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尴尬的处境"自然会对人物造成一样的难以解脱的压力",对于《纸婚》来说,尴尬的处境既是情节发展的动力,又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考察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本文旨在对这一人生境遇之下的人物性格表现与心理冲突进行分析,并进而从性别文化的视角揭示女性群体生存的共同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包含了外轻实重的双重结构,其意象有着丰富而深刺的寓意,体现了诗人微妙的灵魂秘密。“再则”是一种诀剐的态度,而此诗则是诗人复杂情感体验与美好生命理想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3.
《祝福》通过叙述“我”旧历年底回乡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祥林嫂无辜而悲惨的人生,剖析了启蒙知识分子在实际社会问题和民众疾苦面前无奈、孤独与虚无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启蒙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诗歌史上 ,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是一个与众不同、独特的自然主义诗人。直到晚年 ,他才被世人承认。在他的诗中 ,孤独是最令人震撼的印象 ,他的孤独是与他的家庭背景、他的事业、人际关系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最为困惑的就是自我在社会价值和欲望之下走向异化。人格在生活之下的分裂。金仁顺用一个女子人格裂变告诉人们。现代人在追寻精神与物质的契合中面临一个怎样尴尬的境遇。  相似文献   

6.
李安的《卧虎藏龙》以东方的视听奇观和国际化的商业运作为华语影片在西方获得了巨大的荣耀,却在华人世界遭到冷遇。西热东冷的尴尬基于东西方对影片的双重误读,暗示了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面临的处境——文化的凸现和趋同已成为主潮。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的社会道德生活,无论是鼓噪道德正在复苏,还是惊呼道德已滑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不表明我们的社会道德已陷入异常的困境,集中表现为道德个体的孤独与道德权威的尴尬。  相似文献   

8.
《百年孤独》是一部关于孤独的“大词典” ,它向我们展现了孤独的种种内涵。在马尔克斯的笔下 ,孤独是一个挣脱不了的怪圈。主人公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自己孤独地走向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正布拉格城堡下的黄金巷,一张忧郁青年的照片,伴着扬.聂鲁达的《小城故事》,躲在橱窗的冰凌后,默默注视这世界。那是一生用笔在为自己驱逐孤独的卡夫卡。他的那句名言突然在耳畔响起:"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那一刻,布拉格清冷的天空下,怀念起那逝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高职教育存在三大尴尬问题:一是高职教育到底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二是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有何不同;三是高职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区分度在哪里.文章认为,我国未来高职教育将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升格为应用本科或高职本科教育;二是继续办好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三是降格为中等职业教育.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作家,是"新技巧派"(也有称"新思潮派")的扛鼎人物。在他坎坷而又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杂文、散文等,被日本文坛誉为一代鬼才。他的作品大多渗透了一种悲观、绝望的阴郁气息。这与他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他的消极的人生观和对未来的迷惘与失望使他无法乐观地超脱于现实之外,而是执着于对人生的苦难的书写,执着于对世态炎凉的批判,执着于对人性弱点的揭露。人类生存的苦难与灵魂的孤独是他笔下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刘震云的<故乡相处流传>在创作方法和创作思想上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创作方法上,表现为结构布局,见证人的安插和象征运用的一致;在创作思想上又表现为对人物和历史体认的孤独感上.  相似文献   

13.
张俊 《培训与研究》2006,23(10):1-3
本文试图通过讨论美国小说家舍伍德.安德生的创作背景来分析他的名著《小城畸人》的孤独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孤独主题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一代才女"林徽因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文理兼备,她在建筑、文学等领域都获得了一般专业人士都难以企及的非凡成就.然而在许许多多灿烂光环下,缘自她的家世、婚恋、病魔,她在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生与死的激烈冲突中,始终无法掩饰内心深处的孤独本质.  相似文献   

15.
老人与海:孤独搏斗中的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小说充满了田园式的乐凿,孤独搏斗中充满了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6.
在《金瓶梅》中,礼教与世情的并存、伦理与生理的冲撞、丈夫与妻子的对立、主妇与小妾的争斗,使处在夹缝中的吴月娘备受灵与肉的煎熬,饱尝身与心的孤独。  相似文献   

17.
对格非在小说中表现出的人类孤寂的生存意识进行了解读。认为孤寂的生存意识是他对人类漂泊命运的一种理解,也是面对人类生存困境的一种情感表达。格非的小说旨在寻找人类精神的自由天空。解读和探寻意在更好地理解格非的写作宗旨和精神持守,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历史和现在,也有助于人们对人类精神梦想的坚持和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8.
萧红的一生是寂寞的,寂寞既是她的气质,也是她的诠释。萧红的寂寞意识决定了她的小说精神特征:童年母题、女性视角、生命主题。本文拟从这三方面来探讨萧红的寂寞意识与其小说精神特征的内在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弗洛姆现代性理论重要概念"孤独"的基本内涵,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人在机器化大工业条件下深刻地体验着生命的孤独,弗洛姆试图通过"创造性的爱"的理论建构来克服现代人的孤独、空虚和无力,并不能有效地让现代人实现自我救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给现代人孤独体验的自我救赎之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学术期刊发展的角度看,要求编辑具备非常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承担其选择学术稿件的重任,但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学术期刊的编辑很难满足这种基本要求,这就造成了学术期刊编辑的尴尬地位。从理论和逻辑上讲,学术期刊编辑的尴尬地位不可能彻底消除,但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缓解。在现实中,唯名论、提高编辑的学术水平和将编辑的部分职能外包都是缓解编辑尴尬地位的选择,其中提高编辑的学术水平是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