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首都一报纸,见有一消息称,某军区“今年头11个月,全军区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25%”呜呼!堂堂人民解放军减少发案率竟成了“成绩”,竟成了“新闻”!更何况减少并不明显,以25%计,如果去年为4人犯罪,今年为3人,只减少1人。即使减少得再多,我看也不必当新闻来报。这类把丑事当美事来说的“新闻”,我还见过  相似文献   

2.
蒋剑翔 《新闻三昧》2006,(11):51-51
家住东山,与高山寺相邻。这寺始建于唐代,据史书记载,大雄宝殿前置有钟、鼓楼,每当夜幕降临,钟、鼓齐鸣,声震全城。此谓“山寺晚钟”,为永州八景之一。可惜这钟声如今早已听不见了,留给古城永州的,是回味、怀念,对那“当!当!当!”悠扬钟声的无尽怀念。由钟声我想到了新闻,想到了媒体,想到了如火如荼的新闻改革,想到了几近残酷的新闻竞争。我竟觉得,新闻跟那古老的钟声太相似了,唯有洪钟大吕,不同凡响,才能发出更铿锵、更有力的声音,让人震撼,让人侧目。新闻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总埋怨现在的新闻难办,框框太多,市场太小,竞争太激烈。然而,有…  相似文献   

3.
如今我已过“而立”之年,可不半生了,但我搞新闻报道的劲头仍不减。难忘半生新闻事,在我当报道员的第6年冬天,部队把“光荣退伍”的干粮赐予了我。那天,我哭了:倒真要同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踏破铁鞋”学成的采写本事连同我可爱的部队“拜拜”,心里真难过。就在这时,一家地方报社领导要我去当编辑,说像我这样“全面的人”难找。县里用小车接我去当新闻干事,说是去振兴他们县的新闻工作。我如坠云雾:果真“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这“马”迟迟不敢登“伯乐”的车。真是无巧不成书,总队竟派了位报道员出身的领导到支队领导搞退伍工作。我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24日中国商报,头版头条醒目的大字标题映入我的眼帘:《秘书赵广耀不在其位也谋其政,三年为国家献计30余条》,还配有《位卑岂能忘忧国》的短评呢!我一口气读完这条消息。不错,正是他——河南省安阳市糖业烟酒公司秘书、连续8年被评为安阳市优秀新闻通讯员的赵广耀。写新闻的竟成了新闻人物。今年42岁的赵广耀。从“酒”里酿出一篇篇在全国引起不小震动的新闻,他是如何在小天地里写出大文章的呢?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伴袁秀英,今年75岁了,一辈子没进过学校门。但她却对《新闻爱好者》情有独钟。 1990年我离休后订了《新闻爱好者》,刊物上所登文章我篇 篇必读,从 而学 到了 不少 写作知识。10年来,我在各级新闻单位发稿千余篇,多次受到县、市领导部门表彰。我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成了全县闻名的“优秀通讯员”、“特约记者”和“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当我把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好新闻奖杯”捧回家时,老伴笑眯眯地说:“你得这荣誉,可是《新闻爱好者》的功劳呀!” 一天,我想找一本《新闻爱好者》查个资料,翻箱倒柜,竟连一本…  相似文献   

6.
去年北京某日报发了一条消息,标题是《上半年全国刑事案件发案稳中有降》,消息导语引述公安部新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的话说:“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治安情况总体是稳定的。”接着消息列举了几组数字,来印证“稳中有降”的新闻事实。对此消息,我没有任何疑问。但我对标题用“稳中有降”一词,有点看法。在这里,“稳中有降”是个褒义词。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稳”,一个是“降”。我的问题是,说全国刑事发案率“降”当然好,说全国刑事发案率“稳”合适吗?这个标题用在这里,“稳”是前提,“降”是结果,首先就对“稳”做了肯定,显然不对。眼下,在我…  相似文献   

7.
今年四月,我到附近集镇上去买辣椒苗,岂知买菜苗竟“买”到一条新闻。原来我以为一把菜苗卖不了三毛、五毛,又要管理、出售,还不够跑路钱呢!岂料闲聊中,卖菜苗的妇女却乐津津地说:“别瞧不起  相似文献   

8.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西方传统新闻定义或新闻价值中的一句“名言”。不过,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种西方式比喻或夸张罢了。想不到,我在英国期间,真的碰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字标题《人咬狗》竟占了头版近四分之一的版面,还配发了一大幅受伤之狗的照片,这  相似文献   

9.
济南军区某仓库政委原华,到任前一直从干部科干事干到科长,对干部工作轻车熟路,而对报道工作却是个的的确确的“门外汉”。在机关时常同笔者开玩笑:“又到哪个单位去‘吹’了”?于是,他笑我也笑,因为我知道他的玩笑并无他意,更知道在几次研究干部提职会上,他都为新闻干部尽力,并向领导建议,搞新闻报道工作实在太辛苦,在提拔使用上要优先考虑新闻干事。后来原科长当了政委,我还挺为难,一名新闻报道行业的“门外汉”,能否重视支持报道工作?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行人”,竟有一双敏锐的“…  相似文献   

10.
我是“十年动乱”期间毕业的初中生。说是初中也名不符实,因为正而八经的只是在“文革”前上过四年初小。一个半文盲的农村青年,能一步步走上我军师职领导岗位,助我成才的离不开新闻写作。1978年,我已当了三年多兵,名字已列入了老兵退伍名册。由于这年探家归来写了一篇《父亲当上了劳模》的小文被原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刊用,竟引起了团机关的注意。那时部队“笔杆子”很缺,领导见我有点文字潜力,便将我提拔为干部,并调到政治处当了组织干事。一篇小新闻稿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1986年我从团组织股长岗位上被调到师组织科…  相似文献   

11.
“我上任后,要让我们团的新闻报道走在集团军的前列。”1992年11月23日,傅开强向团党委立下了“军令状”。他上任第一年,果然实现了诺言。他被军区评为通讯报道先进个人,荣立了三等功。当有人打听傅开强的成功秘诀时,他爱用简短的话语回答:开弓没有回头箭!万事开头难。写新闻是份苦差事,当傅开强正儿八经地坐到办公桌前,才感到这碗饭不是好吃的。几十篇稿件寄往报社,竟没一篇肯出来“露露面”,这下可急坏了他,倔劲一上,便蹬车到了济南。报社一位老编辑热情地接待了他。当老编辑仔细看完他随身带来的稿子后,便耐心地给他讲新闻…  相似文献   

12.
没想到     
以前,我对写稿这行不要说写,就是想我也没想过,可是,一年后的今天,竟成了“新闻迷”。1990年春季的一天,我在公路边看到一个人被车碰得两脚血肉模糊。这时不知是啥力量促使着我,推着自行车把那人送进了医院。时隔两天,我救人的消息竟在县电台播  相似文献   

13.
英国爱丁堡卢斯林研究所培育出了世界上首只无性繁殖绵羊“多利”,被称为“克隆”。这一消息被新闻媒体竟相报道,并引起了各种争论和人们的好奇甚至恐惶,“克隆”也几乎成了“复制”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本来对此无话可说,可是由“克隆”而引发的另一现象却让人不能议论一二。这种现象是什么呢?就是新闻流行语现象。“克隆”本是一个科技用语,可是因为它太时髦了,竟被某些“新闻异常敏感”的人借用了。手头有两份很有  相似文献   

14.
通讯员之页     
新疆军区1月10日召开有四百多人参加的新闻工作会议。军区政委唐广才要求各级党委提高对新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配齐配强新闻队伍,广泛发动机关干部写稿。他要求新闻骨干虎年要拿出虎劲来,努力使新闻报道紧紧跟上军区指战员前进的步伐,为推动部队的各项工作作出贡献! 会上传达了兰州军区新闻工作会议精神和刘海清司令员在新疆军区常委会上关于加强军区新闻工作的讲话,宣读了新疆军区党委《关于加强新闻报道工作》的五条决定。会议还表彰了1985年度军区新闻报道先进单  相似文献   

15.
最近,常听到同行流露出泄气的话,说什么“咱这些搞新闻报道的人,成天东跑西颠,抄抄写写,没干头。”我认为这样说不对。我是山东省博兴县广播电台的一名编采人员,今年57周岁。干新闻编采工作已三十多年。有的朋友曾对我说:“你干这一行大半辈子啦,没干够?”我回答:“没够!”多年的实践使我感到:搞新闻报道工作非常有意思。当自己采写的稿  相似文献   

16.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西方传统新闻定义或新闻价值中的一句“名言”。不过,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种西方式比喻或夸张罢了。想不到,我在英国期阅,真的碰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字标题《人咬狗》竟占了头版近四分之一的版面,还配发了一大幅受伤之狗的照片,这还不够,该报还在里页专门为此配发了社论。《狗案罚款尚欠以牙还牙》,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25日,是国防部给上海警备区“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40周年纪念日。在中宣部、总政治部的关心下、在军区党委首长的领导下,在军区宣传部和人民前线报社的直接策划和参与组织下,“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40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宣传在军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取得了较大成功。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32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直接参与“好八连”先进事迹的报道,中央新闻单位发稿120多篇(幅),地方新闻媒体播发稿件500多篇(幅)。回顾“好八连”命名40周年纪念活动的宣传实践,作为一名警备区政治部的新闻干事,我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用与时俱进的眼…  相似文献   

18.
离开了陕西日报社,却并没有离开,因为夜里我的梦有许多都是在陕报中的生活。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初的陕报,有一股清纯之风,一股和悦和睦之风。饭场即是交谊场,编辑记者们吃饭便在饭厅外的地上蹲了,和农民一佯开“老碗会”,你一言,我一语,既讲省内外国内外新闻,又讲俚语趣话,还常拿了廉价的雅号给每个人头上戴。记得当时我的农财部的一位主任,给“选”了一个“怕协会长”。由他当“会长”,“怕协”下边竟发展了一批人,全名是“怕老婆协会”。这个“协会”的故事,满可写一本书哩!  相似文献   

19.
读者之声     
解放军某部政治处靳国庆:去年9月份,我调到政治处当报道员。我把图书室的《新闻与写作》全部翻出来,把它们当作我“入门”的教材。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我在《解放军生活》、军区《前进报》  相似文献   

20.
真实新闻笔,诚信当四滋。监替者先自检,律人者应自律!若只是弄虚使假忙作秀,你那媒体的声荟在哪里? —题记┌──┐│嘲锄│└──┘“同行”—什么酒好卖,我就勾兑什么酒!—什么新闻刺激,我就制造什么新闻!献爱心(是新闻还是广告)?王成喜幽新闻人士一默@王成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