“节目通”电话收听节目。听众无论身处香港或海外,只需通过电话接“新闻通”热线,便可以听到每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节目,或经“节目通”热线,收听香港电台第一台的节目。“新闻通”及“节目通”服务,是利用先进的“双向交  相似文献   

7.
随着形势的发展,我省许多县级广播站纷纷升格,由站改台;广播设施也逐步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广播节目设置、播音风格等的转化,其中有不少成功的尝试,但似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种倾向,即偏离农村,一味追随城市大台的“城市化”倾向。所谓“城市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节目设置上,盲目模仿城市大台。上级台、城市大台为了满足各层次听众的需要,节目基本上是“大而全”。县级台站仿此就搞了个“小而全”,如以专题节目为例,就有“青年节目”、“少儿节目”、“市场与信息节目”、“法制节目”等等。有的台的新闻性节目就多达  相似文献   

8.
在广播改革大潮中涌现的谈话类热线直播节目,引起上上下下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本文对热线直播谈话类节目中的“谈心节目”一作者称作“情感交流热线节目”,做了较深入的探讨。文章从“标志社会进步的精神窗口”、“发挥广播电台的独家优势”、“美化听众心灵的社会课堂”、“有待深入开垦的精神沃野”四个方面,分析了“情感交流热线节目”产生的动因、节目的特色、节目的导向与节目的功能。作者还着力就决定节目成败优拙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李萍 《新闻大学》2005,(3):81-83
收视率是电视台日常管理中最常用到的考核指标,将收视率指标进行衍生和细分,可以为电视台节目质量的控制提供更科学、完善的动态考核体系。利用收视率及其衍生指标构成动态考核体系,不仅可以捕捉到电视观众收视行为的变化,还可循着这种变化的轨迹对栏目、频道等节目载体进行跟踪,有效控制节目质量,不断提高节目竞争力。节目质量的控制一般由三段流程组成:“预警”、“诊断”和“跟踪”。通过“预警”,可以找出有“问题”的节目;通过“诊断”,进一步寻找节目改进方法;通过“跟踪”,可实现节目质量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朱玉华 《视听界》2001,(5):34-34
“格调”指风度、仪态。主持格调指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艺术风格。“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和“服务类”节目的主持应该不一样,前者沉着、老练,严谨而又轻松自如;后者亲切热情而又自然大方。“游戏节目”的主持人和“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风格当然也不同。那么,谈话类节目的主持格调应是怎么样的呢? 一、不“俗”不“雅”。包括形象和语言。节目主持人不能给观众以俗的形象,要以美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美的形象包括美的声音、美的外表。声音形象的美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访谈节目中,经典的“提问—倾听”式访谈把关并引导着用户的解读习惯与收视意向,有形的访谈节目模式,恰恰需要“无形的环节”来设置。访谈节目主持人在前期备稿时可以对节目效果的“理想范本”进行勾勒,这一理想范本是节目组可操作、可实现、可反馈的,而节目效果的最终达成离不开主持人的“自我呈现”。这让今后的访谈节目工作者及学者对于节目谈话场的构建具备了新的衡量与思辨。本文旨在通过“理想范本”这一表演理论的介入,对访谈主持人理想范本建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电视选秀节目看我国的生产性受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一鹏 《新闻传播》2007,(10):68-70
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成为我国电视传播的一个显著现象。“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绝对唱响”等等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本文主要透过这些选秀节目看看背后功不可没的生产性受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为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广播栏目,搭建百姓与政府对话沟通的平台,2003年10月1日,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市长与市民》栏目。栏目每周日8:00至9:00首播,15:00至16:00重播,节目形态为热线直播,由“市长走进直播间”、“节目反馈”、“专家点评”、“节目综述”四部分组成。每一期节目都有市民代表与市长面对面交流沟通,相关部门参与解答。根据节目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李文韦  吴隽 《中国广播》2011,(11):74-76
本文结合甘肃都市调频广播2010年节目改版情况,对广播专业化频率节目运行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格式化+播出季”的创新节目运行模式,并对“格式化”和“播出季”的节目运行模式的源起、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践中的功能体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吴疆 《视听纵横》2007,(5):105-105
说什么?怎么说?这是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一直孜孜以求、始终在追寻的问题。在主持人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我认为”、“我感到”、“我想”等等,这种以“我”为话头的说话方式,在节目中是屡见不鲜的,交通热线节目也不例外。但因交通节目中涉及交通法律、法规的的东西比较多,所在在这样的节目中以“我”为话头的语言使用显得更加重要,要有分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段东  邓斌 《青年记者》2006,(6):17-19
“超级女声”的产业链综观“超级女声”,其成功不仅有赖于精心设置的赛制,更重要的是其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从节目策划、节目制作/播放、市场运营,到品牌运作与衍生产品开发,“超级女声”整合了各种相关产业。随着节目的热播,其产业链逐渐形成。其中,节目制作商、节目品牌运营  相似文献   

17.
陈芳 《现代传播》2003,(6):113-114
对外来节目进行“本土化”的再加工 ,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指对外来节目进行“本土化”的加工 ;第二是指将外来节目的节目样式进行“本土化”的消化吸收。本文将就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引进节目的“本土化”改造工作进行一番剖析 ,相信会对中国电视界外来节目的引进工作产生积极的意义。一直接对外来节目进行“本土化”的加工是我们最常见的形式。这个加工是要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进行 ,否则何来“本土化”之说 ?当然这个“本土化”不仅仅是指翻译、剪辑一类的编辑工作 ,更重要的是进行本土化内涵的改造、加工和再创作的工…  相似文献   

18.
在’96中国广播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有这样一种看法:“未来广播发展将以新闻改革为龙头,以夜话和音乐节目为两翼。”这一看法将“夜话”节目视作电台非办不可的节目,恰巧与“电台不应该再办夜话节目”的看法形成鲜明的对照,而后者的出现原因在于有的电台夜话节目粗制滥造,缺乏吸引听众的魅力,甚至成了闲聊、漫谈、废话连篇的节目。人们不愿让这样的节目充斥空间、占领时间,渴望听到高质量高品味的“精品”。那么,未来的广播发展中有没有“夜话”的一席之地?听众究竟需不需要夜话节目?我以为:以夜话为主的“情感交流节目是…  相似文献   

19.
汪波 《传媒观察》2006,(4):43-45
社教节目曾经是我国电视台节目设置的三大支点之一(新闻、社教、艺)。曾几何时,上到中央台下到县级台都设有“社教部”(再不济也是个“新闻社教部”)。每年大大小小的各级评奖中,“社教节目”也都是紧排“新闻节目”之后,奖项的含金量也在伯仲之间。可如今绝大部分电视台都不见了“社教部”的踪影,新入行甚至可能都没有听过“社教节目”这一个节目门类。社教节目似乎已经离我们的电视从业人员、电视观众远去了!  相似文献   

20.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的.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收者,而且是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观众在一些节目中还拥有淘汰参赛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