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巍 《学科教育》2014,(1):18-23
“权力”不仅是政治学研究的“圣杯”,也是影响人类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要素.传统教育学偏爱“人的教育”的理想阐扬,但“人”从来都是社会关系中具体的存在.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权力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目的到手段、从合法性知识的界定到制度化教育系统的掌控,无不体现着权力的意志.只有理解了教育行动中权力的机制,才能够真正理解教育并发现教育实践中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社会学束家普尔认为课程知识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是社会各知识权力共同体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而课程改革更是围绕“官方知识”的政治活动.与阿普尔的逻辑相一致,则“关于如何选择课程知识”的课程知识观也充满着意识形态性。它往往是作为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整个世界观的一部分而存在,并且在当代世界性课程改革进程中,由于课程知识观与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存在着特殊联系,因此在课程知识规领域,各知识观间更多的是“斗争”与“并存”关系。而非一个取代另一个的“转型”关系.  相似文献   

3.
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不是天然的相互外在,而是互相牵涉,显现着对方的运作逻辑。知识天然隐含着权力属性,权力也蕴涵着知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甚至直接合为一体。知识权力具有生成性、模糊性、内在性的特点。知识权力在政治领域的作用机理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证、解释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保障政治权力运行的合理性两方面。由于"政道"与"治道"的知识分途,根据掌握知识类型的不同,形成了"政权—决策"与"治权—行政"的权力分配结构。知识权力要转化为政治权力需要具备应然的理想世界、实然的现实批判和将然的行动实践三重指向,通过寻找权力附着体或者建构新的政权与制度的路径实现知识权力的外化。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中的话语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话语和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话语是权力的表征,权力搭载话语实施控制。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言说并以独白演说的方式言说着“成人世界”,用单一的声音制造着自己的话语霸权,而学生却保持沉默。课堂教学中的“共声喧哗”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和追求,因而必须:重构言语环境,消解中心;激活主体意识,加强对话;关注“弱势群体”,用心倾听。  相似文献   

5.
“转识成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问题的缘起 人类社会已经跨越“贵族权力”时代,即将度过“资本权力”时代,正在迎接“知识权力”时代!在一个社会愈来愈知识化,知识愈来愈现代化、中心化和权力化的时代里,“知识生存”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主宰的、普遍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存在方式,自然也包含着教育中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课堂场域中的权力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李松林 《教育科学》2006,22(4):37-40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人文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不同 ,人文世界是由价值和意义所构成 ,在人文世界里 ,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核心。人文世界在人类总体世界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知识在人文世界建构中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相比较具有其独特性。因此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 ,我们应当彰显教育的人文性 ,同时对人文教育的价值目的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术界,特别是社会科学学界普遍存在着话语“失语”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丧失了独立自主的话语权利,在各个学科中,到处充斥着西方的话语。法国的福柯说的有道理,话语和权力是关联着的。话语的丧失代表着在这个领域的权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1.
权利与权力之间存在难以消弭的张力。在权利缺失情况下,存在着权力异化并制造犯罪的倾向:行政权的肆意扩张使得公民成为潜在的“罪犯”;侦查权的滥用则使公民向“自证其罪”转化;司法权的专断则使得公民“自证其罪”得以“司法确认”而成为“罪犯”。权利对权力的制衡是避免权力造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五、课程组织与意识形态渗透 已选定的各种知识如何进入教材和课程?这反映了教材与课程的组织和内容表达形式。伯恩斯坦用分类(classification)和框架(frame)的概念来分析权力与课程知识组织的关系。分类指内容之间界限维持的程度,涉及到内容之间差异的性质;框架指教学关系中,可能被传递的知识和不能被传递的知识之间界限的明显度。他认为,权力维持着“分类”,并通过不同强度的“框架”而实现;“框架”则调节着相互作用,即社会化的形式。伯恩斯坦运用“分类”与  相似文献   

13.
“美女经济”的兴盛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并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其中。但“美女经济”的繁荣并不意味着女性获得了自由与解放,相反,在“美女经济”的背后隐藏着一套针对女性的规训体系,实现着对女性的约束与控制。透过“美女经济”的运作可以看到一套由男性建立在“权力一知识一肉体”结合基础上的女性规训体系,男性在“美女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运用诸多具体的权力技术实现着对女性的规训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课程知识供应制度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知识的合法化作为一个过程,须有课程知识的供应制度作保障。作为课程知识“合法化”的内在机制和操作体系,课程知识供应制度控制着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分配和解释,影响着学习者的个体精神自由。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课程知识供应制度仍是“国家主导型”的,而且政治意识形态和“技术意识形态”对课程知识的供应形成强有力的控制。这种相对僵化的课程知识供应制度正面临着社会结构转型、信息化发展的严峻挑战,急待在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的视域下进行调整。其方向和着力点是:消除一元化意识形态的强行干预,突显公共领域的平等协商;打破国家主导的权力格局,实现多元权力主体共契。  相似文献   

15.
在温情的人群中,我们总能听到一些“另类”的声音。他们用非同寻常的目光重新描述着这个世界,倾诉着自己独具个性的理想、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常常让我们常人的思维受到意想不到的冲击。“非常看台”看到生活的“非常”面。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中,包含着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广泛领域,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应用文学知识、语言知识、逻辑知识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蕴育在“读”“思”“议”“写”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哲学的视角下,以“知识”为讨论平台,个人性课程对存在性课程发起两大冲击:对个人意义的肯定,对知识权威的破除。借助知识的自为价值和功能价值的分析框架,在前课程研究领域,伴随着激烈的文化选择,存在性取向和个人性取向同样朝向了现实的幸福生活,但初步萌发了争论的焦点。现代学校的建制奠定了存在性课程的合法地位。在现代课程研究领域中,围绕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怎样对课程进行逻辑的组织”的问题,个人性课程从课程框架入侵,而后发展到课程结构的渗透;围绕着对“谁的知识”、“怎样的知识组织”、“怎样的知识传递”的问题的回答,存在性取向课程和个人性取向课程的争论又重新融合,再次走向人类的理想未来。  相似文献   

18.
师生互动中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权力关系塑造着师生互动.在学科/权力的知识条件下,教育从理念到知识均为权力窘践的结果;通过"规范化"、"可视性"、"奖励与惩罚",权力实践运作于学校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教育与教师的权力背后是国家权力、文化权力与市场权力的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并重新确立课程与权力、化的关系.以不断适应人与社会对课程的期待。权力、化影响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的选定,知识转型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方式的变革.它们三共同制约着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职“自动制造专业”模式化课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美国职业教育实施了被称为“技术准备(TechPrep)”的重大改革,中等后高职教育实行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重新设计,目的是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现代技能,以满足现代经济、科技发展对应用型职业人才的要求。密西西比州教育部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局1991年颁布的“自动制造专业”模式化课程体系就是重构课程体系的典型实例。一、概述“自动制造技术”的专业描述为:“自动制造技术”是一个教学专业,提供在自动制造领域获得维修、工程及生产自动制造系统方面的技术员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专业的核心是计算机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