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名作《飘》中的女主人公,她虽历经磨难却毫不气馁,凭借着智慧和勇敢最终走出困境,把握了自己的命运,表现出具有一定程度的觉醒了的女性自我意识。文章试图从斯佳丽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上来探究她的女性自我意识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斯佳丽??她是斯佳丽,拥有狂野的爱尔兰血统,却又不失优雅的法国人的风格。她狂妄但不失温柔,她精明但总抓不住幸福,她热情也很自私。她所有优缺点组成了一个非同凡响的女性。她是斯佳丽,《飘》中的女主人公,一个我最欣赏的人!欣赏之一:百折不挠的意念斯佳丽是美国南方庄园主的千金。动人的斯佳丽富有且快乐地生活了16年。但战争夺走了她所有的梦。斯佳丽精明善良的妈妈被战乱中的疾病夺走了生命,斯佳丽富有的家也随着动荡的社会变得一贫如洗。最要命的,则是斯佳丽最爱的阿希礼也离她而去。但只因她是斯佳丽。…  相似文献   

3.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唯一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描述了在美国内战背景下女主人斯佳丽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同时也表现了斯嘉丽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然的赞美与推崇颠覆了传统的父权式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4.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旷世之作。她成功塑造了女主人公斯佳丽鲜活、清晰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她的叛逆、现实、坚强以及特有的人格魅力打动和征服了亿万读者的心。文章从斯佳丽的多重性格入手,探析斯佳丽历久不衰的永恒魅力所在,以及勇敢面对现实、执着、独立、乐观、永不言弃的精神所带给现代社会女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乱世佳人》中所塑造的一个女性形象。“明天”意识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斯佳丽从小生长在美国的南方,深受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塔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斯佳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性格。拒绝反思过去,勇于挑战未来是她生存的法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小说《飘》里主人公斯佳丽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家庭原因的分析,找出了她性格的四个主要方面:漂亮外表下的傲慢、叛逆、负有责任心和意志坚强,从而得出斯佳丽是一位坚强勇敢、永不言败的真正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张悦 《考试周刊》2012,(54):22-23
《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传世之作,她成功塑造了斯佳丽这个与众不同的南方女性形象:突破传统追求爱情,为生活和事业奋斗,是新女性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希礼与瑞德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著名小说《飘》中的两个男主人公,希礼是女主人公斯佳丽梦寐以求的情人,瑞德则是她一直不懂得珍惜的丈夫;不过,随着斯佳丽从一个天真幼稚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负有使命的成熟女性,她终于认识到希礼只是自己心造的幻影,瑞德才是她生命真正的依归。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李清照是作为女性作家中的佼佼者而言的,学术界一般认为她唤醒了女性文学的自我意识。李清照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既受家庭环境和时代的影响,表现出了鲜明的自我意识,同时又表现出那个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以美国内战为历史背景,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斯佳丽这一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这里以斯佳丽的性格分析为主线,阐述了斯佳丽性格的双重性,她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她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探究了斯佳丽性格形成的根源,并指出了斯佳丽性格的缺陷所在,目的是在鉴赏人物性格的同时,探讨该人物性格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当代学史上,自我意识极强的丁玲无疑是一个最具悲剧意义的作家。纵观丁玲一生的创作与生活,表面上,她强烈的自我意识时而高涨,时而隐遁;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不管环境怎样,其自我意识从来都没有消失过,这种变异极大地影响了她的学创作。丁玲是一个把自我意识张扬到了极致的人,她自身的悲苦命运可以说是她笔下众多女性的一个综合写照,她有过她们在生活涡流里的苦闷与迷茫、幻灭与追求、挣扎与绝望以及自我与坚强。  相似文献   

12.
In The Rainbow by D.H.Lawrence,Ursula is a new female image with strong self-consciousness who will never subdue to men.Born with the rebellious spirit of her grandmother and mother at their youth,Ursula strives to avoid the fatal influence of the male-dominant ideology and to achieve her selffulfillment in the society.Finally,she finds her own rainbow which symbolizes the promising future of complete emancipation.  相似文献   

13.
艾丽丝·门罗的中篇小说《幸福过了头》叙述了女数学家索菲娅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历程。门罗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家乡巴利比诺、求学之地柏林、获奖之地巴黎、就职之地斯德哥尔摩之间的地域转换,为读者呈现出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探索、理想的“实现”、对理想和爱情妥协及自我意识的重建历程,揭示出在父权社会下,知识女性追求理想和爱情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14.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在其早期诗歌中对死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一部分诗歌中,她希望死亡能使童年的幸福生活凝固而成为永恒;而在另一部分诗歌中她则希望通过死亡来摆脱尘世的痛苦与烦恼,从而获得永久的平静.无论她对死亡持接受还是对抗的态度,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爱与珍视.  相似文献   

15.
爱丽丝·沃克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注重探寻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在小说《日用家当》中,爱丽丝.沃克成功塑造了一位代表并继承传统文化的母亲。在母亲和大女儿围绕旧"百衲被"发生的冲突的过程中,母亲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母亲这一角色体现了黑人女性在逆境中保持旺盛生命力并竭力捍卫传统文化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6.
特雷莎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是“重”的代言人,其复杂的内心,特殊的性格,以及她对于“灵与肉”应当和谐统一的爱情追求,无不使其表现着生命之“重”。而特雷莎的梦境以及她在面对情敌萨宾纳时的服从,都鲜明对应着生命之“轻”。带着“重”的痛苦,特雷莎开始了向“轻”转变,她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矛盾向生命另一种极端形式变化。借由“轻与重”这生命形态二重性的不断追问与展现,特雷莎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并非完全的田园牧歌式的情爱中觉醒,她经历了一次次的压抑、逃离、挣扎,才真正令自我意识的光芒绽放。  相似文献   

17.
铁凝的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的主人公白大省是一个天性善良、仁义的女性,她的核心性格就是善良。如果说白大省的善良是人性光辉的体现,铁凝在此也毫不犹豫地彰显自己对善良的推崇。铁凝把白大省放置在爱情经历、与同性交往和家人关系中,诠释彰显她本真的善良本性,以及在现在和未来的生存角逐中无所适从的悲剧,在白大省的生存悖论和困境中诠释了她丰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作为自白派的代表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始终没有建立完整的自我意识。尽管大多数研究者都将其死亡归咎于其丈夫——英国著名诗人泰德.休斯,但笔者始终认为,她早年怨恨父亲的辞世,青年纠结于母亲教育的期盼,成年后深陷在被丈夫抛弃的悲伤中无法自拔,她生命中最重要也最亲近的三个人,共同构成了中介普拉斯生命的"凶手"。三重重压,既是这位才女迸发才情的点金石,也是加速这个可怜女人走向灭亡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9.
George, seated midway back in Miss Tiffin's class, looked as though he might cause trouble. And he did. Not aware he was being watched, he poked Fred. Of course Fred poked back, and the fray was on. Both suddenly stopped, conscious of Miss Tiffin's hard glare. They looked up guiltily, expecting her to speak. She did. She was determined not to let her new class get out of hand. As she reprimanded Fred and George, she found herself becoming more angry. Her voice rose shrilly and her words became caustic. A few seconds later she realised her words weren't having the effect she intended. She wasn't handling the situation well. What had been a small disturbance seemed to spread. She just wasn't getting through. Suddenly she wished she had taken a different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