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论摘编     
汉唐时期“乡饮酒”礼制化考论“乡饮酒”,即乡饮酒礼,原本是一种饮宴礼仪,先秦时期被赋予了“明长幼之序”和“进贤能”的功能。汉唐之际,在统治者的推动下,它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东汉时统治阶层承认它的地位,经改造后在地方上实行,但未纳入国家祭祀体系。西晋时皇帝亲自举行乡饮酒礼,但只限于一时一地,未成为制度,南北朝时则更加紊乱。隋唐统治者重视乡饮酒礼,将它定位成一种学礼。隋代承认了汉晋以来乡饮酒礼中央、地方并行的现实,并使之固定化,朝着礼制化的道路迈出最关键的一步。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贤能”的功能盖过了对社会等级…  相似文献   

2.
汉代的太学     
汉代是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奠基时期,它为以后的封建王朝的教育制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模式。在汉代,属于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有两类:一类是由国家在京师设立的“太学”,另一类是民间的私学。一汉继秦后,汉代统治者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改变了自己的统治策略。太学就是它的统治策略转变的直接产物。因此,要了解办太学的目的,就必须先了解汉代统治者改变策  相似文献   

3.
苻坚系前秦皇帝苻健之弟苻雄之子,氏族,于公元375年在众将支持下杀掉残暴的前秦皇帝苻生即位,去帝号,称“大秦大王”。苻坚是一个政治比较清明的统治者。特别是他在对待各民族的政策,这不仅为:“十六国”的多数统治者所望尘莫及,而且连不少汉族统治者也大有逊色。范文澜同志说:“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423页)“十六国”中有不少的统治  相似文献   

4.
二仙是晋东南地区的一个地域性崇拜神。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它承载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作用。民间百姓看重二仙有求必应之“灵”,而统治者更看重二仙在维护国家安定上的“功”。统治者若想借助二仙来加强自身对于晋东南百姓的影响、扩大统治基础,就必须打破“功”与“灵”之间的断层。处于朝廷与百姓之间的地方精英就承担起了打破断层、搭建桥梁的作用。在梳理历代二仙碑文的基础上,探究地方精英如何通过增添二仙经历、丰富二仙形象、改变成仙方式的手段打破“功”与“灵”之间的隔阂,使二仙信仰既利于国家对晋东南地区的统治,又在顺应百姓需求的同时,实现其教化目的。  相似文献   

5.
沈文雪 《文教资料》2009,(24):107-108
金朝中原文化的引进及其汉化是与统治者特定心理发展相伴随的,具体而言分为三个时期:太祖、太宗时期,适应现实需要适时引进汉文化,使原有旧制基础上的统治心理逐渐发生变化;熙宗、海陵时期,对汉文化毫无保留地吸收,已使统治心理最终建构在汉地本位的基础上;世宗、章宗时期,女真汉化成为社会思潮,统治者为挽救女真民族文化传统而进行的兴复运动,也终究归于失败.金源汉化改变了中国与夷狄关系一成不变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乡饮酒”,即乡饮酒礼,原本是一种饮宴礼仪,先秦时期被赋予了“明长幼之序”和“进贤能”的功能。汉唐之际,在统治者的推动下,它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东汉时统治阶层承认它的地位,经改造后在地方上实行,但未纳入国家祭祀体系。西晋时皇帝亲自举行乡饮酒礼,但只限于一时一地,未成为制度,南北朝时则更加紊乱。隋唐统治者重视乡饮酒礼,将它定位成一种学礼。隋代承认了汉晋以来乡饮酒礼中央、地方并行的现实,并使之固定化,朝着礼制化的道路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在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当中,前秦苻坚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杰出的政治家。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国富兵强,先后“平燕擒代吞凉”①,统治范围“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②,使前秦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北方大业的少数民族政权。苻坚治秦的成就,和他治国的思想及实施的各项政策是分不开的。本文准备对这一问题的几个主要方面试作一番探讨。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德政”问题是董仲舒经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春秋繁露·保位权》中,董仲舒指出:“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在《立元神》中又指出:“以德为国者,甘于饴密,固于胶漆。”毫无疑问,董仲舒的“德政”思想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地主阶级的思想,它是以承认阶级统治的合理性为基本出发点的。董仲舒“大小不逾等,贵贱如其伧”,“别内外,差贤不肖而等贵贱”,他警告最高统治者:“未有贵贱无差,能全其  相似文献   

9.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在农业、纺织业方面采取了"开渠垦荒"、创办纺织公司等振兴实业的措施,为新疆近代社会经济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杨增新振兴农业和纺织业的举措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元朝是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为了统治人口超过自身数十倍的异族,元朝统治者在选官任仕方面走了一条有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汉族王朝的道路。总的说来,元代选择官员的主要途径有吏员出职、怯薛制度、科举考试等。这些选官制度,集中体现了蒙元统治者的意愿,同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机器正常的运转,满足了蒙古贵族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西汉统治在武帝后期已现衰势,“昭宣中兴”只不过是维持了这个衰落的“盛世”而已。元成时西汉统治又进入了一个特别时期,二帝昏庸无道,手下诸臣多腐朽昏聩,尽管少数有识之士看到了衰败的危险,建言做有效改革,却被置之不理,甚至遭打击陷害。于是,社会矛盾激化。为了维持腐败统治,镇压人民反抗,统治者在对某些方面做点滴调整的同时,对官制也做了调整和变更。主要五项: 一、改官名,提高秩位,开始或形成新制度。  相似文献   

12.
邢州学派是来自邢州紫金山的师生和学友形成的,紫金山是邢州学派的摇篮;邢州学派的成员及先辈生活在邢州“民族走廊”和辽、金、元初长期统治下的地理环境中,正统思想淡化,适应在蒙元政权中为官和研究科学文化;信仰佛教的蒙元统治者对佛教兴盛的邢州倍感兴趣,佛教是连结蒙元统治者和邢州学派的纽带;邢州学派活动于忽必烈统治时期,忽必烈是邢州学派政治上的依托。  相似文献   

13.
杨增新与俄国难民窜扰新疆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杨增新乘辛亥革命之机,登上了新疆都督宝座,继而在短短的数年之间,逐步消除了革命党人和地方割据势力,独揽新疆军政大权,成为新疆近代史上显极一时的政坛人物.杨增新主新初期,就面临着严重的危讥:军阀割据,财源枯竭.但杨增新却能运用各种权术,巧妙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其后来的独裁统治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不仅如此,杨增新的外交政策也是极其成功的.他妥善处理1916—1919年俄国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回等难民策扰新疆事件.笔者拟根据有关文献材料,对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杨增新所采取的对策,作一简要的叙述和分析,期与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14.
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特别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国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除了制定系统严苛的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外,自上而下的文化渗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越南作为一个受中国汉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汉文化自然而然成为民众信仰记忆的一部分。然而汉文化传入越南之初,其主要流行于封建统治阶层,民间则处于多神崇拜的原始信仰阶段,因此国家上层阶级在大力推行汉学治国理政的同时,也曾与民间地方信仰或地方权力发生过矛盾,后来经过上下两层交融与调适,两者才逐渐达成共识。文章主要从越南城隍信仰内涵的变迁来探析统治者在对地方进行思想统治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权力如何实现良好的交流和调适。  相似文献   

15.
1928年7月7日,新疆都督杨增新被戕,引发新疆乱局.这一偶然性事件为南京国民政府统合新疆提供了一个契机.随后,国民政府就经略新疆之人选引发了一场风波,白崇禧卷入其中.从国民政府试图统合新疆的历程来看,面临着三重困境:一是自身力有不逮,无法掌控新疆局势;二是所得人选的个人心境;三是来自新疆地方政府的反应.但从结果来看,显然实现了多赢的效果:中央政府获得了新疆地方的高度认同;新疆地方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授权,维护了统治的合法性;白崇禧则掌握了舆论上的主动.  相似文献   

16.
“僭主”一词在希腊文里不一定指坏的统治者,但此说是有条件的。早在第二代希腊僭主政治时期,“僭主”一词就能象今天一样,带有令人憎恨之意。在古典时期,人们对被怀疑企图作僭主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但在其他情况下,僭主并不给人以憎恶的形象。确实,一个君主可以被尊称为“僭主”。另一方面,公元前四世纪,哲学家们理所当然地把“王”这个词用于好的统治者,把“僭主”一词用于坏的统治者。然而,其他一些作家(主要是在较早时期)却把这两个词看作是同义词。乍看起来,这是混乱的,但这种混乱并非由来已久。讨论一下“僭主”这个词的希腊语用法,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象库普赛罗斯或庇西特拉图这样受人爱戴的统治者可以归于僭主一类。  相似文献   

17.
即使利玛窦在促请人们注意儒家学者在中国君主政体的政府中发挥的“广泛影响”时,他也不得不承认“哲学家并没有统治这个帝国。”o孟子“劳心者”构成自然统治阶层的自信主张并没有成为明确规定。在孟子的时代或稍后的时期,他的主张只是一种希望:承认知识分子有资格获得实际尚未据有的地位。孟子的一生,象先于他的孔子一样,大部分用在周游列国,而且常常受到大小诸侯的的冷落。他自认的身份既不是统治者,也不是官吏,而是教师。在帝国中,儒家学者由于专擅治国必须的统治权术而不是权力本身,才被纳入国家管理机构。他们是传统文学和…  相似文献   

18.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统治者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的弭灾活动以求消除灾害。从唐朝皇帝的一系列弭灾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灾荒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灾荒发生原因的看法,既有对灾异天谴观的肯定与继承,也存在对灾异天谴观的怀疑。统治者对于灾荒的认识,总是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既不完全相信灾荒的发生完全由于自己的统治不力造成的,又要强调灾荒的发生与自身的统治有关,以强化自己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9.
安凤仙 《政治思想史》2021,(1):117-132,200
屋大维利用罗马神话人物埃涅阿斯和罗慕卢斯进行政治宣传。他将养父恺撒塑造为神,借助尤利乌斯家族与埃涅阿斯的亲缘关系,寻求统治的合法性。他希冀成为罗马的第二创建者,将自己与罗慕卢斯相联系,对“罗慕卢斯”这一称号表示出强烈的偏爱。屋大维利用神话人物,获取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达到稳固统治和复兴国家的目的。他的政治宣传是统治者从思想上寻求合法统治与个人权威的真实反映,是安定罗马社会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0.
太空往事     
公元前18世纪初,在浩瀚的太空游荡着一颗叫做“冰雪”的星球。残暴的泰普拉统治着这个星球,他一心想统治整个太空,这一年,他向月球发起了攻击。战争持续了10个月,月球人被击得溃不成军,月球的统治者丹迪被敌人变成了一只小白兔, 封在一棵月桂树里。就这样,“冰军”占领了整个月球,月球人从此成了“冰军”的奴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