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理想人格构成的必要条件。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中存在许多的心理问题。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心理压力。要塑造教师理想人格必须切实加强对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教师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健康人格的内涵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度的创新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实践和协调能力等。塑造教师的健康人格,不仅要创设适宜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  相似文献   

3.
夏立新 《考试周刊》2010,(24):16-18
心理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促进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本文在分析影响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找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实现教师素质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世界教育进入智能化的教育世纪。教育大趋势将是教育开放化 ,教材超前化 ,教学系统化 ,课程创造化 ,目标适应化 ,交流国际化 ,手段多元化 ,培养智能化和考核经常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拥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仅从教师的修养和观念上加以阐述。一、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 ,精神对精神的感化 ,人格对人格的塑造 ,因此教师的人格是很重要的 ,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于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素质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并有独创性 ;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5.
教师心理素质的理想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成分,也是教师职业功能的具体体现。由于现代社会赋予教师职业法制化、专业化和人格化等多种新的功能,从而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完成教师职能。按照教师职业价值规范和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心理素质结构应主要有文化心理素质(学习、文化、科学心理素质等)、专业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教学、辅导心理素质等)、社会心理素质(角色、交往、管理心理素质等)、人格心理素质(需要和动机、性格、自我调控能力等)等内容组成。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特殊教育教师更好地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压力和问题.本文从特殊教育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以及如何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素质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决不能只做单方面的教育者。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其心理素质对学生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重要影响。教师的不良言行会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和“师因性”心理问题。教师人格的完善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帮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是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师应该而且也能够和学生共同走向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论语文教师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语文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实施语言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本文从三个层面论述了语文教师的心理素质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问题,语文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集中体现于具有教育机智,教学能力和人格特点等三方面,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把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和提高心理水平作为整个职业生的基本任务,不断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克服倦怠心理,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刻苦磨砺,追求是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乌申斯基认为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出教育的力量。”教师的人格表现为高尚的师德 ,不断提高的学力 ,健康的心理素质及端庄良好的仪表神态、言谈举止。教师的人格魅力便是教师高尚人格对学生产生的美好而深刻乃至震撼心灵的巨大力量。这是“任何说教、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强有力的隐性教育力量。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一、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 ,就是…  相似文献   

10.
李仕卫 《文教资料》2011,(24):155-157
学前教育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幼儿教育有效性的前提之一。通过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人格特点、教育教学能力及教育机智的分析,作者认为学前教育教师在这三方面必须具备一些有别于其他阶段教师的心理素质特征,以有效地做好幼儿保教工作。  相似文献   

11.
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学阶段,儿童对教师有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尤其是教师的人格、态度等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和教师心理素质概括出发.分析了小学阶段师生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从而得出了教师心理素质在小学生人格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揭示了教师的心理素质到底在哪些方面影响小学生人格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人格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心理素质,也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塑造健康、和谐、全面的人格素养极为重要。求真、向善、达美是教师人格素养内涵的重要内容,而要达于此,则需教师进行自我教育,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反省和自我实践。  相似文献   

13.
教师和谐人格是指构成教师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的状态,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特征.人格和谐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参与新课改的动力,成就教育事业的根源.只有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协调,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统一,才能促进教师和谐人格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4.
培养职校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育现状的迫切需要,教师本身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以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去教育和影响学生。社会各方面也应该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生理特点基础之上,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稳定的直接影响个体行为质量的心理品质。特定的职业特点和角色期待决定了教师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上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对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品质,可以说,教师良好的人格品质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个必要条件。教师的个性及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教师的思想、行为加以模仿,并自然而然地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品德。一个有良好人格品质的教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友好相处,能对学生心灵深处的喜悦、烦恼、疑惑及时察觉,并对他们的进步予以肯定和表扬,从而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赢得学生的信任。反之,一个性格暴躁…  相似文献   

17.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必备的条件。由于教育机制的不断变革、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学校内部管理等因素的局限,对教师心理带来一定压力。因此探索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好教师心理健康预报,是营造良好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生理特点基础之上,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发展的稳定的直接影响个体行为质量的心理品质。特定的职业特点和角色期待决定了教师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上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对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有优秀的内在素质,又有良好的外观形象,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泛的学科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时俱进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外观形象五个方面论述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慕华 《考试周刊》2012,(34):177-178
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有良好的讲台形象、崇高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文明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渊博的文化知识,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