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佳句储备库     
竹簟衬重菌.未忍都令澄。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唐·元稹)蕲州竹簟凉于水,黄陂葛巾细于纱。(清·张养重)千竿竹翠数蓬红,水阁虚凉玉簟空。(唐·刘禹锡)  相似文献   

2.
土壤石油污染对两种藜科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土壤石油污染对两种藜科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石油污染质量分数为500—5000mg/kg时,对碱蓬幼苗株高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壤石油污染质量分数在15000~30000mg/kg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任何浓度的土壤石油污染都会抑制翅碱蓬幼苗株高的生长,随着石油浓度的逐级增加,抑制作用逐级增大。  相似文献   

3.
洁白的芦花     
久久地,我注视着窗外的几株芦苇,它们瘦弱的身子撑起一蓬洁白的芦花,在初春的风中摇曳。闭上眼睛,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家乡那一片茫茫的芦苇荡,以及那似雪一样的芦花,其实,我知道真正挥之不去的是对父母长久的思念。  相似文献   

4.
去年6月,我因工作关系去了泰国南部的宋卡拉府乍拍县,住在当地居民纳塔蓬的家里。纳塔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7岁,小儿子5岁。纳塔蓬的大儿子很淘气,经常在外惹祸,使家里为他负担额外的经济责任。有一次,纳塔蓬的大儿子又惹祸了,一个小伙伴被他打伤,送进了医院。小伙伴的家长找到纳塔蓬家,让他负担医疗费。纳塔蓬如数支付了那笔款项,待他们  相似文献   

5.
桃花依旧笑春风樊琳芳静静流淌的河水,在风中缓哭着绿裙的竹子,一切都是那样熟悉。他狂奔着跑入竹棘。桃花依旧,反民依旧,P是口五的门创,懂了一把大大长长的锁-...·清悠悠的水,静幽幽的竹,隐竹度水的是一座小反民学校。唯一的标志是房颤一株高过秀分的五星红...  相似文献   

6.
蓬草是历代诗词文赋中的重要意象,历代文人在选取这一意象进行创作时,有着千姿百态的心绪.“飞蓬”“转蓬”“孤蓬”“蓬心”……这些意象名词的构造无不显示出文人对“蓬”的青睐与感怀.因此蓬草意象的嬗递研究成为历代文人风气研究的一个缩影,从整个文学壁垒之一隅管窥时代文学脉络的思路,也恰如其分地附和了极具时代意义的文学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7.
    
师专的竹,“疏”,累加起来,不过几十株;但也不少,宿舍旁、教室后、水池边,都有。悄然独立。 师专的竹,“野”。三、五枝,或七、八枝,不经意地长在那儿,平平凡凡的。但,细细地看看,错错落落的,又觉得野得自然,野得脱俗。 师专的竹,“淡”。淡淡的黄,淡淡的绿,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近距离看见竹,是我在小学二年级刚转入新华小学,住在美丽的新华绿洲小区。小区内,繁茂的花草丛中,竟有几株空心、有节、挺拔、翠绿的植物,妈妈告诉我,这便是被古人称之为"四君子".之一的"竹"。  相似文献   

9.
[主题导语]恰似一株高雅的竹,在尘世中超凡脱俗挺拔生长,风雨不惊,冰雪不移,用大爱与良知为基础,形成了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一位智者,把心汇入传统;一位仁者,把爱留在东方。季羡林——大儒无声品自  相似文献   

10.
那是家乡     
小进进述:顽强的扁竹 据说,扁竹是一种花,我却从来没见它盛开过.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的我还很小,大概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样子.那年夏天,见干哥哥家的院子里栽了成片的扁竹,绿意盎然,我很是喜欢.于是从干哥哥那里要了一株,并扛着小锄头,将它种在老屋后面的空地上,胡乱浇点水,后来也没去理会它.  相似文献   

11.
魏宁 《四川教育》2020,(6):18-19
近年来,长宁县幼儿园充分发掘和利用竹资源,创造性地研发竹玩具,创设独具特色的竹环境,推广生活化、游戏化的“竹课程”,走出了一条竹乡特色的幼儿教育之路。一、“竹课程”的开发目标。幼儿园通过“竹课程”开发,培养幼儿对竹的兴趣,引导幼儿领悟竹文化内涵,培养幼儿“竹”的精神品格,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两只獾     
新鲜人 《良师》2010,(5):40-41
那一季,猎人横行。 整个秋天,我都蜷缩在灌木丛下面的洞穴里,头顶的芦荻花一蓬一蓬地开了,因为风过,雪一样飘远了,而我却寸步难行,腿上的枪伤开始一点点溃烂。  相似文献   

13.
北美海蓬子是典型的一年生稀盐盐生植物,在滨海盐碱地开发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从种子对盐碱化土壤的生理适应性、成株形态对高盐环境的适应性、细胞水平上的渗透调节机制、维护质膜系统完整性的活性氧清除机制、离子胁迫下的Na+的外排和区域化机制等方面,对典型盐生植物北美海蓬子的耐盐机理进行综述,并对其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竹蜻蜓     
这个星期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支竹蜻蜓。傍晚,我就和妈妈在楼下玩竹蜻蜓。我双手合住按着竹蜻蜓来回搓,然后突然用力一搓快速放开,竹蜻蜓就像一架小小的直升机似的飞了出去,然后慢慢悠悠地停在了草地上。一会儿,它又像一只可爱的小蜻蜓飞落在草丛中。风儿好像是竹蜻蜓的向导,它吹到哪儿,竹蜻蜓就跟到哪儿,我和妈妈比赛谁的竹蜻蜓飞得高,飞得远。妈妈迎着风儿使劲一搓,竹蜻蜓飞了出去,风儿往后吹,竹蜻蜓就跟着往后飞,朝着妈妈的脑袋急飞过来,幸亏妈妈机灵过人,往下一蹲,竹蜻蜓就从妈妈的头顶上掠了过去。好险呀!轮到我了,不好,竹蜻蜓飞到树丛里…  相似文献   

15.
克林蓬的节日我叫毛蒂娜·舒哈,是个女飞贼。当然这没什么好骄傲的,贼嘛,是该斥责的。但我并不感到可耻,我的家庭本来就是盗贼世家。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克林蓬·舒哈还曾经偷过达国伯特的胡萝卜呢!克林蓬是个好笑的家伙,衣服的领口带着花边,鼻子还是歪的。客厅的壁炉上面有一张他的画像。克林蓬死于某年的12月24日,摔死在一块冰上,这可怜的家伙!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我们都没有忘记。每年12月24日,家族成员们都会聚集在我家纪念他。克林蓬的节日,也就是每年的这一天。是的,我知道,那天是圣诞平安夜,但是在舒哈家族,所有的事情都有点不同。…  相似文献   

16.
顶真与回环是汉语中两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乍看,它们很相似,实际有区别,不细析,易混淆。用上一句结尾的语词做下一句的开头,即后一句的头顶着前一句的尾,一句句首尾蝉联的修辞方式叫顶真。顶真有两项的,也有多项的。例如:①·蒂下生蓬,·蓬中结实。(李渔《芙蕖》)②·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毛泽东选集》)③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埋在地下的竹根。(《井冈翠竹》)①是两项的。②③是多项的。用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来揭示事物特殊关系的修辞方法叫回环。回环…  相似文献   

17.
相遇冰峪沟 冰峪沟位于大连庄河北部山区,内有众多沟谷,群山一蓬一蓬,散落其间,玲珑秀美。英纳河、小峡河两河,穿梭其中,清亮澄明。山枕着水,水绕着山,形影相随,不离不弃,勾画出一幅幅妙不可言的天然画卷。人称辽南小桂林。  相似文献   

18.
<正>传说有一位书生上京赶考,正在过一座独木桥时,迎面来了个挑竹子的姑娘。姑娘说要出一上联请书生对,如对出下联,她才肯让书生先过桥。姑娘出的上联是:"竹担挑,挑竹担,竹担挑竹竹挑竹。"书生一时对不出下联,只得转身让姑娘先过桥。  相似文献   

19.
在白雪皑皑的原野上,一个村庄里面住着一家三口人,爸爸和两个女儿。大女儿佳伊十爱漂亮和钱财,二女儿佳蓬十分善良。爸爸每次从外面砍柴回来都会给佳蓬带回一束郁金香佳蓬也十分喜爱,可大女儿佳伊连看都不看眼。这一天,外面下了很大的雪,爸爸却又要上山砍柴。推开门,雪已经没过膝盖了,佳蓬劝爸不要去了,可爸爸没听,回来时,爸爸没有回郁金香却带回了一袋金币。佳伊见了急忙过金币说:“我要用这些金币买漂亮的衣服、亮的金银手饰和漂亮的鞋子。”佳蓬却站在边一声未吭,只为爸爸掸掉身上的雪后才问爸:“这些金币从哪里来的?”爸…  相似文献   

20.
一、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 (新编高一册《苦斋记》) 其中“疏粝”,课本注释为:“粗劣的饭食。疏,粗。”此注欠妥。 其实,“粝”是“粗米”,“疏”则指“菜蔬”。从上下文的句式来分析,“醉醇饫肥之肠”与“籍柔覆温之躯”、“实疏粝”与“御蓬藋”构成对偶,“疏粝”与”蓬藋”相对,既然“蓬藿”指蓬草、藋草二物,那么与“蓬翟”相对的“疏粝”亦应是两样东西,即“疏”和“粝”,而不宜看成同义连文。古文中“疏”与“蔬”通,《淮南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