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研究国内古建筑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BIM技术在莆田市兴化古街古建筑保护中的技术价值。首先对古街古建筑建立构件族库和建筑模型,其次总结得出BIM技术在古街古建筑保护中的五大创新应用优势,最后对BIM+VR技术、BIM+GIS技术应用于古街古建筑的保护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东曲阜孔庙古建筑彩画前期调查目的和意义的探索,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规定,在对曲阜孔庙建筑彩画历史沿革、等级形制、制作工艺、保存现状、环境等内容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前期调查的技术和方法,尝试以为孔庙建筑彩画保护修复为案例,来探讨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前期调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长久以来一直遭受火灾的严重危害.鉴于古建筑的重大历史价值,在当代管理制度下,必须从古建筑的材料、形式、火灾特点及消防管理等方面对火灾的致灾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现代管理制度下我国古建筑的火灾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从而促进古建筑消防保护理论水平的发展,保护珍贵的古建筑遗存免于火灾之患.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部分县城中尚存在大量古建筑面临着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保护机制不完备、保护力量薄弱和社会生态环境严峻等问题。以平遥古城作为对象,调研发现可以通过优化顶层设计、结合社会力量,利用科技手段和传承文化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期为县域古建筑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古建筑保护中的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中 ,古建筑周围的环境建设问题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保护好古建筑 ,同时又协调好与现代建设及周围环境建设问题的关系 ,是我们在古建筑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人结合我市实际情况 ,阐述了关于在古建筑保护中的环境建设问题及如何协调好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筑的灵魂是建筑的文化,建筑保护的核心是建筑文化的保护。古建筑蕴含独特的民族文化,但是其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做好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常州古建筑文化的特色及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保护其文化精髓等问题,希望常州古建筑能发挥独特的文化韵味,体现常州的人文精神,进而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驿道文化线路是具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双重身份的文化遗产,关于它的保护,目前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龙场九驿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传统的古道、桥梁、渡口、关隘、码头、驿站、会馆、书院、寺庙、牌坊、古井等不可移动的古建筑遗址。贵州黔西象祠古建筑是其中重要的文化遗存,由于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加上保护力度不足等,目前象祠古建筑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加大对龙场九驿沿途古建筑抢救性修缮和保护是文物主管部门、各级政府无旁贷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潇水流域古建筑群是祖辈留下的文化瑰宝,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但怎样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有效的措施去保护古建筑、传承传统文化,这是当前社会聚焦的热点。笔者实地考察潇水流域古建筑群,分析潇水流域古建筑群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潇水流域古建筑群保护与传承创新策略,以期为潇水流域古建筑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促进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推动美丽乡村旅游项目发展,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廊坊市古建筑现状及当地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对于今后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和规范地开发与管理有着重要作用。经调查发现,有的地方保护意识强,开发、利用率高,但存在专业缺陷;有的地方根本没有保护和开发意识,古建筑处于自然和人为损毁状态中;有的地方对现存古建筑没有修缮和开发,却对无存的古迹投资新建仿古建筑。因此,对古建筑进行妥善的保护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的古建筑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从城市建设中古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着手,探讨当前城市建设中古建筑保护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中国城市发展中古建筑保护和利用,期望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能够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1.
依靠宗祠凝聚的血缘宗族是维护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和谐的核心因素。地方官府通过宗祠强化对宗族的管理、引导、监督,完成政务实施、教化推行、赋税征收以及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等工作,降低了行政运行和行政管理成本。尤其不同的是,南岭走廊中段临贺古城的宗祠群,通过同姓联宗的聚合方式,打破了瑶、壮、汉等民族的界限,对消除民族歧视、倡导民族平等、建构和谐的民族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受周边大规模不规范采矿影响,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发生了大范围的地面开裂,严重威胁到了遗址的安全。文章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等方法,从采矿及地面开裂现状调查人手,分析了开裂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指出现代不规范、无序采矿是造成遗址开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作为徽州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的徽州古祠堂,由于微州历史上中原世家大族的入迁,中原儒学文化的影响,徽州大儒朱熹《家礼》的特别熏陶,徽商兴盛创造的物质基础,宋元明清以来,它们遍布徽州山乡。徽州古祠堂在古徽州建造较早,数量特多,总祠、宗祠、分祠、支祠、家祠等等种类丰富,徽州宗祠的祭祀、执法等等宗族活动生动地反映了儒教文化的原生态面貌,徽州宗祠从徽州建筑角度看,花费巨大、建构精美、多有创新.是徽派建筑三绝之一。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曾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与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地中海文明的汇流区。河西走廊也是我国古城堡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堪称无与伦比的古城堡遗址博物馆。随处可见的古城堡遗址是河西走廊文明的典型代表。由于环境的变迁,这些古城堡遗址正在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当中,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保护性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古籍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本文通过对上古医书文献及其研究概况进行考察分析,可以看出,从语言文字角度对上古医书文献的研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同时由于年代等多方面原因的局限,这些研究成果中也存在一些局限与偏颇之处,因此上古医书文献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天下水浒论坛”会议讨论的问题有:毛主席对《水浒传》的理解和应用;《水浒传》版本、作者和成书背景;《水浒传》艺术成就及其源流;《水浒传》人物真实性及梁山遗迹、梁山遗址的开发问题;《水浒传》研究的新动向和对《水浒传》的贬抑。  相似文献   

17.
古城黄州,具有浓郁的人文特色,历代名贤纷至沓来,遗址遗迹众多。然而,唐宋元明清时代的50多处遗址、遗迹或景物无存,或被高楼大厦、民居宿舍占据。保护历史文物,修复名贤胜迹,传承历史文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文科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也是成人师范院校文科的重要课程,但近年来高校学生特别是成人师范院校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有所减弱。教师应该结合成人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自觉地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联系当代社会与文化,更新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古代文学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三大古籍丛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和《丛书集成》是中国近代史上三部重要的古籍丛书,它们的问世有着特定时代的背景,是坚持中国文化本位,顺应中西文化碰撞、维新图强的时代要求,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商业竞争的产物。它们各具鲜明的个性,同时又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文献典籍系统,为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提供了最系统、最完备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对苏州城墙及其遗址的现状进行基础调查,相关数据为:城墙周长(以城墙中线位置量测的总长度)15204.31米;较完整的砖石古城门、古城墙1249.98米(占总长度8.22%);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修建的城门、城墙204.42米(占总长度1.34%);城墙残体618.19米(占总长度4.07%);城墙遗址2359.3米(占总长度15.52%);受侵扰较严重的城墙遗址161.04米(占总长度1.06%);已成为绿地、景观的城墙遗址4054.93米(占总长度26.67%);现已为桥梁、道路覆盖的城墙遗址1005.85米(占总长度6.62%);占据城墙遗址的各类建筑4639.26米(占总长度30.51%);现为在建区域的城墙遗址911.34米(占总长度5.99%)。鉴于苏州城墙遗址位置清楚,且相当一段保存基本完好,因而具备恢复修建的基本条件——空间。苏州古域存在内在文化需求、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等,因此,苏州城墙当适时、逐步、分段地恢复修建,经若干年、若干届政府和若干代市民的共同努力,最后围成一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